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0/ 27 10:25:0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江苏南通市养老现状观察之四:脸上有笑、眼里有光

字体:

  脸上有笑、眼里有光

  江苏南通市养老现状观察之四

  在我国,敬老院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也是我国数量最大的养老机构,但普通民众一般不会选择去敬老院养老:一方面那里主要收住“五保老人”;另一方面,社会上曾出现不少关于敬老院的负面新闻,让一些老人对敬老院产生排斥心理。

  本报记者采访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敬老院发现,这里的条件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很有特色,尤其在人文关怀上。不少入住的老人脸上有笑,眼里有光。

  第一印象:温暖

  川姜镇敬老院前后两栋楼,由当地一家企业捐资建设,200多张床位。实行公办民营后,在照顾好原有“五保老人”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

  4月19日,川姜镇敬老院里的老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朱旭东 摄

  记者第一次走进川姜镇敬老院,就被宽大的走廊和走廊里活动的老人吸引。

  这里的走廊是一个长约百米的封闭阳台,宽3米左右,除了一些康复设施外就是桌椅,是老人们日常的活动空间。一走进这条走廊,就感觉到活力的存在:老人或打牌、或听音乐、或聊天,多名失能老人也被护理人员推出来晒太阳。

  川姜镇敬老院院长朱丹华说,如果只让失能老人躺在屋内休息,他们不仅容易生褥疮,在心理上也是一种折磨。“如果他们每天只能看着天花板,房间就是他们所有的世界了。把他们推到走廊里,跟其他老人一起,他们就会感受到,世界充满活力。”

  这种理念,让记者心里一亮。

  朱丹华原来是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手术室的护士长,2017年离职赴日本进修“认知症照护”,当年8月回南通,在一家老年公寓进行认知症护理。因为拆迁,这家老年公寓不复存在,她便卖掉自己的一套房子,带着老年公寓的两名护理人员、两名厨师和一个门卫,组成团队接手川姜镇敬老院。

  川姜镇敬老院的老人就像小区里的居民,搬张小凳就在门口聊天。“要让他们社交,而不是生活在封闭的空间里。通过形成社交圈,帮助老人找到存在感。”朱丹华说,这种氛围是慢慢形成的,“即使是坐着发呆,周围都有人在活动、在说话,就不是一个寂寞封闭的空间。”

  走廊里的水龙头,有左开的,也有右开的。“要让他们‘自立支援’,要他们明白,即使有人护理,别人也不会替代所有的事。比如洗手时,如果左手不能动,就要学着用右手开水龙头,反之亦然。只要有点活动能力,就鼓励他们自己完成一些动作,表明他们还是有用的人。”朱丹华说。

  “自立支援,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个理念让记者感到震撼。

  走廊里有个摇篮,内有玩具娃娃,用纱巾覆盖。这主要是为患阿尔兹海默症(又称“失智症”)的老人服务的。“失智老人并不是完全失去记忆,对很久以前的事,他们还是有记忆的。比如,对待婴儿,他们知道要呵护,这能唤起他们内心对生活的热爱。看到摇篮,他们未必知道婴儿的真假,但会心生暖意,知道要小声说话等等。”对于记者的好奇,朱丹华边走边解释。

  让失智老人与其他老人一起生活,这也让记者耳目一新。一般的敬老院和护理院,对失智老人通常都设有护理专区甚至有隔离措施。川姜镇敬老院有30多位失智老人,并没有专门的“失智区”,所有老人在一起生活。

  “永远72岁”的黄孝岩是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敬老院并没有把他关在房间里,任由他四处自由活动。第一次见到他时,黄孝岩穿着红马甲在长廊里随意走动,马甲上写着“我迷路了,麻烦帮我打电话”的字样,并留有联系方式。

  黄孝岩不知道自己多大,每次问他,他都说72岁。他喜欢扫地——随时拿着扫把簸箕,见到垃圾就扫,被朱丹华笑称敬老院的“扫地僧”。他活在他的状态中,自得其乐。

  当然,给失智老人自由,朱丹华会面临一点风险,其他老人也存在不理解。但经过努力,这些老人一直和平相处。这种努力,失智老人肯定不理解,其他老人也未必会理解,但对于失智老人的家人来说,这种待遇更加难能可贵。

  寻找更多细节

  南通目前有各类养老机构312家。其中,评级标准最高的是五星级的阳光老年公寓,另外还有6家四星和众多三星养老机构。一个多月时间,记者先后走访了几家不同星级的养老机构,大多中规中矩,并未收获“意外的感动”。思忖再三,记者决定再次走访川姜镇敬老院。

  每天早上八点半,朱丹华都要例行巡房。“爷爷奶奶今天好的吧?”“今天气色不错……”朱丹华边走边打招呼,或拍拍老人肩膀,握握他们的手,看看他们的基础护理情况,或拍一段视频发给老人家属。40多分钟,朱丹华手脚不停、嘴巴不停,完全处于工作状态。

  巡房结束,记者都很难记起在短暂的时间里,她重复了多少相同的动作。这些相同的动作,对每个老人来说,又都是必要的。

  巡房期间,有老人从院子里摘了几朵栀子花与同屋老人分享,朱丹华用方言夸奖老人,引得两位老人喜笑颜开。站在门外的记者循声望去,发现其中一位老人即便在插管吸氧,也乐得双眼眯成了一条线。

  “那些刚刚入住,或者有点状况的老人,我都要拍段视频告诉老人家属,让他们放心。”朱丹华解释她为什么“选择性拍视频”,而她巡房的主要目的,除了检查老人的基础护理质量,更是监督护理阿姨的工作。“看与不看,护理阿姨的工作状态是不一样的,我不能保证每个阿姨都自觉。”

  朱丹华巡房之前,护士早上巡房已基本结束。护士主要负责给一些老人进行挂水换药等基础治疗,而护理部主任,每天在各楼层要巡查三到四次。“不同的时段,我们都有人在巡查,避免老人发生意外。”朱丹华说,她本人一天也要巡房三四次。

  老人跟孩子一样,需要随时的“探看”。这种随时的探看,让老人更安全,家人更放心。

  很多第一次到川姜镇敬老院的人,会忘记这是一家敬老院,因为这里的“五保老人”不多,老人的生活状态,也完全不同于其他敬老院。见到陆雪康乐呵呵地推着半失能老人王思祥走过来,记者好奇相问,才知道陆雪康自己就是“五保老人”,他乐于帮助别人。

  一些“五保老人”认为自己无儿无女,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敬老院没有把两拨老人区分开,是想让老人们融入到一起。

  “‘五保老人’大多有自理能力,我们鼓励他们帮助那些困难老人。这样一来,他们也更更自信。”朱丹华说,其他老人会回报这些善意的帮助。哪怕只是给他们一块饼干,请他们喝一口牛奶,“五保老人”都会很开心,因为那是一种“认可”。

  56岁的施智行也是一位“五保老人”,虽然有点残疾和智力障碍,但一直主动帮忙收拾厨具,整理桌椅。“他每天都会准点到厨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这个世界上,他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他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朱丹华说。

  把这里当成家的,还有83岁的施才新。老人患有心脏病,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做生意,平时非常忙。老人入住敬老院已经5年,前几天,因为脸上突然长了一个黑痣,被子女送去医院治疗。

  “老人有酒瘾,在医院里不让喝酒,一直嚷着要回敬老院。他每顿饭都想喝点小酒。”女婿陈杰说,岳父觉得在医院不自由,敬老院里更自由,能到处走走,而且都是熟人,“他对家的依赖,已经转到敬老院了。偶尔接他回家住一晚,他也催我们尽快把他送回敬老院。可能在这里,他更有家的感觉。”

  相由心生

  川姜镇敬老院算不上最好的养老机构,尤其是在硬件上,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但前后两次走访,在里面收获的各种不经意的感动,又是那么真实的存在。

  川姜镇敬老院现有200多张床位,收住176人,在目前的敬老院和一般的养老机构中,规模不算小,但护理阿姨只有20人,并不算多。要想把老人照顾好,护理阿姨必然会很累。朱丹华减少行政岗位配置,收入上向一线护理阿姨倾斜,她们每月收入6000元左右,因此流失率很低。

  农民离不开土地,即使老了,还是乐意在地里捣鼓,自得其乐。在海安、启东、通州的一些敬老院,甚至在启东市社会福利中心,记者都见到了一些菜地,专供老人使用。

  川姜镇敬老院在菜地中又辟一条道路,用废旧轮胎搭成矮小的“篱笆”,方便更多老人前来休息。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能在这里闻到泥土的香味,感受田园气息。

  “我原来在医院手术室上班,救治的是人的前半生。现在经营养老机构,关怀的是人的后半生。”朱丹华说,她希望能成为新的养老理念传播者,让老人活得更有价值。

  温情的养老理念、融入日常护理的暖意,让大多数入住的老人充满笑容。“相由心生。”朱丹华说,“他们住在这里,不会感觉到恐惧,不会焦虑。”(记者 朱旭东)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
新闻链接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765112994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