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甘肃积石山12月20日电 题:积石山的篝火
新华社记者董博婷、王铭禹
大河家镇克新民村安置点的篝火,在震后两小时升起,就再没熄灭过。
如同一簇跃动着的生命信号,这篝火在黑夜中温暖着村民,击退冰冷无情的噩梦。
“姑娘,快来挤挤,这里安全,还暖和。”看到我走近,一位大娘努力腾出右手边的缝隙。
我挤在她身旁垒起的两块砖头上坐下,和他们闲谈了起来。
他们从村里琐碎的后续事项聊起,灾后咋办?自家房屋是修缮还是重建?讨论着各个群里看到的救援信息。
大河家镇克新民村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晚上9点多,58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张辉林吃完了地震以来的第一餐,扔掉方便面盒子,一瘸一拐地坐到篝火旁,握紧手机,沉默着。乡亲们纷纷询问起他的伤势。
火光中,张辉林双手满是划痕,提起裤管,右小腿有一处拳头大的青紫淤痕;摘下帽子,一道干涸的血迹赫然出现在头顶。地震来袭后,在持续余震中,张辉林打着手机电筒,徒手在村里挖了一夜,寻找可能被埋的群众。
“每户人家在哪,甚至每一户老人孩子的房间位置他都清楚,一片漆黑中,他带着我们挨家挨户定位救人。”村民告诉记者,多亏了张书记,大家才能第一时间转移乡亲,抢救伤员,开展自救。
村民建议张辉林抓紧去包扎一下,张辉林脖子一梗、手一摆,“我们这有娃冻发烧了,杨护士连夜赶来,一直照看孩子,这会儿却又烧起来了,她正联系县医院呢,我这伤没大事,不能添乱,烤烤火就好了。”
正说着,他的手机响了,张辉林接通电话没说两句,就赶忙站起身,一瘸一拐地离开了火堆。
0点30分许,红十字会新一批被褥到了。接到通知,篝火旁的大伙儿赶快去帮忙。
清点、搬运、分发、拉运……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收到御寒物资的喜悦,冲散了突如其来的惊慌。
回安置点的路上,一辆装满面、肉、油的小卡车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群青年人正在旁边的小空地上搭灶建炉。
带队的是来自临夏的“90后”餐饮店老板马三头。听闻地震的消息,他当夜开始囤购食材,19个员工从各个分店奔赴灾区。
“那么多老人和小孩,天天吃泡面可不行!这些物资我们店里储备多,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力量帮助同胞,我们义不容辞。”马三头说,他们刚抵达灾区,得知这个安置点的受灾群众暂时只能吃些泡面、饼干,就联系了村干部,当即决定赶来驻扎。
添加他微信好友时,我看到他的大拇指在零下16度的寒风中正不住地颤抖。
有村民邀请他们去篝火边暖和暖和,马三头紧了紧防风面罩,笑着拒绝,“这里300多人的餐量,我们算了一下,最晚5点就得开火,才能让大家在8点吃上口热乎饭。”
凌晨3点,还有18位村民围坐在篝火旁,他们有的将新棉被裹在身上,有的则将棉被让给了更需要的老人和孩子,大家一齐向着温暖伸出双手,轻声地交谈和着不远处的锅灶声,在深夜里跳跃着。
“我刚听大河家镇陈家村四社的说,有消防队现在还在塌屋子里给他们挖炉子。”
“我家的炉子肯定挖不出来了,但听说已经从外面运炉子过来,明天就该到了。”
“书记说现在住得太挤了,明天要带我们再支起一些,明天晚上我们就能一户一间帐篷了。”
……
15岁的米源青坐到我身旁,火光照亮了她稚嫩的脸。凝视着越烧越旺的篝火,她一双眼睛焕发着动人的生机,认真地许愿,希望能尽快复学。
寒冬的深夜,温暖的篝火给了村民们更多勇气,燃起大伙战胜困难、重建村子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