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6.2级地震受灾群众温暖迎新年 -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1/01 17:26:06
来源:新华社

积石山6.2级地震受灾群众温暖迎新年

字体:

  新华社甘肃积石山1月1日电 题:积石山6.2级地震受灾群众温暖迎新年

  新华社记者任延昕、文静

  新年首日,天气晴好。东方破晓,积石山6.2级地震灾区的各安置点里,迎新年的红灯笼亮色闪动。板房内外,人们已经忙碌了起来。

  1月1日是积石山6.2级地震震后第14天。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受灾群众装扮“新居”,以各自的方式迎接新年到来。

  17岁的石子伟站在拔河比赛的队伍中,双手紧握大绳。伴着哨响,她和队友咬紧牙关,全力向后拉拽。在一阵欢呼中,她们赢得了比赛。

2023年12月31日,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石塬镇沈家坪村,村民们进行拔河比赛,迎接新年。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石子伟一家所在的石塬镇沈家坪村是此次地震受灾较为严重的村落之一。

  过去的十几天里,她和弟弟利用课余时间在村委会做志愿者,帮助村干部整理、上报乡亲们的受灾情况。当得知元旦将举行拔河活动,她立刻报了名,她说希望自己能以团结奋进的新面貌迈进新年。

  地震当晚,她被父亲从离家几十公里外的学校接回,看到家中的房子毁损了一大半。庆幸的是,身患疾病、行动不便的祖父母,地震时正好身处室外。为了等候她在外务工返乡的父母,两位老人并未像往常一样早早入睡。“要是爷爷奶奶单独在家,我都不敢想会怎样。”

  为了尽快让受灾群众从地震的阴霾中走出来、提振重建家园的信心,当地在新年到来之际组织了篮球、拔河、文艺表演等集体活动。

  “大伙儿都很积极。原本说好一个村社只报一支队伍参赛,但大家都觉得名额太少,还想多组织一两个队参赛。”沈家坪村抗震救灾工作组干部马小勇说。

  在各方救援力量帮助下,石子伟一家已经住进板房。跨年夜,她在朋友圈留下感言:“一切都已经过去,新的一年我们会更好!”

  带着同样的期许,20岁的马文英特意从集市上买来了食材,打算在新年第一天吃一顿火锅。他与祖父母在元旦前搬入大河家镇大河村一处板房安置点。

  “新年要有新气象,元旦也要过得热闹。”他边说边将食材放入电冰箱里。

  2023年12月30日,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安置点的板房内,马文英(左一)在查看火炉。新华社记者 任延昕 摄

  这台已经用了十多年的电冰箱,是前两日他按照奶奶的叮嘱,专门用三轮车从家里拉来的。“又能开火做饭了,日子就逐渐好起来了。”马文英的奶奶马哈开说。

  在此次地震中,他们一家花费80万元建成的新房受损严重。于是,在外务工的父母和哥哥决定今年元旦和春节不返乡,打算利用假期多挣些钱。

  “地震后,大家的帮扶和关怀,让我们有了吃和住。以后还是得靠自己。”马文英说。最近,他一边配合安置点工作人员上报各类信息、领取物资,一边四处联系打零工。

  “我们一家人都年轻、都还能干,大家团结一心,赶快把钱挣回来,把房子建起来,我和我哥还要准备娶媳妇呢。”马文英笑着说。

  新年伊始,70岁的赵怀胜也住进了“新居”。他来自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村,常年独自居住。

  甘肃省民政部门在地震后启动了困难群众入户摸排工作,将生活无法自理的困难群众统筹转移安置。赵怀胜也因房屋损毁严重、无亲友投靠,从帐篷搬进了积石山县综合社会福利院。

  2023年12月28日,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综合社会福利院的房间内,赵怀胜在整理床铺。新华社记者 任延昕 摄

  走进赵怀胜的房间,床铺、热水器、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见到记者后,他赶忙拉开衣柜门,里面整齐叠放着一摞衣物。“这些衣服全是免费发放的!家虽然没了,但我有地方住,吃饱、穿暖没问题!”他说。

  院长马青祥介绍,集中安置后,院方为受灾特困老人配备专人看护,让他们也能安心过冬。

  元旦一早,赵怀胜吃到了热腾腾的饺子。窗外,太阳照常升起。“又是崭新的一年!”他说。

【纠错】 【责任编辑: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