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八百里太行,峰峦如聚。太行山犹如一道巨大的屏障,横亘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被誉为“天下之脊”。但它并非密不透风,古书中记载,太行山首始于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有八陉。陉,是指山脉天然中断的地方。
古时候,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咽喉要道共有8条,分别是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统称“太行八陉”。
近日,记者实地探寻多条太行古道,行走在历尽沧桑的石板路上,峰回路转间感受千年历史文化。同行的学者专家向记者讲述,这些古道在战争时期是兵家必争之路,见证了无数金戈铁马与烽火狼烟;而在和平年代它们又成为沟通山脉两侧经济文化之途,南来北往、车马喧闹。如今,“穿越太行”等特色旅游线路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漫步古道之中,寻找历史记忆,尽赏绝美风光。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曹操一首《苦寒行》写出了太行山之曲峡深切、险峻难行。在“太行八陉”第二陉的太行陉上,仍可寻得“古羊肠坂”等踪迹。羊肠坂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形似羊肠,一些石头上马蹄印还清晰可见。
游客行走在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的太行陉古羊肠坂。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晋城市地方文化学者李泽军向记者介绍,太行陉曾是逐鹿中原的军事要道,史籍记载围绕太行陉爆发过40余次战争,如长平之战等。位于晋豫两省交界处的碗子城是沿途重要关隘之一,面积不到1亩,因其呈圆形似碗而得名。碗子城虽小,但背靠陡壁,前临悬崖,游客们登临其上便可亲身感受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
太行陉纵贯南北,也是“万里茶道”的重要一环。“明清时期晋商就是沿着这条蜿蜒曲折的古道,将山西大地上的煤和铁用骡马驮出了太行山,把福建的茶叶送到俄罗斯。”李泽军说。
这是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的太行陉碗子城(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游太行古道,不仅能触摸感受厚重的历史,还可饱览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
进入南太行腹地,驶向白陉古道的公路两边,壁立千仞,飞瀑流泉,雄秀兼具。白陉,因傍古老的白鹿山而得名,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起自河南辉县终至山西陵川,是“太行八陉”中的第三陉,也是现今保存距离最长、最完整的一段太行古道。
峭壁之中的七十二拐是白陉古道风景的精华所在,全程1.5公里,位于两峰绝壁形成的夹角之间,上下落差近400米。折返七十二次的“之”字形步道,用青石块铺砌的路面阔约2米,迂回行进其中并不会觉得十分疲惫,老少咸宜。
走过七十二拐,古道便沿着悬崖峭壁萦绕而去,整条路像是悬在半空中一样,因而又被称作“悬天古道”。上倚危岩,下临深渊,险峻而瑰丽。
这是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的白陉七十二拐(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古道上远望马圪当乡双底村,四周绝壁环绕,宛如井底。双底村原称磢底村。“石头峡谷中开了一条路,称为‘磢’。我们在‘磢’下面住就叫磢底村。”今年65岁的双底村村民张补才告诉记者,他从小就跟着家里人走白陉古道,当时这是进出山的唯一一条路。
2010年白陉古道作为黄围山景区的一部分开发旅游,千年古道重获新生。不少户外旅行爱好者会选择“双底村—七十二拐—悬天古道—黑毛沟大峡谷—双底村”的小循环线路徒步一圈,领略雄伟的太行之美。
资深徒步爱好者张啸分享说,他对太行山有着深深的情结,在不同季节都来打卡过白陉古道,“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红叶满山、冬天白雪皑皑”。
张补才是双底村里最早经营农家乐的村民,他告诉记者,每到夏天,来这里登古道乘凉避暑的游客特别多,民宿一房难求。如今全村80多户村民守着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井陉作为“太行八陉”中的第五陉,连接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阳泉市娘子关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梁吉永介绍,历史上许多重要战役都发生于此,其中当以“背水一战”最为闻名。井陉古道上陉关众多,位于山西平定娘子关镇的固关属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之一,取“固若金汤”之意。
固关长城的瓮城内,大约30厘米深的车辙印从城门洞下穿过,深深地镶嵌在石板路里。游客们徜徉于井陉古道,不禁纷纷感叹时光流逝。
这是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的固关长城。新华社记者 陈志豪 摄
2000多年前的秦皇古驿道,经年累月的车辙痕向人们讲述久远的故事。百年前山西与省外连接的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就是沿着这条古道修建而成;而此刻,身后的307国道和青银高速上车辆穿梭不停……
古今交通动脉在此悄然“同框”,天堑变通途,处处是胜景。雄关漫道上,新的故事还在徐徐铺展。
记者:唐诗凝、杨晨光、陈志豪
策划/编辑:王黎、李欢
新华社国内部、山西分社联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