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守护鸟儿的“春运”-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2/21 13:08:41
来源:新华社

新春走基层|守护鸟儿的“春运”

字体:

  2月19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高级工程师张希涛天刚亮就像往常一样出门巡视。脚踩在积雪未消的土地上,沙沙作响。

  “春节刚过,鸟儿的‘春运’迎来高峰。”张希涛笑着说。他在这里工作了36年,几乎每天清晨都来辖区巡视。“如果说这里是‘鸟类的国际机场’,我们则是这个‘机场’的‘地勤’,要为每年停靠的数百万只候鸟做好服务保障,任何细节都马虎不得。”

  黄河三角洲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对于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来说,春节往往与保护区的鸟儿共同度过,各自坚守在岗位上守护鸟儿的“春运”。

  图为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无人机拍摄的栖息觅食的候鸟。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行走在保护区内,常有候鸟从天空飞过。一望无际的芦苇和柽柳丛年前刚修剪完成,从中传出阵阵鸟鸣。“对枯草期的植被进行修剪,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减少火灾隐患,新年植被长势也能更好。”张希涛指着不远处的苇垛说。

  良好的湿地环境为鸟儿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是吸引它们“光临”的关键因素。“1988年我刚入站时,这里还是荒草丛生、漫天黄沙。在外面待上几个小时再回屋洗头,水都会变成黄色。”张希涛说,由于土壤盐渍化等原因,管理站辖区一度植被退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刘静介绍,近年来,自然保护区投资13.7亿元,先后实施17个湿地修复工程,开展关键物种栖息地保护、原生植物保育、海洋生态修复。针对土壤盐渍化等问题,保护区实施生态补水工程,连通水系241公里,疏通潮沟76公里,引水能力由不足40立方米/秒提高到131立方米/秒。充裕的淡水使盐碱水不再向上渗透,植物生存环境持续改善。

  图为灰雁栖息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华社记者徐速绘 摄

  “过去几年,这里经历了渐进式的植被演变,光板地逐渐长出了盐地碱蓬,长出芦苇,再长出柽柳。一立春,这里的植被就开始复苏了,再过一两个月,又将变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张希涛说,目前保护区内修复湿地188平方公里,自然植被覆盖率达55.1%,以前的盐碱滩成为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

  天边传来鸟鸣声,张希涛拿起望远镜,目送一对丹顶鹤飞向远方。这些年,他累计填写观测表8800多张,详实记录鸟类活动和繁衍情况,为迁徙鸟类观察研究提供了一手数据。张希涛介绍,保护区鸟类数量已由1992年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

  阵阵飞鸟比数字更直观。东方白鹳、丹顶鹤、白枕鹤……越来越多珍稀鸟儿选择在黄河三角洲停靠,让这里的冬与春更加生机勃勃。从盐碱滩到“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黄河入海口的鸟啼声是生态向好的绝佳注脚,也是给保护区工作人员最好的新年礼物。(记者袁敏、郭绪雷)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