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点笔记|青山依旧,只待客归-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16 15:58:21
来源:新华网

驻点笔记|青山依旧,只待客归

字体:

  新华社台北5月16日电 题:青山依旧,只待客归

  新华社记者齐菲、赵博

  “高山青,涧水蓝……”台湾民歌《高山青》是不少大陆同胞对阿里山的最初印象。满目葱郁的群山,干净澄澈的溪流,还有质朴热情的乡亲,无不令人心向往之。

  记者日前乘车从嘉义市区出发,不久就进入阿里山的怀抱。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一路是缭绕的雾、醉人的绿,还有不时掠过的野花和茂盛的茶园。

  阿里山以日出、云海、森林及晚霞著名,曾是最受大陆游客喜爱的宝岛景点之一。可惜,如今荣景不再。景区里多是周末来度假的岛内民众,偶见一些日韩和东南亚游客。

  5月11日,游人在阿里山姊妹潭游玩。新华社记者 齐菲 摄

  在受镇宫前的商业区,记者一行人被阿里山咖啡的香气吸引。店员陈小姐听出记者的大陆口音,主动攀谈起来。她说,以前大陆游客很多,自己还专门下载了微信,方便交流。“那时结交的大陆朋友有的至今还在联络,还有一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也通过介绍找我们买茶叶、咖啡。”

  在阿里山,许多民宿、商店老板和包车司机在名片上印上微信号,有如那段两岸观光往来“黄金岁月”的印记。如今青山依旧,只是大陆游客的身影难觅。谈及此,陈小姐有些无奈地表示,全因政治操弄,苦的是岛内观光业者。

  据统计,岛内近4000家旅游业者中,近九成直接或间接从事与大陆往来的业务。民进党上台以来,两岸旅游交流热度骤降。特别是2020年初,民进党当局单方面禁止大陆居民赴台,并叫停岛内旅行社经营赴大陆团队游业务。

  民进党当局去年11月承诺今年3月解除“禁团令”,不料2月7日突然要求旅行社停止招揽赴大陆团客,6月1日起不准出团。台湾舆论哗然,纷纷批评当局置观光业者和普通民众利益福祉于不顾,人为制造两岸交流交往障碍。

  不久前,大陆方面宣布将率先恢复福建居民到马祖旅游,并在平潭到台湾的海上客运直航复航后,恢复福建居民赴台团队旅游。面对大陆积极回应岛内同胞诉求的善意举措,民进党当局无动于衷甚至冷言冷语。随着“禁团令”实施时间迫近,岛内业者、学者接连喊话,亟盼台当局解除限制,早日让两岸旅游观光回归常态。

  “疫情前,陆客来台最高峰一年可达400多万人次。与其他区域游客不同,陆客来台往往选择环岛,能照顾到全台观光产业。”台北市观光发展协会理事长陈怡璇近日接受台媒采访时表示,台当局不应拿观光产业作为“政治的祭旗”。

  台湾中华优质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奇岳表示,两岸旅游业者都希望恢复正常交流,民进党当局应尽速解除不合情理、伤害台湾利益的“禁团令”,堆叠善意,相向而行。

  5月11日拍摄的阿里山“神木遗迹”。新华社记者 齐菲 摄

  此次来台驻点,记者接触了不少旅游业者。北海岸的游览车司机,台中、嘉义景区的商店员工,还有屏东的餐厅、民宿老板……言谈中,大家不约而同表达了对两岸旅游交流热络景象的怀念,也都希望两岸民众能多走动、常来往。

  近日台北举办的一场观光论坛上,多位人士呼吁当局聆听业界和民众的声音,及时调整相关政策。静宜大学观光事业学系副教授黄正聪说,观光交流影响深远,为两岸长久发展,当局不应限制。

  载记者上山的司机阿达是土生土长的阿里山人,他和家人经营着一间小小的民宿,同时兼卖山葵、高山茶等当地土特产。除负责山间旅游包车服务外,阿达还是一名登山向导。

  “过去山里很热闹,平均一天有几百辆载送陆客的大巴进出,每隔两三天就有大陆游客找我包车。”阿达很怀念那段忙碌的日子。他说,大陆游客来台为山里的乡亲提供了很多近在家门口的工作机会。阿里山从事旅游业的人大概都希望两岸旅游交流尽快恢复,好久不见的大陆游客能早些回来。

【纠错】 【责任编辑:周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