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班神树坪基地 走近“福宝”的居家日常-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28 15:32:10
来源:新华网

探班神树坪基地 走近“福宝”的居家日常

字体:

  视频制作:薛晨

  新华社成都5月28日电(记者余里)备受关注的大熊猫“福宝”4月初从韩国回到家乡后,一直生活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距离“福宝”与公众见面的日子越来越近,记者27日实地探访了解“福宝”的居住环境和适应情况,并邀请专家、饲养员就熊猫粉丝关心的问题作答。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新华社发

  卧龙神树坪基地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占地150公顷,平均海拔约1700米。这里群山环绕,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是大熊猫理想的自然生活环境,被“熊猫粉”戏称为“熊猫五星级生态酒店”。基地内生活有各年龄段大熊猫70余只,从美国华盛顿动物园回国的明星大熊猫“小奇迹”也生活在这里。

  5月27日,大熊猫“福宝”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的繁育园里活动。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福宝’5月4日结束隔离检疫后,我们为了让它更好地融入大熊猫大家庭,将它安排在繁育园。繁育园相邻圈舍有交流窗的特殊设计,有利于相邻大熊猫之间气味、声音的交流,可以让‘福宝’更快熟悉更多朋友。”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荣平说。

  据魏荣平介绍,一般旅外大熊猫回国后,都要经过隔离检疫和适应期。通常隔离检疫的时间是1个月,适应期会长一些。因个体差异,每只大熊猫对新的饲养环境、气候、食物、饲养团队等的适应时间是有差异的。“‘福宝’的邻居是大熊猫‘冰成’和‘运运’,每天它们会彼此打招呼。”魏荣平说,“‘福宝’即将在繁育园完成适应期,现在它已经与邻居们熟悉了。”

  5月27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的繁育园,大熊猫“福宝”(右)与邻居“冰成”互相嗅闻,熟悉彼此的气味,以进行交流。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小福,来吃饭了。”随着饲养员徐翔的一声呼唤,“福宝”一路小跑着凑到饲养员面前。“‘福宝’回家吃的第一顿饭就是家乡特有的苦笋,它很爱吃。另外,它还爱吃糖心苹果。”据徐翔介绍,“福宝”食欲良好,竹笋、窝窝头、苹果、胡萝卜等食物均正常食用,营养均衡。繁育园的圈舍也方便饲养员近距离观察记录“福宝”的适应情况,更好地交流互动,从而降低“福宝”的应激反应。

  5月27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的繁育园,大熊猫“福宝”的饲养员徐翔准备给“福宝”喂食苹果和窝窝头。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5月27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的繁育园,大熊猫“福宝”等待被喂食。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5月27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的繁育园,大熊猫“福宝”的饲养员徐翔在给“福宝”喂苹果。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5月27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的繁育园,大熊猫“福宝”的饲养员徐翔在给“福宝”喂完窝窝头后轻轻抚摸它的鼻子,以增进感情。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福宝’会通过气味和声音与隔壁的大熊猫交流,正在逐步适应种群间的群体生活。每天上午,‘福宝’活动量会比较大,它喜欢在外场圈舍跑圈;午饭后,‘福宝’就开始午休,等到晚上又开始进食。总的来说,生活作息比较规律。”徐翔说。

  饲养员也观察到“福宝”的颈项局部出现了断毛现象。“我们采集了相关样品进行了检测,未发现致病菌,且皮肤区域无过敏、结痂、皮层增厚等异常现象,我们会密切关注。”徐翔说。

  5月27日,大熊猫“福宝”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的繁育园里活动。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福宝’的适应情况越来越好,6月我们将择机让‘福宝’与公众见面。”魏荣平说。

  大熊猫“福宝”出生于2020年7月,是旅韩大熊猫“爱宝”和“乐宝”的第一个宝宝。

【纠错】 【责任编辑: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