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推广林下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01 15:04:43
来源:新华网

四川推广林下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字体:

  新华社成都6月1日电 题:四川推广林下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新华社记者杨进、康锦谦

  近日,记者来到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银山镇,这里漫山遍野都种着血橙树。走进一片还未进入丰产期的柑橘林,记者看到,除了柑橘树开始挂果外,地上的藤蔓上还结出了大大小小的西瓜。

  当地有名的血橙种植大户、农业技术专家王再生戴着墨镜蹲在田里,仔细观察西瓜的长势。

  内江市资中县银山镇种植大户王再生在自家的柑橘园里观察林下套种西瓜的长势。新华社记者杨进 摄

  原来,王再生和当地种植户通过反复试种,选育出可以和柑橘树套种的西瓜品种,让一块地能挣“两份钱”。

  “去年天气比较炎热的情况下,我们300多亩林下套种西瓜,纯利润达到了20多万元。”王再生说,西瓜有着生长周期短的特点,播种下去2至3个月就可以收获,通过每年套种一季西瓜的方式,不仅不影响柑橘树生长,还可以高效利用土地、增加收入、抑制杂草生长。

  资中县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业大县,也是四川粮食生产大县,还是“中国血橙之乡”。

  资中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告诉记者,近年来经过不断尝试,当地已探索出五年以下柑橘树适合的林下套种模式,能够在现有的土地上获得更大收益。

  在品种引进方面,资中县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黄精、芍药、西瓜等适配农作物品种,全县22个镇目前已发展果蔬、果药、果豆等套种面积合计7310亩。

  行走川蜀大地,记者发现,四川各地坚持因地制宜,推广林下套种模式,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在宜宾市叙州区、泸州市合江县,四川省农科院针对当地开创的“荔枝大豆套种技术”进行总结,已在多个村镇成功示范推广,平均每亩大豆产量能达到200千克,而荔枝的产量也没有因套种而减少。示范区域的数据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减少荔枝化肥使用量约20%至25%。

  在泸州市合江县凤鸣镇新洋村淫羊藿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林下的淫羊藿茁壮成长,一片片叶子青翠欲滴,长势喜人。据介绍,当地种植的淫羊藿每年6月要收割一波,12月还要收割一波,鲜货亩产能达到400公斤左右,每公斤能卖到35元。

  在乐山市金口河区、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等地的上万亩核桃林,通过调整核桃枝叶遮阴度,营造与魔芋原生态生长相似的环境条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核桃林下花魔芋栽培模式”。

  据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聚焦盘活林地资源,积极推动“天府森林粮库”建设,科学处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和林下生境,采用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三种模式大力发展森林食物,有力推进乡村振兴。

【纠错】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