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常州:向“新”求“质”打造新能源产业生态圈-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02 18:31:53
来源:新华网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常州:向“新”求“质”打造新能源产业生态圈

字体:

  新华社南京6月2日电 题:江苏常州:向“新”求“质”打造新能源产业生态圈

  新华社记者秦华江

  全自动化焊接车间火花四射、数百台工业机器人挥舞手臂、生产线轰鸣声不绝于耳……在江苏常州理想汽车生产基地,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工艺后,一辆辆新能源汽车“出炉”。去年自此奔赴全国的理想汽车有37.6万辆,同比增长180.2%。

  常州与理想共谱的“伯乐与千里马”故事,被传为业内佳话。自2016年落户常州,理想汽车用8年成长为千亿级新势力车企。

  5月31日,在江苏常州理想汽车智能制造基地焊装车间,机械臂在工作。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我们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培育吸引行业头部企业,用链式思维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不断构筑‘发储送用网’产业生态圈,全方位打造‘新能源之都’。”常州市工信局局长严德群说。

  2015年,常州引进第一家动力电池企业中航锂电(后改名中创新航)。当时,这家企业处于亏损阶段。常州金坛区以政府基金增资入股,帮企业度过了至暗时刻。而今,中创新航成长为全球行业出货量前五、全国第三的行业龙头企业。

  “链主”汇聚正不断加速。2016年宁德时代、2018年蜂巢能源、2019年比亚迪……整车“链主”和动力电池龙头,不断牵引其他3400多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集聚。目前,常州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成度达97%,带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超4500亿元。

  6月2日,在江苏常州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作人员在检查生产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宇轩 摄

  连点成线、扩链成群,“发储送用网”新能源产业生态圈正加速形成。在“发电”环节,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日趋完整,天合光能、时创能源等积极探索“零碳产品”;在“储能”环节,除了动力电池,空气压缩储能、氢能等新型储能走在全国前列;在“输送”环节,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变压器产品及电力电缆产业制造重镇地位日益凸显;在“应用”环节,除了新能源汽车,万帮新能源的全国第100万台充电桩近期上线,跻身亚洲新能源独角兽;在“网联”环节,“车、能、路、云”的融合发展,为培育典型应用场景筑实基础……

  “2023年常州本地推广应用新能源车6万多辆,这是数万个‘移动充电宝’。”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营销服务中心主任李敏介绍,他们正探索在充电场站、楼宇、园区、智造企业等各种应用场景构建高度自治智能微电网,发挥光能、储能等多能互补作用。

  这是6月2日在江苏常州钟楼区拍摄的一光储充放检智慧场站。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在“发储送用网”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常州将聚焦“新能源、新生活、新城市”,打造城市新风。“要全场景拓展新能源应用,不断构建绿色低碳‘全链条’。”常州市市长盛蕾说。

  2023年,常州新能源产业融合集群入选首批江苏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试点,规上企业完成产值超7680亿元,同比增长15%,对当地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同年,常州成为GDP新晋“万亿之城”。

  数月前,江苏省印发《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常州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打造“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到2025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规模力争超万亿元。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说,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加快探索,常州将全力打造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