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小哥成中国美食网红:我是外国人 但我不是外人-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02 16:10:42
来源:新华网

伊拉克小哥成中国美食网红:我是外国人 但我不是外人

字体:

  (视频制作:薛晨)

  新华社成都6月2日电(记者薛晨)“呀哈比比,我是你们的好兄弟老王!”一身精致的西装、一头黑色卷发和络腮胡、一口外国口音的汉语,这个端着相机自拍的人名叫艾哈迈德·贾巴尔(中文名:王立轩),来自遥远的伊拉克,这是他来到中国的第十年。

  在中文社交媒体平台,王立轩运营着拥有1500多万粉丝的美食达人账号“老王在中国”。账号的简介这样写着:“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楚,更懂得珍惜来到中国后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我爱这里的美食,我爱这里的风景。”

  “刚开始我以为是在放烟花,后来才知道是导弹下落的啸叫声。”王立轩回忆道,1994年他出生在伊拉克,关于儿时的回忆,满是因战乱而颠沛流离的痛苦经历。从伊拉克到叙利亚,王立轩和家人饱经战火洗礼。最终在2014年,一家人在亲戚的帮助下来到了中国。

  王立轩(右一)与家人的合影。新华社发

  刚到中国时,王立轩在宁夏银川的一个国际学校做阿拉伯语的实习教师。为了能更好地融入和开启异国新生活,他一边教阿拉伯语、一边自学汉语。“身边的人都很有耐心,虽然起初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就能看出来是真心想帮我。”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立轩抓住生活中的一切机会学习汉语,最终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无障碍交流。

  此后的日子里,王立轩的身份也有了多次转变,阿语教师、留学生班主任、模特、演员、带货主播……在一次次转变中,王立轩逐渐适应了中国的生活,久违了的“安全感”也被拾回。

  5月28日,王立轩手持相机在成都街头边走边拍。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2018年,王立轩报名参加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举办的网络短视频培训比赛。通过比赛,他接触到了网络短视频,学会了基础的剪辑操作和B站、抖音等平台的运营技巧。在一次旅游途中,王立轩一边吃美食一边对着相机分享对美食的感受。经过剪辑后将这条视频上传到网上,获得很高的浏览量。后来,王立轩又拍了几条美食探店的短视频,都获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这位爱吃醋、讲着中文的外籍博主逐渐走入网友视野。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王立轩的粉丝量从几万暴涨到1500多万。网友们通过他的镜头,能够足不出户就领略到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网友亲切地给他取了谐音名“往里炫”。“老王在中国”的视频,既有外国人视角的独特点评,也有和餐厅老板、食客们的亲切互动,让每一期视频都充满了笑声与温情。

  “心疼”,是常常出现在“老王在中国”视频弹幕中的词。2024年春节期间,在河南郑州拍摄时,王立轩独自一人坐在烧烤摊吃饭,一阵突如其来的鞭炮声把镜头前的他吓了一跳,愣住的几秒中他眼神充满恐惧。“我以为那是炸弹爆炸的声音。”这一幕正好被摄像机记录下来,让无数网友心疼。弹幕上网友纷纷留言“不用怕,这是在中国”“抬头惊愕是对自己负责,笑着把头低下是对中国的信任”。

  今年3月,王立轩回到了阔别近20年的祖国,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父母。在伊拉克短暂的6天时间里,王立轩也感受到自己的祖国正在逐步恢复。令他感到惊喜的是,在巴格达有了中餐馆,中国援建的学校、医院、桥梁、铁路也在加紧施工。“我深深感觉到中国在用温暖的手拉着伊拉克往前走。”王立轩感叹道。

  5月28日,王立轩在成都的一家小店里拍摄。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如今,王立轩开始把作品“搬运”到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希望能让更多的国家的网友通过短视频了解中国美食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我是外国人,但我不是外人。我喜欢和平的生活,也喜欢和平的人。”未来,他还想把视频内容扩展到中国的旅游、茶文化、服饰、习俗、少数民族等领域,展现丰富多彩、充满烟火气的中国。(参与采写:王嘉轩)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