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访选矿“黑灯工厂”-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5 22:20:37
来源:新华网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访选矿“黑灯工厂”

字体:

  新华社沈阳6月15日电 题:探访选矿“黑灯工厂”

  新华社记者白涌泉

  烈日下,一辆辆矿用卡车在露天采场上穿梭。被运至粗破站井口后,矿石被皮带机送进圆筒仓,进入破碎生产环节。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宏大的工业生产场景,现场几乎见不到人。

  这是6月15日在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集团关宝山矿业有限公司磨磁黑灯工厂内拍摄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新华社记者李旭伦 摄

  “黑灯工厂”常见,但选矿“黑灯工厂”什么样儿?鞍钢集团关宝山矿业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生产侧,从原矿到铁精矿,运输、加工、检测过程,无需现场人工操作;设备侧,实现预知维修,产线稳定受控,检修人员无驻厂;经营侧,实现精益运营,建立高效、低碳、智能的运行模式。依靠“黑灯工厂”,该公司近年来创造出同行业选矿实物劳动生产率遥遥领先的耀眼指标。

  生产现场无人化,依靠什么来实现?步入磨磁车间,巨大的轰鸣声在这个长约100米、宽约50米、高约30米的厂房内回响。登上二楼作业平台,两台直径6.2米的大型球磨机上的转轮正在飞速旋转。不远处,磨磁巡检机器人闪烁着灯光,正在采集设备温度、振动等状态数据。

  “黑灯工厂”里,是一片漆黑吗?机器人点检数量10次,设备预知缺陷量264个、产线故障率为零……厂房内,一块名为“关宝山磨磁黑灯厂房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项设备的运行参数。“‘黑灯工厂’不是漆黑一片,强调的是高度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由智能化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按照软件系统的指令自行完成。”公司设备副经理刘春辉说。

  “磁选机通过磁性作用将12毫米的铁粒吸上来,再通过球磨机打磨成75微米的粉末,加水后形成矿浆。”刘春辉说,原来这个厂房里有4个班组,每个班组有15至20人,经过数字化改造,现在整个厂房只需4至5名员工负责紧急情况处理。

  6月15日,关宝山矿山磨磁黑灯工厂里正在运转的球磨机。新华社记者李钢 摄

  顺着刘春辉手指的方向,记者发现原本给班组使用的操作室空无一人。“这个操作室现在变成了临时检修场地。所有的作业操控均集中到了2公里外的远程控制中心大厅内。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自动控制、在线监测、AI等先进技术,职工可以全流程控制这里的生产,我们把这种智能化场景叫作——‘一键启动’关宝山。”

  信息化建设推动了公司效率效益的全方位提升——生产指标屡创佳绩,原矿处理量、精矿产量、金属回收率不断提高;设备效率稳步提升,球磨机效率、压滤机效率大幅改善;综合能耗持续下降,药剂单耗、电单耗、动力煤单耗逐步降低;劳动效率明显提高,在数字化系统的支撑下,2024年前4个月,选矿(红矿)铁精矿实物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20.94%。

  夜幕降临,高山顶上的“城堡”建筑群逐渐消失在暮色中。“黑灯工厂”内,各种反映生产、设备、人员状态的数据依旧在快速更迭、传送不休——这座年轻的矿山,正在酝酿更加耀眼的业绩。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