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三峡的“生态宝贝”熟了-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7/14 17:21:52
来源:新华网

新华全媒+|三峡的“生态宝贝”熟了

字体:

  新华社重庆7月14日电 题:三峡的“生态宝贝”熟了

  新华社记者李晓婷、何宗渝

  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果农在采摘巫山脆李。新华社记者黄伟 摄

  “脆李熟了,今年的品质更好!”三峡库区腹地重庆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村民彭斌边说边从树上摘下几颗巫山脆李递给记者。

  时下的长江三峡两岸,脆李等“生态宝贝”迎来成熟的季节。

  “巫峡两岸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适宜脆李生长。”巫山县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峡库区土质多为砂土,水土易流失,发展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种植业,曾是一个难题。经不断摸索,巫山找到了脆李这个“生态宝贝”。

  驱车行驶于长江两岸,果香弥漫,沿途可以看到有村民们坐在路边,精心分选刚采摘的脆李,熟练地打包。

  彭斌和弟弟搭伙干活,一个负责种植管理,一个负责销售,今年他们早早在微信上接下了几百个订单。“除了自己村里这30亩脆李,我还在隔壁镇流转了100多亩地种脆李,明年就可以进入丰收期。”彭斌说。

  今年,巫山全县脆李投产面积14万亩,预计产量14万吨,综合产值达21亿元。

  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百步村,村民在采收金花葵。新华社记者黄伟 摄

  相比脆李的硕大醒目,库区高山村落中则是另一番景象:挖出一捧土细细找寻,两三颗珍珠般的白色小球方可“露面”,这是巫溪县的“生态宝贝”太白贝母。

  小小的种子在冬天撒入土里,经过4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收获。作为用途广泛的中药材,太白贝母一旦进入收获期,每亩收益能超过20万元。

  进入丰收季,巫溪县双阳乡双阳村村民周明星日日忙碌,“今年天气好,贝母种子价格从去年的三块一个涨到四块一个,今年可以收10万个左右,能卖到约40万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中药材品质的保证,巫溪县多数乡镇都有种植中药材的历史,但一直以来没有发展出成规模的中药材种植业。近年来,巫溪县不断培育壮大太白贝母产业,搞起规范化管理模式,标准化建设太白贝母种植示范基地1200余亩,产能提升20%。

  几重山外,东方既白,巫溪县尖山镇百步村的村民们便匆忙起身劳作,他们得赶在太阳完全出来前将他们的“生态宝贝”金花葵采摘完毕。“凌晨采完,夜里又长出新的花朵,采摘期持续两个月。”尖山镇农服中心主任全健说,金花葵中提取的黄酮素,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功效,全镇3500余亩金花葵,预计可提取黄酮素40吨,价值1.6亿元。

  在重庆巫山机场,工作人员将打包好的巫山脆李运送至“邮运通”极速鲜邮航专机。新华社记者黄伟 摄

  走进百步村工业园区的重庆瑞火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车间内,金花葵烘干、研磨、提取等产线一应俱全,今年企业还将新增一条健康茶饮精深加工产线。

  “我们采取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模式,为农户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农技和保险,企业不断推出金花葵创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企业管理人员黄远正说。

  生于三峡,却不止于三峡。海拔1700多米的重庆巫山机场,“邮运通”极速鲜邮航专机飞入云中,24小时内可将巫山脆李送达国内主要城市。今年专机预计飞行15班次、载货量225吨,载着巫山脆李、柑橘、榨菜等三峡特色生态产品走向世界。

  巫山脆李成了“中华名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巫溪太白贝母被用于润肺止咳糖浆等家庭常备药中,金花葵提取物制成的面膜受到消费者喜爱……

  如今的三峡库区充分依托和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围绕青山绿水发展生态产业,产出“生态宝贝”,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利用便捷物流和销售体系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走出一条三峡特色乡村振兴路。

【纠错】 【责任编辑:刘笑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