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周亮在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的养殖场内查看鱼类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康锦谦 摄
新华社成都8月14日电 题:人的守护,鱼的回归
新华社记者康锦谦
周亮站在水池中,静静地观察。忽然间,他极迅速地出手,徒手抓住一条1米多长的大黑鱼,黑鱼不断翻腾,搅起浪花飞溅到半空。周亮双手紧紧控制住鱼头,等鱼的力道弱了,他便轻柔地将鱼翻过面,开始细细检查鱼肚。
“你看这条中华鲟,肥美度非常好,它今年要产卵的。”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周亮,对于长江中的长江鲟、中华鲟、胭脂鱼等水中精灵,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周亮的家乡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岷江、金沙江在这里汇流成长江,浩荡东去。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围湖造田、挖沙采石、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多重因素影响,长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白鲟、长江鲟、中华鲟、胭脂鱼等众多珍稀水生动物面临生存危机。
1992年,周亮的父亲周世武在这种背景下,创办了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主要驯养、繁殖和保护中华鲟、长江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以及开发长江上游特有经济鱼类白甲鱼、岩原鲤、圆口铜鱼、中华沙鳅等。
这一年,大学刚毕业的周亮也回到家乡宜宾,协助其父亲经营研究所工作。自1993年至2023年,在父子二人的接力奋斗下,这个民营研究所成功实现长江鲟、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的全人工繁殖,并向长江增殖放流长江鲟50余万尾、中华鲟30尾、胭脂鱼34万尾。
8月6日,周亮在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的养殖场内查看鱼类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康锦谦 摄
从30多年前的艰难起步,到如今已有了3个养殖基地,研究所还与其他水产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2018年,农业农村部启动长江鲟拯救行动;2021年,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同年,长江开始十年禁渔。政府民间共同出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时下已立秋,暑热还未消散。虽然每年最忙碌的月份已过,但周亮每周还是要开车到几个养殖基地,查看养殖场运行和鱼儿生长情况。他穿上下水裤,每个池子随机检查大约3条鱼。
周亮告诉记者,母亲曾向他描述过一幅他至今不曾见过的场景:在宜宾东郊开阔的江面上,成群的鲟鱼时而结伴潜水,时而争相跃出水面。
为求证周亮的说法,记者来到毗邻金沙江的宜宾市叙州区安边镇火焰村,村民告诉记者,这里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从72岁的老渔民李培富口中,记者同样听到了鱼儿成群跃出水面的盛景。
“成群的中华鲟、长江鲟跳出水面,溅起来的浪花有四、五米高,就像牛在水中翻腾……”半个多世纪前看到的场景,李培富至今仍感觉历历在目。
2021年,为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李培富和数十万长江渔民一样上了岸。但没过多久,李培富又干起了“老本行”——水产科学研究者们看中他几十年打渔积累的丰富经验,让他帮着做水产调查。
李培富带记者来到当地一处被称作“三块石”的岸边,指着浅滩处告诉记者,那就是当年中华鲟成群产籽的地方。“每年白露到霜降节气之间,它们就准时出现在这里,跳跃、产籽,溅起的水花能打湿江边人们的衣裳。”李培富说。
“我的目标就是要让这样的场景重现。”周亮抬起头认真地说,他与李培富是多年的老朋友,在研究所起步、运行阶段,还从李培富那里买过鱼,两人之间也经常交流探讨。
8月7日,72岁的老渔民李培富带记者来到宜宾一处被称作“三块石”的岸边,指着浅滩处告诉记者,那就是当年中华鲟成群产籽的地方。新华社记者 康锦谦 摄
周亮认为,长江十年禁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他们将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等机构合力,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实现长江上游旗舰物种长江鲟的野外种群重建和自然资源量恢复。
据了解,今年的长江鲟天然水域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试验取得成功,该试验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珍稀濒危鱼类保护创新团队联合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为实现野外长江鲟种群重建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养殖场,记者见到一张十几年前周亮的照片,他抱着一尾长江鲟,笑容灿烂。岁月流逝,如今周亮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很幸运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精力,都在热爱的事业上。
“我不能放弃,如果我放弃了,我的鱼咋办?”周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