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喆轩:借助科技与网络力量 考古如一汪春水注入精神文明建设中-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8/28 09:49:40
来源:华西都市报

郑喆轩:借助科技与网络力量 考古如一汪春水注入精神文明建设中

字体: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喆轩:

  借助科技与网络力量 考古如一汪春水注入精神文明建设中

  郑喆轩就古蜀文化的《寻根》进行现场分享。 杨涛摄

  “‘一江春水向东流’,希望考古能作为一汪活水,注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海里,和其他方面的传统文化一起,共同推进文化繁荣,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在8月27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未来之夜”网络互动引导活动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喆轩,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三星堆研究院学术执行院长冉宏林一起,分别就古蜀文化的《寻根》与《创新》,进行了现场分享。

  考古人与公众实现“双向奔赴”

  近年来,四川旧石器考古发掘和研究陆续出现让人振奋的成果,“古蜀文化”也因此成为网络热词。在郑喆轩看来,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古蜀文化自身的魅力,另一方面是国富民强后,民众文化自信和自豪的展现,同时也是各级政府、民众和社会团体支持考古发掘和研究的结果。其中,作为传递的媒介,科技进步和网络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它们让大规模、多元化的传播成为可能,让考古人与公众踏上一场“双向奔赴”。

  科技进步与网络力量,考古亦从中受益良多。在每一年备受瞩目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六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现场,直播已成为常态,并逐渐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明交流与互鉴的重要窗口。“这种‘老树开新花’的方式,让关心考古的人能有更多渠道、更深入地了解考古行业的最新动态。”郑喆轩说。

  郑喆轩同样关注到,近年来,高质量的考古纪录片越来越多。他所在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也与媒体合作,协同拍摄制作了皮洛遗址的考古科普纪录片《看见皮洛》。日前,该纪录片已发布了先导片。

  “不论是从媒体还是公众的角度来看,这些年关于考古文博的内容,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创新。考古团队深度参与其中,共同造就和传达更多、更好的内容。”这种考古团队深度参与的创作,在郑喆轩看来也是一个共同参与、双向奔赴的过程。

  探索全新展示利用模式

  “传统考古过程中,前后是相对割裂的,造成割裂的原因之一,是考古发掘、研究、博物馆展陈等几个环节间隔时间太长。所以我们做了一些尝试,一方面是对发掘现场进一步梳理;另一方面是我们在皮洛遗址、濛溪河遗址、桃花河遗址所做的,建立陈列室的尝试。”郑喆轩说,这种微型“博物馆”的亮相,旨在缩短从考古发掘到博物馆展示的周期,尽快地用学术成果回馈社会。

  “考古需要更灵活多样的传播途径。”郑喆轩说,就好比观众看电影,既可以选择设备完备的电影院观影,也可以在家看。“这是近几年我们工作经验的落地,也是一种突破性尝试。我希望它能成为公众考古的一个‘播种机’,激发出新的创造来。”他说。

  通过网络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了考古,让大众知道考古不是“官方盗墓”,考古工作者都是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对遗物遗迹进行发掘研究。而考古工作者也可以从书斋走出,在把握学术研究期的前提下,开始站在公众的角度思考,如何将科学性和传播力结合起来。“这也是一种双向奔赴。”郑喆轩说。

  最近,郑喆轩还在继续推进四川旧石器调查,试图摸清家底,同时推进多个遗址的保护利用,包括考古大棚的扩建、环境整治等。同时,他所在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同样还在探寻文化传播的形式内容和路径。“跨过考古前后,也就是调查研究和保护利用中间的断点,创新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形式。”郑喆轩解释道,“‘一江春水向东流’,希望考古能作为一汪活水,注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海里,和其他方面的传统文化一起,共同推进文化繁荣,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我觉得在这方面,考古还能有更大的影响力,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 刘可欣)

【纠错】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