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实习生高畅
新华社天津10月16日电(记者王宁、黄江林)学习地铁科普知识、了解地铁运营线路、查看地铁设备运行情况……近日,在天津地铁6号线和慧南路站,一群小朋友在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面对面接触和感受地铁。
“我们的小区紧邻地铁,通过现场参观体验,孩子们对地铁运行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文明出行更加重视。”一位居民说。
这是天津市津南区海棠街道与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常态化开展的“地铁开放日”活动。这一活动要从当地居民的一桩烦心事说起。
2021年底,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完工,地铁通到了海棠街道。这对于海棠街道大部分居民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居住在地铁周边的居民可犯了愁:地铁通行会不会有噪音扰民?
一时间,很多居民通过12345热线、“小棠帮办”线上平台等形式反馈。当时,海棠街道刚刚成立不久,缺少专业人才队伍,面对这一棘手问题,海棠街道政法委员刘娜只好向专业机构求助。
“我们在广泛了解居民诉求的基础上,一方面与社区沟通做好群众安抚,另一方面与地铁、物业携手,请第三方公司进行安全测评,出具报告,并请群众实地参观,最终打消了大家的顾虑。”刘娜说。
海棠街道地处天津市津南区北部,于2021年在海河教育园区基础上成立,辖内不仅包括6个社区、4万多居民,还汇集了包括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多所院校。
面对辖区地域广、工作人员年轻等新课题,海棠街道主动创新多种服务基层治理、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逐渐形成了“管理+联动+共商”的“管联商”工作法。
天津市津南区海棠街道组织多方联动为群众解纷。新华社发
海棠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明月介绍,“管”是“精准发力,优化管理”;“联”是“横向协同,上下联动”;“商”即“心中有民,有事好商”。多管齐下,多元共治,帮助街道的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和水平不断跃升。
一个多月前,驻街某高校退休职工家属到学院反映问题,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发生矛盾纠纷,学院请街道共同调处。
海棠街道迅速启动“管联商”机制,由街道职能部门、派出所、人民调解员共同参与,组织学院及家属进行“面对面”沟通。最终家属表示认可,并专程致谢。
据统计,“管联商”工作法施行以来,海棠街道发现并处理矛盾纠纷1023起,化解1021起,化解率达99.8%,群众满意率提高0.5个百分点。
津南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王德军说,津南区加速推动“三所联动”“三室联建”平台建设,鼓励各街镇形成特色做法,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在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近期一起矛盾较大的邻里纠纷得到成功调解,同样得益于多方联动共治的作用。
“社区矛盾的化解,要依靠法律,也离不开人情。”张家窝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张德旭说,一些纠纷的成功调解,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努力营造与邻为善的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