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将延伸至太空。”俄乌冲突伊始,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迪金森就抛出了这一论调。事实上,俄乌冲突战场上所有军事行动的背后,几乎都有各方太空力量博弈对抗的影子。虽然美国一直避免直接“下场”同俄罗斯进行“面对面”交锋,但其一直为乌提供太空信息支援。此外,美国还让盟友中断同俄罗斯的航天科技合作,并对俄航天产业实施制裁。有评论指出,这些举动暴露出美国的图谋不轨——欲借俄乌冲突之机推进太空战略、强化太空霸权。
模糊军民界限,将民商实体拉入战争。近年来,美国一直推进所谓“弹性太空”建设,企图混淆军事与民商的概念边界,将商业实体和普通民众拖入太空军备竞赛,从而强化自身太空优势地位。2021年发布的《美国太空重点事项框架》更是明确提出,要利用商业太空能力满足国家安全需求。此次俄乌冲突中,美军就实际运用了这一概念。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第二天,在美国军方授意下,美国麦克萨技术、黑色天空等公司持续向乌提供俄军兵力调动卫星影像;美国鹰眼360公司通过监测GPS干扰定位俄军装备部署;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不仅为乌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还向其输送了大量“星链”卫星通信终端。这次冲突,俄军多名高级军官阵亡。外界猜测,这与美国公司将大数据支撑下的人脸识别技术与乌方共享有关。
拉拢欧洲国家,加快构建太空军事联盟。对美国而言,建立太空军事联盟可以实现聚集资源、共享信息、分摊经费等目的,有助于保持其太空领先地位。近年来,美国先后与100多个实体签订太空态势感知数据共享协议,企图打造“太空北约”联盟。美国与英、德、法等盟友于今年2月签署了《联盟太空作战愿景2031》。一定程度上说,这份文件为美国和盟友共同开展太空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构建太空军事联盟,此次俄乌冲突中,美国以保障盟友安全为由,一边在乌克兰大肆开展军事情报支援和信息战活动,一边敦促欧洲国家升级换代武器装备系统、加速推广新的军事数据接口标准。这些举措无疑都在试图将欧洲国家紧紧捆绑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战车上。
破坏国际航天合作,谋求建立太空技术优势。美国的《国家太空战略》和《国防太空战略》等文件均强调,要修订并协调太空政策、法规、出口管制和全球商业活动管理措施,保护美国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俄乌冲突发生后,美国在半导体、电信、导航、激光、微电子和传感器等尖端技术领域对俄罗斯发起制裁,其目的之一就是限制俄太空技术发展。此外,由于美国煽风点火,俄欧关系恶化,双方几乎中断了航天领域的所有国际贸易合作,而美国则趁机抢走了欧洲的大量卫星发射订单。可以预见,未来欧洲在太空领域对美国的依赖将有增无减,世界航天发展格局很可能因此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