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安银行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紧跟国家战略,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群众为本,不断提升银行整体经营管理能力,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胡跃飞在对话中分享了平安银行如何在疫情下持续服务小微企业客户,如何通过科技应用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如何以数字化技术推进乡村振兴。他指出,今年以来,面对疫情与经济因素,银行与企业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助企就是助己。
为小微企业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面对疫情,平安银行的小微贷款业务是否受到影响?
胡跃飞:平安银行始终紧跟国家大政方针,怀抱润物无声、普惠于民的初心,在普惠金融服务领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普惠型小微贷款累计发放超1.25万亿元。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形势,平安银行充分发挥强大的金融科技能力,帮助客户足不出户实现抵押经营贷款的无缝衔接式续贷,解决燃眉之急。
今年,上海发生疫情后,有一家建筑设计公司,老板胡先生去年在平安银行有一笔500万元的抵押贷款“宅抵贷”,4月8日到期。但是公司受疫情影响,资金回笼节奏被打乱,并且胡先生所在小区封闭管理,无法出门。平安银行通过线上评估房产价值、远程调查,帮助客户做了无还本续贷。数据显示,4月1日至5月25日期间,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实现无还本续贷发放近7亿元。截至4月末,上海分行已累计审批通过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526户,合计延期还本付息金额近23亿元。
信用贷款方面,平安银行同样也做了全方位的服务升级,迅速将“新微贷”业务的部分线下流程线上化,即使客户隔离在家也能保证融资服务不中断,切实解决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资金问题。
公司及时让利小微企业,自从2021年9月30日四部委《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的通知》执行之日起,至2022年6月末,平安银行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支付结算手续费累计降费9393.68万元,自主降费项目的实际累计降费2874.9万元,累计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69.2万户。
平安银行有哪些新的举措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胡跃飞:近年来,平安银行一直视小微金融业务为重中之重,围绕“全时空·全方位·全产品——更懂您的小微综合解决方案”这一理念,用科技的力量提供涵盖线上、线下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为稳定小微企业市场主体、推动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贡献力量。
平安银行一方面以普惠于民的理念助力发展、服务民生,推动“真普惠、真小微、真信用”落地,让更多小微普惠主体真正获利;另一方面,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手段赋能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打造“全时空、全方位、全产品”的平安模式,切实提升普惠服务质效。
平安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普惠小微贷款客户数量、新发放信用类普惠小微贷款占比等关键指标,皆长期在股份制银行中处于领先水平,持续让利于实体经济,帮助小微企业造血、活血。
平安银行“真普惠、真小微、真信用”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胡跃飞:“真普惠、真小微、真信用”不是一句空洞的理念口号,而是落实“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具体行动准则。
平安银行小微客群数量大,户均余额小,信用类普惠小微贷款占比高。截至今年6月末,平安银行“两增两控”全面达成,其中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户数达96万户,居对标股份制银行第二。且普惠小微贷款户均金额仅为40万元左右,其中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的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占绝对主体,贷款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客户占比超过80%,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客户占比近90%。此外,截至今年6月末,平安银行信用类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1069.85亿元,本年信用贷款发放占比35.9%,处于较高水平。
平安银行服务的小微客群资信相对较弱。以新一贷产品为例,其小微客群具有非常显著的长尾特征——户均借款金额仅为20万元左右。这类群体大多是商业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客群,很多客户都在多家银行查询过征信,但最终在平安银行获得了小微贷款,因此平安银行是实实在在解决了小微客户“融资难”问题。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全新的起点上,平安银行将继续贯彻国家战略和监管要求,加强科技运用、创新业务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成本低、体验优的金融产品,通过精准滴灌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创新数字风控助小微金融提质增效
平安在推动普惠金融下沉到小微企业、新市民群体的过程中,如何把控金融风险?
胡跃飞:银行与企业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助企就是助己。在加大普惠金融投放力度的同时,银行如何把控好自身的资产质量风险?这是摆在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前的一道时代考题。
平安银行通过升级贷款全流程的风控体系,把政策落实,真正做到严控增量风险的同时,服务更广大的小微客户。平安银行主要是利用数字驱动对贷前、贷后、风险化解等各方面进行流程改造,让风险控制站上新的数字台阶。
在贷前方面,平安银行运用“AI+大数据+人”的创新风控体系,对传统线下人工模式进行升级补充,极大提升贷前风险识别能力。例如,调查环节依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风险评级模型,将海量数据进行整理、聚合及深度加工,在客户经营能力、资产实力、履约水平等方面快速描绘动态客户画像,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并确保上报审批资料真实有效。
在贷后方面,平安银行一方面通过整合行内外风险数据和开发数据模型建立了风险监测预警模型并持续迭代优化,不断提升风险预警精准性;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贷后管理流程,通过建立集中化、线上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贷后管理模式,持续提升贷后管理效率,减轻人工贷后管理工作量。
在风险化解方面,平安银行区分客户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采取差异化的措施,对于对临时性经营困难的客户,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重组、延期还本付息方式进行纾困帮扶;对于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恶化的客户,平安银行和特管事业部等专业机构合作,采取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实现快速清收。
平安银行通过“星云物联网平台”海量和多维数据,构建全流程反欺诈和风控模型,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从而将信贷服务扩展至以前不敢经营、不会经营的产业链上下游毛细血管末端,创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截至2021年末,“星云物联网平台”已累计接入设备数量超过1100万,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超过1600亿元。
对于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乡村振兴,平安银行是否有新的战略安排?
胡跃飞:平安服务乡村振兴,就是要把产业带动起来,以点带面,做深做透。带动产业,平安有全球领先的综合金融优势,从贷款到投资到承销发行,从银行到保险证券,金融的和非金融的服务,这些优势打通,促产业的综合效应就会达到最大。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平安银行一直紧跟国家战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目前,平安银行正在持续探索乡村振兴金融“421”的路子,通过“融资、融智、品牌、科技”四个方面赋能,推动综合金融与三农场景两者深度融合,打造一个政府指导下,集农业龙头企业、银行、保险、农研院所于一体的产业振兴共建平台,实现“思想升级、产业带动、品牌打造、消费升级、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矩阵模式。
一是持续推进金融下乡,加大涉农普惠贷款支持力度,帮扶中小微企业发展。2月28日,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中国平安启动保险、金融、医疗健康"三下乡"项目,首站落地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这是继2018年启动面向"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实施三村工程以来,中国平安助力乡村振兴的再升级和新举措。作为金融下乡工作实施主体,平安银行持续探索、研发涉农普惠贷款产品,支持涉农企业发展。7月21日,平安银行在遵义推出“新微贷-仁怀酱酒项目”,针对遵义仁怀酱酒场景生态圈小微企业客群定制特色方案,项目总额度为2亿元,首批放款已于8月初落地。在海南,平安银行也推出水产养殖定制化项目差异化授信政策,突破了传统授信产品框架,截至8月已为当地养殖户授信1000万元,有力促进当地海水养殖产业发展。此外,平安银行于去年9月份发布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第一张乡村振兴借记卡,截至今年8月份,已办卡超9.4万张。
二是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重视“县域”发展,明确将县域经济纳入乡村振兴范畴,强调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对金融机构支持县域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平安银行坚决落实国家政策,全力做好涉农贷款要围绕农产品与县域主体做好投放,确定了遵义怀仁县等8个重点帮扶县域,以县域支行为桥头堡,率先在8个县域探索开发匹配乡村振兴多个应用场景的金融产品。
三是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21年10月18日,平安银行推出智慧乡村数字化服务平台——数字村小程序。针对农业产业链上的供给与需求,小程序围绕涉农生产资料、农产品、金融三个维度提供交易撮合平台,聚焦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文明、人才培养、金融服务等方面议题,实现供需端资源要素的最优整合与全域流动。
今年,平安银行探索推进数字乡村地方定制版工作,为地方政府提供定制化数字服务。目前,平安银行乡村振兴金融办、战略发展部卫星团队与黑龙江穆棱市政府达成合作共识,共同推进穆棱数字乡村方案的各项落地工作,涉及金融合作、智慧农业、招商、传播推广等多个方面内容。
四是发挥平安银行科技优势,迭代升级“星云物联计划”,持续推进智慧农业建设。依托2019年启动的“星云物联计划”,平安银行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实现“天上卫星,手上数字村,田间地头物联网”,助力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从2021年9月份起,平安银行在广东河源建设“三村工程紫金蝉茶产业融合示范基地”,为茶园装上了“平安卫星”接收设备,全天候监测茶园土壤、水分和空气质量。装上卫星设备后,茶园老板温伟兵可以根据设备采集的各项数据,远程指挥工人根据需要施肥、浇水,促进茶树生长。在智慧农业设备的助力下,茶园今年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三倍以上,促进茶农增产增收。同时,温伟兵根据数据变化研究茶叶的口感差异,找到两者之间的规律,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
未来,智慧农业设备实时采集的数据和智能分析结果,将成为银行审批信贷和智能贷后的依据,提升相关企业授信额度,保障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平安助力乡村振兴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反复实践、不断推进、形成产业链。只有变“输血”为“造血”,才能真正形成一套产业,打造出多方共赢、长期可持续的局面。
在绿色金融领域,平安银行有哪些布局?
胡跃飞:平安银行与国家同向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坚持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将绿色金融作为一项产业长期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是平安的文化特质。平安在绿色金融方面始终坚持兼顾创新与稳健的长期发展理念。2022年6月末,平安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余额1520.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73%;平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985.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6%。过去一年,在绿色金融方面,平安银行主要在以下几个方向发力:
一是创新组织机构设置,设立总行绿色金融办公室,成立总行一级部门绿色金融事业部,建立绿色金融服务体系。2021年,平安银行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层面,明确了绿色金融的战略规划,在总行成立了由行长挂帅的绿色金融办公室,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一级部门。
二是提供绿色金融资源支持和考核激励。包括提供FTP补贴、绿色信贷战略额度、人民币非房地产公司贷款激励方案等资源支持,落实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并积极向客户宣导碳减排优惠政策。
三是开展“七步成诗∙点绿成金”、“三张地图”进分行等活动。2021年9月启动“七步成诗∙点绿成金”活动,发布绿色信贷认定操作指引,帮助分行“上轨道”,为分行提供全方位绿色金融业务支持。2022年5月启动“三张地图”进分行活动,帮助分行梳理光伏、风电、稀土产业链客群,明确客户地图、产品地图、作战地图,提升重点客户钱包份额。
四是优化风险政策,开展前置审批,支持绿色授信。在健全绿色金融长效机制的基础上,聚焦绿色产业细分赛道通过研究碳中和路径,持续优化行业风险政策,以“节能降碳”环保政策为导向,针对行业中符合绿色金融标准的客群制定差异化准入标准;对分行绿色金融业务、绿色金融创新产品等进行审批前置,审批人员提前介入给予指导建议。
五是创新产品业务模式,打造绿色金融生态。充分发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优势,依托投行思维驱动,抓住新能源高速发展中对资本金和债的需求,利用集团险资投股、银行投债,积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绿色产业重大项目。
六是开展全行范围培训活动。线上直播绿色金融专题培训,覆盖全行员工超2万人次。
总之,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用金融活水浇灌绿色发展,为全面支持居民碳减排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绿色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