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校抢回一门手艺”,长沙这些课程有情怀
11月1日,长沙市砂子塘东澜湾小学的学生在制作香囊。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
新华社长沙电(记者谢樱、陈振海)扎染、活字印刷、皮影戏、剪纸、中医药……这些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非遗项目,如今已成为长沙多所学校的社团活动课。通过现代师生的智慧传承与改良,非遗项目“扎根”校园,焕发出勃勃生机。
每周一下午4点的铃声一响,长沙市砂子塘东澜湾小学2000余名学生便进入了他们的非遗课堂。
“现在正值霜降节气,古谚语云‘霜降前后始降霜,有的地方播麦忙’‘芒种黄豆夏至秧,想种好麦迎霜降’,说的就是霜降前后是种麦子的黄金时期。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小剪刀来剪麦子吧。”来自湖南雨花非遗馆的老师在台上讲解,一年级学生李乐琪用笔勾勒出麦穗的形状,小心地剪下来,粘贴到纸上,最后再用彩笔画出蓝天白云、劳作的农民,一幅充满童趣的“霜降种麦”便诞生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瑰宝。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湖南雨花非遗馆联合多所中小学校开展“一个学校抢回一门手艺”项目,采用“1项非遗技艺和非遗传承人培养一批高校非遗讲师,普及一所校园学生”的教学方式,推动一所学校传承一门非遗手艺。
“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匠的祖师爷是谁?是谁发明了锯子?……”在长沙市砂子塘魅力之城小学“木构传承非遗工坊”里,一连串的问题被抛出后,老师通过有趣的故事一一解答、启发。然后,孩子们自己动手当“小鲁班”,学习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以往开展的‘非遗进校园’多为一次性、小范围的体验观摩课程,这样的非遗学习不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了真正让孩子耳濡目染乃至传承非遗魅力,我们以必修课的形式让非遗‘扎根’校园。”湖南雨花非遗馆副馆长刘俊熠介绍,比如剪纸,非遗大师和教研团队密切合作,研发了180课时的课程,在提升孩子剪纸技艺的同时,也充分融入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等,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和传承创新。
据介绍,此活动今年已在长沙市8所学校200余班开展,覆盖学生8000余名,利用下午课后服务时间,每周一日在全校开展非遗特色课程教学。
“今年重阳节,孩子们把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送给老人表达关怀。”长沙市砂子塘东澜湾小学校长刘湘纯说,“有了一批批热爱非遗的孩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薪火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