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占全国三成多,让“中国碗”装更多“新疆粮”
解码新疆粮食增产量何以在全国“力拔头筹”
据统计部门发布数据,继2022年粮食增量全国第一后,2023年新疆粮食再获大丰收,种植面积较2022年增加586.3万亩,占全国粮食面积增量的61.4%,产量较2022年增加305.7万吨,增量占全国的34.4%,居全国第一。新疆粮食总产首次突破2000万吨大关,成为可调出粮食量最大的产销平衡省区。
在全国各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全面提升粮食产能背景下,新疆何以一骑绝尘“拔得头筹”?在粮价一直保持稳定情况下,新疆何以粮食种植面积增长、种粮积极性高涨?记者调研了解到,新疆在贡献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方面着力,在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方面着力,在依靠科技进步“藏粮于技”方面着力,在精准补贴确保种粮农民有钱挣方面着力,实现了“中国碗”里装上了更多“新疆粮”。
新疆粮食大丰收蕴藏着政治、资源、科技、政策四方面密码。
政治站位:让“中国碗”装更多“新疆粮”,为粮食安全做贡献
探寻新疆粮食大丰收的原因,各级干部群众认为,首要一条是新疆认真扛起了保障粮食安全供给的政治责任,真心实意狠抓粮食生产,真金白银提升产能水平,真抓实干推动工作落实,千方百计想为国家粮食安全多做贡献。
在2023年初的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明确,要围绕把新疆打造成为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这一战略定位,推动新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由“区内平衡、略有结余”向“区内结余、供给国家”转变,全方位提升粮食产能。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成立由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领导小组,将自治区党委有关部门和新疆建设兵团纳入成员单位,明确职责任务。
逐级压实地方责任。完善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导联负责工作机制,逐级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形成五级党政抓生产的良好工作格局。
切实强化资金保障。自治区财政统筹安排资金100亿元,重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灌溉和新增耕地开发。
明确具体生产指标。组织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就“地在哪”“种什么”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经综合论证,明确全年生产目标任务和增产目标。
“在种植结构调整中,新疆当然知道一些作物的现实经济效益更高,但从政治站位的要求考虑,从服务贡献‘国之大者’考虑,新疆还是旗帜鲜明、坚定有力地抓粮食生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晶说。
科技赋能:提高单产见效益
“2023年我的亩产突破了898公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奇台农场种粮大户闫军说,自己种植了“新冬52号”小麦品种,也拿下了“冠军田”的称号。
闫军的喜悦是新疆藏粮于技、藏粮于田的缩影。新疆强化科学技术引领,从良种、良田、良技等方面综合着力,实施“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行动,全面提高粮食种植技术和单产水平。
小田变大田,节水助丰收。秋收时节,新疆塔城地区碧空如洗,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喜悦,种植户杨宏耀正忙着收割交售玉米。“2023年亩产1400公斤左右,每亩地毛收入接近2500元。”杨宏耀说,在高标准农田上种植玉米,更有利于标准化管理和产量提升。2023年塔城地区塔城市10.39万亩集中连片玉米田籽粒实收平均亩产1117.4公斤,成为全国首个10万亩集中连片玉米机械收获“吨良田”。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种植,新疆各地不仅实现“小田变大田”,有效拓展了土地耕种面积,也为推广高效节水等先进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奠定了基础。据统计,2023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新疆粮食增产超过20万吨。
科技助力种子“芯片”。“新疆不仅是粮食作物的优质产区之一,也是我国农作物育制种的‘天堂’。”新疆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新疆粮食作物具有粒大饱满,商品性好,营养品质、加工品质高的优势,目前新疆已成为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等作物的重要制种基地,制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各类高产良种也在天山南北的广阔良田里持续推广种植。
耕种管收全提质增效。由于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程度较高,新疆天然具有推广先进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目前新疆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8%,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水肥一体化覆盖率超过耕地面积的60%。
“在作物最需要水肥的时候进行精准施肥,作物产量还会有明显提升。”李晶告诉记者,通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方法,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玉米亩均产量提升超过200公斤,南疆地区小麦单产亦有显著提升。“因为光热资源优势突出,在应用一系列高水平种植技术后,部分地区农作物仍有大幅增产的空间。”李晶说。
“水用得有多好,粮食增产水平就有多高”,水资源的保障成为增产关键。新疆创新开展水资源的弹性配置,优化用水结构,挖掘供蓄潜力,增强调水能力,提升利用效率,使耕地喝饱,庄稼不渴。2022年新增农业灌溉供水49.5亿立方米,2023年又新增10.6亿立方米,新增耕种面积分别达300余万亩和50余万亩。加大干播湿出、膜下滴灌等田间农艺节水技术推广,缓解了春季播种用水紧张局面。
政策激励:激发种粮积极性
“2023年亩产在700公斤左右,加上补贴资金,收入还能有一个提升。”新疆呼图壁县小麦种植户李金暖告诉记者,得益于粮食直补政策支持,这些年他的小麦种植面积基本趋于稳定,“不仅有灌溉用水的支持,最主要的是收入稳定,风险比较低。”
近年来,新疆聚焦粮油产业集群建设,不断健全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千方百计确保种粮农民能获利、多得利。2023年,新疆共计发放粮食补贴资金32.9亿元,全部用于补贴小麦生产,冬春小麦补贴额度达到230元/亩,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小麦种植收益。
统筹补贴资金增收益。小麦是新疆粮食安全的基本盘。为保障小麦种植收益,统筹地力保护补贴和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补贴小麦种植,将每亩小麦种植补贴额度提高到230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优先保障粮食生产机械补贴,涵盖粮食种种子加工、播种、田管、收获、烘干等生产全过程。
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落实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和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资金2.4亿元,重点向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倾斜。划拨财政资金10亿元支持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强化新疆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装备支撑。
加大激励奖励力度。落实国家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向43个国家级产粮大县发放中央财政奖励资金9.1亿元。安排100亿元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财政支持达1740元。
资源禀赋:发挥优势,打造优势
指着晒场上堆积如山的稻谷,阿克苏市柳源片区管委会白珍珠农场承包户易正桂喜不自禁:每亩除了地租挣三四百元没有问题。
易正桂是来自重庆的土地承包户。在灌溉水保障后,他2023年向管委会租种了休耕多年的4000亩稻田,实地测算每亩产量达500多公斤,刨去每亩600元的种植成本和600元的租地成本,也还有颇为可观的收益。
“同样是种粮食,同样一亩收益三四百元,如果只给我种三五亩乃至给我种三五十亩,对我吸引力都不大。关键是新疆粮食种植的规模效益。”易正桂说。
土地辽阔、有规模效益只是新疆粮食种植的一方面优势。记者调研了解到,新疆生产和增产有不少优势和竞争力。新疆现有耕地面积1.06亿亩,耕地资源人均超过4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且96%以上是水浇地,适宜规模化、先进生产技术和大型农机装备推广应用。
位处伊犁河谷的伊犁州昭苏县2023年又是一个粮食丰收年,其中其他地方种植积极性相对较低的小麦在这里种植面积达40多万亩,单产、总产和种植效益都很高。县委书记侯陶说:“这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就特别适合种植小麦,农民种植小麦就能挣到钱,不存在难以组织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粮油产业已经成为新疆重点打造的八大产业集群这一。新疆已筹划到2025年新疆粮食要在现在产能基础上再有增加,为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作出贡献。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自良 苟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