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淑斌团队位于昆明晋宁清水河村的育种基地(4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
云南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四季花开不断。近年来,云南不断加强花卉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采用遗传育种、航天育种等方式大力开展花卉新品种繁育工作,助力花卉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遗传育种是花卉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方式。在昆明晋宁清水河村有一个专门研究中国月季遗传育种的科研团队,团队负责人是月季遗传育种专家李淑斌博士。近年来,李淑斌带领他的团队在月季种质资源保护、重要性状基因定位、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研究进展。
“中国古老月季、野生蔷薇的基因正是培育月季新品种的突破口。”李淑斌说。如今,团队已收集国内外月季种质资源2000余份,保存育种材料10万份,其中包括60个珍贵的中国古老月季品种。据了解,通过大量现代月季和珍贵的古老种反复杂交的方法,李淑斌团队每年收获超过20万粒月季杂交种子,具备了每年优选3至5个优异月季新品种的能力。“我们团队已经研发出10个月季新品种,其中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晋宁翠花’等已经销往全国各地。”李淑斌说。
除了遗传育种外,近年来,航天育种成为云南花卉研究人员积极探索的新方式。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种子在太空环境的影响下,基因排列或基因结构有可能会发生突变。目前,在云南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曾经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的月季种子已经被播下。
研究中心的技术人员田连通表示:“航天育种是我们研究中心对花卉新品种研发迈出的新步伐,对培育优良新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新品花卉研发有着巨大意义。”此前,通过不同育种方式,云南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已选育出300余个花卉品种,其中50余个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受到市场欢迎。”
种子被视作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驱动花卉产业发展的源泉。截至2022年底,云南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及在省内登记注册的自主培育花卉新品种达950余个,数量居全国第一。每一朵怒放的鲜花背后都蕴藏着 “芯”科技, 有“芯”的云南花卉绽放得更绚丽。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