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0月7日在黄河河南洛阳段拍摄的游晓晓(右)与父亲游敏。
在中国四大名砚中,端砚、歙砚、洮砚都是用石头制成,唯独澄泥砚用泥烧制而成。
黄河澄泥砚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主要原材料采集于黄河泥土,经过选泥、炼泥、设计、制坯、雕刻、焙烧等近60多道工序,成就一方砚台。2007年,黄河澄泥砚入选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的游晓晓从小陪父亲制砚,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正式跟随父亲学习澄泥砚的制作技艺。设计砚台样式时,父女俩一起调查、研究,墙上、桌子上铺满了各种资料,图纸总是改了一版又一版;澄泥、揉泥过程中,游晓晓常常忙得满头大汗、灰头土脸。
澄泥砚从入窑烧制到出窑整个周期长达20多天,成品率仅60%。最终烧制而成的颜色和花纹各不相同,可谓是“千窑千变,无一雷同”。“就像开盲盒一样”,游晓晓说,这是黄河的作品。
“黄河的泥沉淀了中华民族的印记和文化”,游晓晓认为,由黄河泥制作而成的澄泥砚细腻与粗犷并存,是“传播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
黄河岸边长大的游晓晓如今已经成为黄河澄泥砚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游家制作澄泥砚的第六代传承人。她表示,未来将发挥青年人的优势,在传承中创新,让古老的澄泥砚技艺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唤醒千年之美,坚定文化自信。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