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走进“泥石流天然博物馆”-新华网
新华网 > 图片 > 正文
2024 05/14 15:47:58
来源:新华网

走进“泥石流天然博物馆”

字体:

  东川站站长、研究员宋东日介绍在2007年被泥石流冲刷倾倒的1号观测楼(5月7日摄)。

  泥石流被称为“泥龙”,云南东川发育有100多条不同类型的泥石流沟,其中蒋家沟所在的小江地区被称为“泥石流天然博物馆”。云南东川泥石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简称“东川站”)自1961年设站以来,几代科研工作者接力观测、研究“泥龙”,创立了“稳、拦、排”相结合的泥石流综合减灾“东川模式”,奠定了我国的泥石流学科基础。

  近日,世界最大的山地灾害实验平台“山地灾害大尺度动力学模拟实验平台”在东川站投入使用。这项科学装置的建成,将揭示泥石流爆发的自然规律,减少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探寻防控的工程问题,提升我国在国际山地灾害研究领域的水平。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2345678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刘笑冬】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