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兴义:“消失”的山峰-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5/21 14:58:44
来源:新华网

贵州兴义:“消失”的山峰

字体:

  这是位于卢家营附近“消失”的山峰(无人机照片,5月16日摄)。

  在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拢岸村附近有一处名为卢家营的村寨。据了解,在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村寨旁的一座山头自然崩塌后形成一大块平面,村民们利用该平面在山顶修建防御设施抵御贼寇。如今,防御设施仅剩下部分防御营墙,留下的山头平整如刀切,宛若“消失”的山峰,令人称奇。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pagebreak

  这是位于卢家营附近“消失”的山峰(无人机照片,5月16日摄)。

  在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拢岸村附近有一处名为卢家营的村寨。据了解,在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村寨旁的一座山头自然崩塌后形成一大块平面,村民们利用该平面在山顶修建防御设施抵御贼寇。如今,防御设施仅剩下部分防御营墙,留下的山头平整如刀切,宛若“消失”的山峰,令人称奇。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pagebreak

  这是位于卢家营附近“消失”的山峰(无人机照片,5月16日摄)。

  在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拢岸村附近有一处名为卢家营的村寨。据了解,在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村寨旁的一座山头自然崩塌后形成一大块平面,村民们利用该平面在山顶修建防御设施抵御贼寇。如今,防御设施仅剩下部分防御营墙,留下的山头平整如刀切,宛若“消失”的山峰,令人称奇。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pagebreak

  这是位于卢家营附近“消失”的山峰(无人机照片,5月16日摄)。

  在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拢岸村附近有一处名为卢家营的村寨。据了解,在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村寨旁的一座山头自然崩塌后形成一大块平面,村民们利用该平面在山顶修建防御设施抵御贼寇。如今,防御设施仅剩下部分防御营墙,留下的山头平整如刀切,宛若“消失”的山峰,令人称奇。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pagebreak

  这是位于卢家营附近“消失”的山峰(无人机照片,5月16日摄)。

  在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拢岸村附近有一处名为卢家营的村寨。据了解,在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村寨旁的一座山头自然崩塌后形成一大块平面,村民们利用该平面在山顶修建防御设施抵御贼寇。如今,防御设施仅剩下部分防御营墙,留下的山头平整如刀切,宛若“消失”的山峰,令人称奇。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pagebreak

  这是位于卢家营附近“消失”的山峰,山顶还留有防御营墙(无人机照片,5月16日摄)。

  在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拢岸村附近有一处名为卢家营的村寨。据了解,在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村寨旁的一座山头自然崩塌后形成一大块平面,村民们利用该平面在山顶修建防御设施抵御贼寇。如今,防御设施仅剩下部分防御营墙,留下的山头平整如刀切,宛若“消失”的山峰,令人称奇。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pagebreak

  这是位于卢家营附近“消失”的山峰,山顶还留有防御营墙(无人机照片,5月16日摄)。

  在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拢岸村附近有一处名为卢家营的村寨。据了解,在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村寨旁的一座山头自然崩塌后形成一大块平面,村民们利用该平面在山顶修建防御设施抵御贼寇。如今,防御设施仅剩下部分防御营墙,留下的山头平整如刀切,宛若“消失”的山峰,令人称奇。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pagebreak

  这是位于卢家营附近“消失”的山峰(无人机照片,5月16日摄)。

  在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拢岸村附近有一处名为卢家营的村寨。据了解,在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村寨旁的一座山头自然崩塌后形成一大块平面,村民们利用该平面在山顶修建防御设施抵御贼寇。如今,防御设施仅剩下部分防御营墙,留下的山头平整如刀切,宛若“消失”的山峰,令人称奇。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pagebreak

  这是位于卢家营附近“消失”的山峰(无人机照片,5月16日摄)。

  在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拢岸村附近有一处名为卢家营的村寨。据了解,在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村寨旁的一座山头自然崩塌后形成一大块平面,村民们利用该平面在山顶修建防御设施抵御贼寇。如今,防御设施仅剩下部分防御营墙,留下的山头平整如刀切,宛若“消失”的山峰,令人称奇。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pagebreak

  当地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卢家营附近航拍(5月16日摄)。

  在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拢岸村附近有一处名为卢家营的村寨。据了解,在清代咸丰至同治年间,村寨旁的一座山头自然崩塌后形成一大块平面,村民们利用该平面在山顶修建防御设施抵御贼寇。如今,防御设施仅剩下部分防御营墙,留下的山头平整如刀切,宛若“消失”的山峰,令人称奇。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纠错】 【责任编辑:周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