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辽宁:聚焦“双碳”目标 发展清洁能源-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6/15 20:48:45
来源:新华网

新华全媒+·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辽宁:聚焦“双碳”目标 发展清洁能源

字体:

  6月15日在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拍摄的10KW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拥有国际、国内技术专利300余项,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工商业微网等领域。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6月15日在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拍摄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拥有国际、国内技术专利300余项,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工商业微网等领域。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6月15日在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拍摄的62.5kW全钒液流电池电堆样品。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拥有国际、国内技术专利300余项,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工商业微网等领域。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章磊 摄pagebreak

  6月15日在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拍摄的多钒酸铵等样品。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拥有国际、国内技术专利300余项,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工商业微网等领域。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章磊 摄pagebreak

  6月15日,工作人员在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介绍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拥有国际、国内技术专利300余项,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工商业微网等领域。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樊雨晴 摄pagebreak

  这是采用了大连融科储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国家示范项目(2020年12月11日摄)。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发pagebreak

  6月14日在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拍摄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样品。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瞄准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制造、销售,提供燃料电池车辆运营以及优质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樊雨晴 摄pagebreak

  6月14日在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拍摄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样品。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瞄准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制造、销售,提供燃料电池车辆运营以及优质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章磊 摄pagebreak

  6月14日在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拍摄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样品。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瞄准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制造、销售,提供燃料电池车辆运营以及优质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6月14日在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拍摄的燃料电池客车。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瞄准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制造、销售,提供燃料电池车辆运营以及优质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6月14日在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拍摄的使用氢气和甲醇的双燃料电池船。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瞄准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制造、销售,提供燃料电池车辆运营以及优质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6月14日在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拍摄的使用燃料电池的客车、重型牵引车和货车。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瞄准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制造、销售,提供燃料电池车辆运营以及优质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pagebreak

  6月14日,在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拍摄的氢燃料电池客车。目前,该车型作为2024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服务用车,已量产下线,上牌后交付运营。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瞄准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制造、销售,提供燃料电池车辆运营以及优质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樊雨晴 摄pagebreak

  6月13日,工作人员在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检测零件。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深耕飞轮储能领域,以磁悬浮飞轮技术成为一家“独角兽”企业,其产品最高转速可达41000转/分钟。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李旭伦 摄pagebreak

  6月13日,工作人员在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检测转子。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深耕飞轮储能领域,以磁悬浮飞轮技术成为一家“独角兽”企业,其产品最高转速可达41000转/分钟。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李旭伦 摄pagebreak

  6月13日,工作人员在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进行测试工作。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深耕飞轮储能领域,以磁悬浮飞轮技术成为一家“独角兽”企业,其产品最高转速可达41000转/分钟。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李旭伦 摄pagebreak

  6月13日,工作人员在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打磨转子。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深耕飞轮储能领域,以磁悬浮飞轮技术成为一家“独角兽”企业,其产品最高转速可达41000转/分钟。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李旭伦 摄pagebreak

  6月13日,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进行组装工作。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深耕飞轮储能领域,以磁悬浮飞轮技术成为一家“独角兽”企业,其产品最高转速可达41000转/分钟。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pagebreak

  6月13日,工人在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作。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深耕飞轮储能领域,以磁悬浮飞轮技术成为一家“独角兽”企业,其产品最高转速可达41000转/分钟。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pagebreak

  6月13日,工人在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作。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深耕飞轮储能领域,以磁悬浮飞轮技术成为一家“独角兽”企业,其产品最高转速可达41000转/分钟。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pagebreak

  6月13日,工人在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作。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深耕飞轮储能领域,以磁悬浮飞轮技术成为一家“独角兽”企业,其产品最高转速可达41000转/分钟。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pagebreak

  6月13日,工人在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作。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深耕飞轮储能领域,以磁悬浮飞轮技术成为一家“独角兽”企业,其产品最高转速可达41000转/分钟。

  近年来,辽宁锚定“双碳”战略目标,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围绕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