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6/15 19:49:28
来源:新华网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字体:

  高考结束

  6月9日,在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第一中学考点,考生在考试结束后走出考场。

  当日,全国部分地区高考结束。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pagebreak

  世界遗产在中国:乐山大佛

  晨曦中的乐山大佛(6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

  乐山大佛景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中心城区东南面,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乐山大佛通高71米、历时90年建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pagebreak

  保护老街古韵 留住城市记忆

  拼版照片:上图为2008年,6岁的陈萍抱着宠物狗“波斯”站在湖州小西街的家门口(肖二摄);下图为2024年4月21日,22岁的陈萍抱着现在的宠物狗“球球”在改成素食店的湖州小西街老家门口留影(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我国遍布着1200余片历史文化街区,风格各异、仪态万千。历经岁月雕琢的寻常巷陌、古建民居几经保护性修缮,如今重现芳华。新业态滋养下,老街上古典韵味与时尚创意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共生。

  新华社发pagebreak

  张桂梅校长连续14年送考

  6月7日,张桂梅组织走出考场的学生准备返回学校。

  当日是2024年高考第一天,云南丽江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又是一大早提前来到教学楼,拿着“小喇叭”一遍一遍叮嘱将要奔赴考场的高三学生带好考试用品,并组织低年级学生为参加高考的同学们加油鼓劲。自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学生2011年首次参加高考以来,张桂梅校长已连续送考14年。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pagebreak

  江苏盱眙举办万人龙虾宴

  6月13日,一对双胞胎小朋友在第24届盱眙龙虾节万人龙虾宴上品尝美食。

  6月13日至15日,第24届盱眙龙虾节万人龙虾宴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举行。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pagebreak

  广州CBD里的龙舟文化传承

  6月10日,四里八乡的龙舟汇聚在猎德涌参加“龙船景”(无人机照片)。

  猎德村是位于广州珠江新城CBD中心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每年端午期间,猎德村民都会遵照岭南龙舟文化习俗,在祠堂和河涌,用各种充满仪式感的“龙船景”展示对端午文化的传承。

  城市的高速发展带动猎德村经历了从岭南水乡到新型社区的巨变。摩天大楼间、大榕树荫下,一代代猎德村民坚守的“龙船景”在现代与传统之间交汇相融。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pagebreak

  浩瀚云海映长城

  这是6月8日拍摄的金山岭长城云海景观(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周万平摄)pagebreak

  西藏那曲:大地上的“天空之树”

  这是6月10日在西藏那曲市拍摄的“天空之树”景观(无人机照片)。

  在西藏那曲市,317国道的2442里程碑附近有一处被称作“天空之树”的景观。由于此处地势条件特殊,流水冲刷大地,进而形成从空中俯瞰如大树一般的痕迹。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pagebreak

  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6月14日,动车停靠在南京动车段南京南动车运用所(无人机照片)。

  6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铁路客货运输能力、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新华社发(方东旭 摄)pagebreak

  山东:机收小麦 减损增产

  6月11日,收割机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陈家小庄村麦田里进行机收作业(无人机照片)。

  “三夏”时节,山东省6000多万亩小麦陆续集中收获,150万台套农业机械奋战田间地头。各地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强化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共促,努力把各环节的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pagebreak

  福建三溪村:独特的夜赛龙舟民俗

  6月9日,福州市长乐区三溪村,龙舟在南溪中穿村而过(无人机照片)。

  当日,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三溪村举行夜赛龙舟民俗活动。三溪村独特的夜赛龙舟民俗已沿袭600多年,成为远近闻名的端午文化盛会。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pagebreak

  当粽子“遇上”酸奶和蜜果:新疆酸奶粽子

  6月5日在新疆和田市一家冷饮店拍摄的酸奶粽子。

  端午粽飘香。在新疆和田,特色小吃——酸奶粽子也进入销售旺季。把糯米粽压扁后,淋上特制的酸奶、糖稀和果酱,就可制成一份酸甜可口的酸奶粽子。这道融合了粽子、酸奶、蜜果等多种食材的甜点,在新疆常年流行,不仅是当地人的日常美食,也成为游客体验地域美食文化的热门选项。

  小小的酸奶粽子为生活增添了甜度,也为不少农户拓宽了增收渠道。随着生产、保鲜、物流等技术的不断提升,更多人投入到酸奶粽子的生意中,这项新疆名小吃也逐步走向全国,成为更多人选择的新“食”尚。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pagebreak

  西藏:黑颈鹤家族又添新宝宝

  6月9日,一对黑颈鹤带着雏鸟在西藏那曲市申扎县一处湿地栖息、觅食。

  在西藏那曲市申扎县海拔约4700米的湿地里,一对对黑颈鹤夫妇正在孕育下一代。破壳不久的小黑颈鹤,长着金黄色的绒毛,它们紧紧跟在父母身边,学着觅食。

  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海拔2500米至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地带。

  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pagebreak

 南京:工业旅游引客来

  游客在南京市雨花台区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钢铁体验馆内参观游览(6月12日摄)。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发挥传统工业和现代旅游业优势,不断加大整合开发工业旅游资源力度,持续强化培育工业旅游示范企业,“工业+旅游”日渐走红。在南京市雨花台区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钢铁博物馆群游览区”“钢铁文化长廊”“钢铁工艺流程游览区”先后建成,传播钢铁文化和工业精神,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纠错】 【责任编辑:刘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