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黄大树行走在浙江临海台州府城墙上。
今年76岁的黄大树精神矍铄,双手布满老茧,衣服上总是沾着尘土和木屑,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有些晦涩难懂,谈起古建筑,他便滔滔不绝,略显沧桑的脸上泛起光彩。
黄大树出生在浙江临海市汇溪镇的一个普通农户家中,初中毕业后跟着村里师傅垒锅灶、砌房墙。197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与到宁波天童寺的修复中,负责修葺围墙,当时他对古建修复一窍不通,便利用午休和夜晚的时间偷偷学习老匠人的砌筑技术,渐渐对古建筑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刻苦钻研和不断实践,这位半路出家、曾经“一问三不知”的泥瓦匠,逐渐成长为一名古建修复师。
榫卯作笔,砖泥为料,从宁波天童寺到湖州飞英塔,从家乡的台州府城墙到尼泊尔中华寺……深耕古建修复近五十年,黄大树的脚步遍布国内外。截至目前,他已参与修复了超过500处古建筑,其中200多处为国家级、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黄大树参与到家乡党委办的“古建技艺学堂”“古建共富工坊”建设工作中,在临海市海商职业技术学校成立黄大树古建工作室等。汇溪镇越来越多村民参与到古建修复工程中,目前,全镇共有古建工匠3000余名。
新华社记者 徐嘉懿 摄pagebreak
11月22日在浙江临海拍摄的黄大树参与修复的台州府城墙(无人机全景照片)。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pagebreak
11月22日,黄大树走在浙江临海汇溪镇浚头村的古建工匠宣传廊前。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pagebreak
11月22日在浙江临海汇溪镇拍摄的“古建共富工坊”。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pagebreak
11月22日,黄大树(右)在浙江临海汇溪镇“古建共富工坊”指导当地工匠。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pagebreak
11月22日,在“古建共富工坊”,木工师傅在给木材划线。
新华社记者 徐嘉懿 摄pagebreak
11月22日,在“古建共富工坊”,木工师傅在制作昂头。
新华社记者 徐嘉懿 摄pagebreak
11月22日,在临海市海商职业技术学校,黄大树(中)为学生进行凉亭拼装演示。
新华社记者 徐嘉懿 摄pagebreak
11月22日,在临海市海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资深工匠的指导下学习制作鲁班锁。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pagebreak
11月22日,在临海市海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制作传统古建构件。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pagebreak
11月22日,在临海市海商职业技术学校,黄大树指导学生认识凉亭的结构。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pagebreak
11月22日,黄大树(右)走进汇溪古建营造技艺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 徐嘉懿 摄pagebreak
11月22日,在浙江临海汇溪镇浚头村,黄大树(左)与木雕师傅探讨花纹样式。
新华社记者 徐嘉懿 摄pagebreak
11月22日,在浙江临海汇溪镇浚头村,黄大树(右)指导当地工匠雕刻梁上的故事画。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pagebreak
11月22日,在浙江临海汇溪镇浚头村,黄大树指导当地工匠雕刻梁上的故事画。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pagebreak
11月22日在浙江临海汇溪镇浚头村拍摄的当地工匠的工具。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pagebreak
11月22日在浙江临海拍摄的黄大树参与修复的台州府城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pagebreak
11月22日,黄大树站在浙江临海台州府城墙上远眺。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