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继续收看新华网2011年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今天请到两位嘉宾,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聊城市市长林峰海、四川豪吉集团董事长严俊波。 [2011-03-07 09:04:39]
[林峰海]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1-03-07 09:08:43]
[严俊波]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1-03-07 09:09:06]
[主持人]在新时期,最近几年“用工荒”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有的朋友想不想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劳动力大国,企业出现“用工荒”的情况,怎么样解决这样一个困局,今天和两位探讨这样的话题。林市长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聊城市的情况,今年劳务输出情况怎么样?  [2011-03-07 09:11:37]
[林峰海]聊城市是劳务输出大市,往年输出劳动力已经到了110多万人,从聊城市来看,劳动力输出的速度增长在放慢。对用工荒这个问题,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好事情。第一说明,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工业化的步伐在加快,城市化的步伐在加快,增长的经济总量需要相应的劳动力,这是一个好事情。 [2011-03-07 09:12:32]
[主持人]企业变多了,用人需求变大了,所以会出现“用工荒”? [2011-03-07 09:12:46]
[林峰海]我认为这是主要的方面。另一个方面,也有一个结构性、季节性的问题。我观察发现,“用工荒”主要是在春节前后,春节前后企业的订单不少,但是好多的工人要回家,特别是家住农村的,传统习惯,回家以后看看亲戚走走朋友,需要一段时间。我看主要是集中在这个时间。  [2011-03-07 09:13:11]
[主持人]从我们聊城市的情况来看,今年有没有在正月十五之后才出现大规模出去打工的情况,造成春节期间“用工荒”?  [2011-03-07 09:13:27]
[林峰海]大体上从聊城市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已经在外就业的同志,按照企业上班的要求,大部分十五以前特别是初七、八都上班了,新找工作的一般是十五以后。  [2011-03-07 09:14:15]
[主持人]我们问问严总,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用工荒”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哪些压力和动力呢?  [2011-03-07 09:14:30]
[严俊波]“用工荒”作为企业来讲也是不愿意看到的,刚才林市长讲得非常好,作为最近几年出现的现象,也算是一种社会进步。作为企业来说,成本会增加,这是第一点。第二,作为企业用工来讲,不要简单地像以前那样,而是必须从各个方面要搞好。比如说,西部的劳动力到东部去,现在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西部在承接东部的企业转移,给东部的劳动力增加一些困惑。从西部来讲,现在西部的企业比较多了,很多不愿意出去了。再一点,一人出门四人牵挂,叫他怎么不想家,那是不行的,因为结构性也出现了问题。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出现现在的状况,不是单一地看农民工缺少的状况。  [2011-03-07 09:15:42]
[严俊波]我刚才也讲了,一人出门四人牵挂,四川有句话“远处没有近处多”,青壮年出去打工,留的是小孩子、妇女、老年人。国家政策好了,对农村的“三农”问题中央给了很大的政策,农民兄弟也得到了实惠,他不愿意到外地打工。与其打工的话,走远不如就在家乡做事情,在远处工作不如在家干农活。政府各方面给农业的扶持力度很大,特别是城市支持农村,再加上西部城市化建设也很快,而且就业的方法、方式也多了。 [2011-03-07 09:17:51]
[严俊波]所以说对企业来讲,我们企业有一万多员工,我现在总结起来有十个方法:第一,用好的政策鼓励员工,不单独是公司的问题,包括劳动力输出和劳动力接受,都要出一些好的政策。第二,用好的待遇吸引农民工。第三,用感情留住农民工,不是像以前来了,干了,发了工资,你就走了,现在不一样了。第四,用制度保证农民工。制度就包括国家的法律制度,包括劳动法,我认为是很好的,公司自身的制度,一定要保证农民工一切合法权益,稳住他。第五,用思想工作温暖农民工。第六,用福利待遇稳定农民工。第七,搞好培训,提高农民工。 [2011-03-07 09:19:06]
[严俊波]第八,用企业的理念与精神感染农民工,为什么这样讲呢?农民工背井离乡,到了一个企业,是一个团队,一定要体现团队的精神,自然而然会产生感情。第九,用企业文化凝聚农民工。第十,用环境安心农民工。用这十个方法,我们企业就是这样,农民工来了以后,肯定会对企业和用人单位有感情的。只要有了感情,就不怕回去过了春节以后不来。很多地方在闹“用工荒”,我们自身也没有直接体会到“用工荒”,因为我们企业已经成立20多年了,再一个是福利待遇搞得比较好。 [2011-03-07 09:20:45]
[主持人]我相信这十条建议能给我们的企业有一些借鉴作用。林市长,刚才严总谈到了,很多农民工朋友希望就近的地方找到企业,不出远门,聊城市企业招得工人以本地县市为主,还是说来源地比较复杂比较多元呢?  [2011-03-07 09:21:06]
[林峰海]就着刚才话题来讲,企业“用工荒”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第一个原因,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39万亿经济总量,需要配套用工量大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且我们仍然保持经济较好的发展势头。第二个原因,刚才严总也讲到,西部大开发,西部需要用工,东部继续发展,东部需要用工,各地都在发展,各地的用工量都在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就相对要加大。 [2011-03-07 09:22:35]
[林峰海]第三个原因,农民工不愿意到外地就业,更愿意在当地就业,这是特殊的比较成本。从聊城市的情况来看,原来出去打工的,1500—2000多元就非常愿意了,现在在聊城也有1500—2000元的工作岗位,他就不出去了,为什么?出去了以后,又想家,一人出去多人牵挂,还有经济上的比较成本。出去以后要坐车,要付车费,出去要租房子,要付房租等其他特殊的开支。当地就业服务设施不用有专门的成本,回到自己家里住,吃饭也可以回到自己家里吃。相对来说,到外地打工一个月2000元,在本地打工一个月1500元,相对来说他也愿意在本地工作。  [2011-03-07 09:23:28]
[主持人]每个月结余的钱会更多。  [2011-03-07 09:23:44]
[林峰海]对,就是比较成本的问题。从聊城市的情况来看,还有一个原因,打工的,务工的,初级阶段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工挣钱,但是好多人在打工的过程中,掌握了技术,掌握的管理,开阔了眼界,他就不限于打工,想要创业。打工打到一定的年限,有了经验,而且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他就回乡创业。聊城110多万农民工,现在回乡创业的就有十几万。  [2011-03-07 09:26:25]
[主持人]做点小本生意。 [2011-03-07 09:26:43]
[林峰海]一个打工的,他回来以后他创业,他搞什么呢?比如搞汽车坐垫,就是汽车驾驶室的坐垫,搞了这么一个厂子,不但他不出去了,他又吸引了3000多人在他这里就业,而且他采用的方法是在各家各户设加工点。从聊城的情况来看,在当地就业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选择。  [2011-03-07 09:27:22]
[主持人]我个人感觉,“用工荒”之所以出现的原因,由于劳动力成本没有办法根据农民工的期待进行提升。因为我们知道,“用工荒”实际上是劳动力供给小于需求的现象。但是,这个现象如果在经济学的定义来讲,劳动的提供者应该上调劳动成本和劳动工资,由于比较低端工人流动性比较强,又没有什么技术性,所以不会提高工资,你走了我可以再招别人,可能导致“用工荒”。您认为这样的现象会不会倒逼劳动力成本继续攀升?  [2011-03-07 09:27:54]
[林峰海]我觉得到不了那个程度。你说得非常对,为什么说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非常科学、非常正确,得到人民的拥护呢?科学发展观适应了社会的潮流,把握住了社会发展的脉搏,也就是你刚才所讲的。原来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走的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污染排放,大量占用耕地,大量资本的投入。在用工问题上也是这样,因为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所以我们就走了用工也多、耗费也多的路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得调结构、转方式,得走节能减排的路子,节约资源,走节约的路子,走生态发展的路子。 [2011-03-07 09:28:42]
[林峰海]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开始为什么说“用工荒”是一个好事情呢,第一表明经济总量大了,第二表明调结构、转方式必要性。粗放式的路子走不下去了,包括在用工问题上。严总刚才也讲了,怎么样留住工人?不光是留住,通过充分发挥职工的作用,提高他的待遇和素质和技能,这样会节约用工的。 我现在的判断是,“用工荒”还是结构性的、季节性的,为什么说是结构性的呢?企业用工不科学还有一个问题,一般都是喜欢没结婚以前的男孩女孩青壮年,年龄一大的就不愿意用了。现在是青壮年“用工荒”,现在还有一批40、50岁的农民工比较充足。  [2011-03-07 09:31:11]
[主持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是这样吗?  [2011-03-07 09:31:26]
[严俊波]从我们公司来看是一干到底,一干就到退休,我们招工的时候肯定不招40、50岁,都招年轻人。 [2011-03-07 09:32:01]
[林峰海]再一个季节性就是春节前后,作为市场需求很旺盛,企业需要加足马力生产,而传统文化中春节必须回家看看父母,尽孝,看一看,多放几天。  [2011-03-07 09:32:39]
[主持人]企业放多少天假? [2011-03-07 09:32:52]
[严俊波]我们企业放十天。  [2011-03-07 09:33:03]
[林峰海]严总做得非常好。“用工荒”还有一个问题,严总做得好在那儿,一干干到底,对职工完全负责。还有一部分企业是这样的,有活的时候招你来干,没活,什么也不管。  [2011-03-07 09:33:33]
[主持人]这种企业生产方式也需要进行生产方式调整,把生产方式调整成像严总这样有规模的、能够持续发展的大企业,这样也是解决“用工荒”的问题。作为农民工来讲,他可能不希望我的企业老变,他也不变,刚认识几个朋友,刚熟悉这条生产线怎么样操作,不希望从生产食品到生产服装,可能也需要适应的过程,还是希望像严总所说的一干到底的方式。  [2011-03-07 09:33:50]
[严俊波]“用工荒”首先要让工人不慌,这是很重要的。现在很多用得工人心里是慌的,对公司也发展不好。第二,给我的待遇,包括国家的政策,他心里是慌的,要让你用工不荒,首先让他不慌。  [2011-03-07 09:34:13]
[主持人]不让他心里不安。 [2011-03-07 09:34:24]
[林峰海]“用工荒”,像严总大企业、好企业,关心职工的、福利待遇比较好的,不存在“用工荒”,所谓“用工荒”,大部分是新建企业,再就是对职工保障程度低,职工不选择你。  [2011-03-07 09:34:40]
[主持人]严总每年都会新招进来一些员工。 [2011-03-07 09:34:54]
[严俊波]根据发展需要,每年都有。  [2011-03-07 09:35:05]
[主持人]招工录取比例是多少?比如有多少年轻人报名,最后会选多少?  [2011-03-07 09:35:20]
[严俊波]一般来报名的,说实在的都是年轻人比较多。今年比如说招500名,报名起码是3000名,一般要超过3倍的。 最近的“用工荒”,刚才林市长说得对,一是结构性的,二是季节性的。结构性也包括其他的,季节性这是比较实在的。大家回去过春节,有的不是不出来干,他要选择,他要看,多在父母身边,待一待,“儿行千里母担忧,一打电话眼泪流”,儿子多玩两天,都要挽留他,而且他在附近,全国发展比较好,也要看看有没有好的职位由他来干,他也在犹豫。  [2011-03-07 09:35:55]
[主持人]刚才一直在谈企业的问题,企业怎样更好留住员工,企业怎么为员工着想,为自己刚好的发展做一些更好的摄像,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有没有比较好的政策,我们可以借鉴的?把“用工荒”从政府的层面进行一定的解决。  [2011-03-07 09:36:09]
[林峰海]第一,要有一个合理的引导,对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你刚才讲到了,劳动报酬目前还不是急速快速上升、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的阶段,一是不到这一阶段,二是那样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为什么这么讲呢?原来劳动力的价值被低估了,对职工报酬水平被一部分企业压低了,因为竞争,现在适度要提高,这次“两会”也很关注,提高职工的收益,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让我们的人民富起来,这是一个主题,但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逐步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不要一下子脱离实际,社会要求很高,用工需求很高,一下子上涨幅度特别大。有什么不利呢?企业的成本如果一下子大幅度上升,特别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下降,企业不好或者是不能经营下去,职工也要跟着受损,就业机会就会减少。 [2011-03-07 09:37:34]
[林峰海]第二,从我们国家来说,要加快发展,要保持必要的竞争力,也不能一下子上涨度幅度过大。这里面有一个度,一定要高度重视职工收益的增长以及他们的福利。另一方面,企业承受能力、社会承受能力和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在几个方面要统筹兼顾。在舆论引导上,这是非常关键,我的看法,既不要麻木不仁,也不能头脑过热,既要防止极左又要防止极右,一定要实事求是,冷静、科学地处理这个问题。这是我们做的一件事情。  [2011-03-07 09:38:04]
[林峰海]第二件事情,还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调结构、转方式的力度,采取措施,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企业的发展对整个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对解决就业的问题,解决职工的福利、待遇问题,这是主体,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1-03-07 09:38:29]
[林峰海]第三件事情,从聊城来看,在就业服务上做了一些工作。就业有大规模的培训,大规模的就业服务,在广东、北京、天津都有聊城市政府劳务派遣办公室,针对用工大企业,我们是订单培训,你需要什么样工,我们培训什么工,培训完了整体过去。过去对企业来说是单个职工。  [2011-03-07 09:38:59]
[主持人]但现在面对的是聊城这一批工人。  [2011-03-07 09:39:24]
[林峰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第一我们的职工经过培训,技能、素质适合于企业的需要和市场的需要。第二对企业管理来说,也非常愿意,不对一个个的职工,从工资到住到吃到各种问题的处理,全部由劳务派遣办公室负责,这样形成良好的关系。一个个的职工和企业是地位作用是不一样的,作为劳务派遣办公室,就职工有关的问题进行谈判达成协议,最后是实现双赢。深圳、天津、北京大的用工企业,我们这样是很多的。  [2011-03-07 09:40:03]
[主持人]派出多少个工作组?  [2011-03-07 09:40:18]
[林峰海]深圳有,广州有,天津有,上海有,聊城市政府劳务派遣办公室,一个办公室有20多个工作人员,就所有问题的处理。现在出了工伤或者生了病,还帮助员工维权。  [2011-03-07 09:40:41]
[林峰海]工资不上企业来领,从劳务办公室来领,劳动保险都是统一负责的。 [2011-03-07 09:40:55]
[主持人]什么事市里负责好了,你踏踏实实干活就行了。  [2011-03-07 09:41:08]
[林峰海]作为严总来说,连车间主任、技术人员、财务人员、职工都是一套进去的,我们是这样的。把企业的生产环节,劳务承包一样,严总非常省劲。  [2011-03-07 09:41:23]
[严俊波]劳务市场的服务,这样太好了,省心了。  [2011-03-07 09:41:37]
[主持人]招500人,有3000人报名,存在着2500人找不到工作的情况,有的企业“用工荒”,有的人找不到工作。  [2011-03-07 09:41:50]
[林峰海]不是找不到,上严总那里应聘完了,再到你这里应聘,到你那儿收了700人,剩下到了我这儿,我又收了300,最后还是极少量找不到工作的。  [2011-03-07 09:42:09]
[严俊波]他要适应,比如说我招500人,来了3000人,有的不适应这种工种,有的适应那个工种,不是来了以后找不到工作。  [2011-03-07 09:42:30]
[主持人]为什么不适应还来咱们这儿报名呢?  [2011-03-07 09:42:45]
[严俊波]招多少人,不可能每个人适应什么岗位都招上去,来了之后,我还要熟悉这个东西,不适应这个岗位就可以不来。  [2011-03-07 09:43:05]
[林峰海]第一次出来就业的,第一对企业不是很了解,第二对自己也不是很了解。他经过几次应聘,到严总这儿来,严总有这样一些工作,他才知道,他适合不适合?然后再到你这儿来,有这样一个过程。他自己到严总工作两年,还有那些岗位,那个岗位更适合我,就不在严总这儿看,是这样。现在是非常好的机制,人尽其才。  [2011-03-07 09:43:22]
[主持人]严总这样比较成规模的大企业,用工问题还是比较从容的。  [2011-03-07 09:43:34]
[严俊波]没有问题。  [2011-03-07 09:43:47]
[林峰海]没问题,争着到他这儿来。  [2011-03-07 09:43:59]
[主持人]其实还是小的,有活干,没活让你走这种企业,可能会在突然间有订单招不到工人。  [2011-03-07 09:44:13]
[林峰海]大企业用工量大,劳动强度大或者劳动保护、劳动保障做得不是很到位的话,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倒逼企业要重视职工的劳动福利、劳动保障、职工的利益,要适当地提高,特别是相对低的或者劳动强度相对低的,这是一个问题。  [2011-03-07 09:44:31]
[主持人]逼着我们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下功夫,把产业升级,稳定下来,有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把人留住。  [2011-03-07 09:44:44]
[林峰海]我们三个人招人,他要500,我要500,你要500,前面面临1000人,咱们三个有一个竞争,你一个月给800,我给900,严总说给1000,严总的500首先得到保证。这是市场竞争。为什么是好事呢,这个竞争从员工就业的竞争,变成老板用工产生竞争。  [2011-03-07 09:45:02]
[主持人]在这个层面上是好事,对于某些企业来讲,不希望看到这个局面?  [2011-03-07 09:45:13]
[林峰海]是,也有的。但是另一个问题,也逼着企业考虑技术进步、技术创新,通过技术、设备的创新,提高自动化的程度,减少用工量,这也是促进技术进步的好的事情。当然,有一些行业和企业,技术进步、减少用工量,用机械代替难度比较大的,当然是不欢迎的,这是很明显的。  [2011-03-07 09:45:28]
[主持人]关于“用工荒”的话题,我想我们聊得够多的,最后请两位嘉宾给我们的网友,尤其是年轻的打工朋友们,讲几句。  [2011-03-07 09:45:49]
[林峰海]我们国家发展,各项事业的进步,为青年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在出现的“用工荒”,我的看法是结构性、季节性的。一方面我们欢迎,我们也支持用工单位提高工资、待遇吸引成年人口。另外一方面,作为求职人员,也不要有过高的奢望,找准自己适合展现才能的位置,要大胆地闯,依靠才能的提高、贡献的增加,得到企业的认可,得到社会的认可,改善生活,改变命运。我祝愿通过“用工荒”问题的引发,引发结构调整、方式的转变,用人观念的转变,按照科学发展的轨道,向这个方向加快推进。  [2011-03-07 09:46:15]
[严俊波]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用新思维,接受新生活、新挑战,让我们一起迎接新的生活、新的挑战,共同前进。  [2011-03-07 09:46:27]
[主持人]谢谢林市长、谢谢严总,谢谢各位网友关注本场访谈,今天的节目到这里,下一时间段再见。  [2011-03-07 09: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