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现场报道]
2014年3月6日(星期四)14:30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召开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周伯华、厉以宁、陈锡文、杨凯生、李彦宏围绕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进行实时报道,敬请关注![ 2014-03-05 14:41 ]
2014年3月6日(星期四)14:30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召开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周伯华、厉以宁、陈锡文、杨凯生、李彦宏围绕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进行实时报道,敬请关注![ 2014-03-05 14:41 ]
参加今天记者会的媒体记者陆续进场。新华网、中国政府网前方直播组已经准备就绪。[ 2014-03-06 13:46 ]
本次记者会的主持人是两会新闻报道组组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张秋俭。[ 2014-03-06 14:18 ]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全国政协大会秘书处向出席今天会议的记者朋友们表示欢迎,谢谢各位。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首场记者会现在开始。[ 2014-03-06 14:33 ]
今天记者会的主题是:政协委员谈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全国政协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围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2014-03-06 14:33 ]
今天,我们邀请了5位全国政协委员回答中外记者的问题,现在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记者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家工商总局原局长周伯华。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原副主席、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李彦宏。谢谢各位委员。[ 2014-03-06 14:40 ]
今天记者会计划一个小时,请各位记者提问前先通报您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2014-03-06 14:41 ]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特别指出,改革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请问厉以宁委员,请谈一谈当前改革面临什么样的形势?此外,改革当中“硬骨头”该怎么啃?当头炮要怎么打?谢谢。[ 2014-03-06 14:42 ]
我们的改革进行已经30多年了,今天改革的形势和30多年前是不一样的,因为一些比较容易改革的都已经改了,剩下是一些难题。刚才提到了硬骨头是什么?我自己看实际上是两个大问题。第一个,利益集团。利益集团他们认为改革有损于他们的利益,因此有各种不同的反映。第二个,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有制度惯性,也叫路径依赖。老路走惯了,走新路总是这儿也不合适,那儿也不合适,走老路总是最保险的。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在改革中解决。利益集团问题首先应该以中国未来前景、中国未来的发展作为我们考虑的问题,利益集团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是服从大局的,需要改,但是我们也看到改革过程中对他们的实际利益部分应该从整个局势来考虑,不要因为一些利益集团的反对或者阻挠而使改革出现障碍,这就需要有决心。至于路径依赖问题,同样是需要一种勇气来改革。因为人都习惯了,觉得过去这个对、那个对,这么多年了,现在怎么样。同样有一个观念更新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李克强总理提到了,要壮士断腕的手段跟决心,这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2014-03-06 14:44 ]
请问陈锡文主任,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农村集体建设性土地可以和国有土地实行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包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慎重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试点。请问今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会如何推进?另外,我们还想知道这种改革的推进会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看待去年深圳等地探索的农地入市的问题?谢谢。[ 2014-03-06 14:46 ]
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涉及到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很多,由此可以看出来土地制度改革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就你刚才提到的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建设用地市场这个问题在《决定》中至少提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改革我们的征地制度,逐步缩小整地范围,规范整地程序。[ 2014-03-06 14:47 ]
二是逐步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对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适当的、合理的提高个人收益。再有就是你刚才直接提到的关于农村集体建设性用地进入市场的问题。按照三中全会的《决定》,大家都可以理解,不是所有农村土地都能进入到建设用地市场。[ 2014-03-06 14:48 ]
第一,要符合规划。第二,要符合用途管制。第三,只有农村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才可以入市。我们知道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实际上分为三类:一类最大的就是农民的宅基地。第二类就是农村的公益性和公共设施用地。第三类就是农村的经营性建设用地,实际指的就是乡镇企业用地。倒过头来讲,只有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才可以进入这个市场,和国有土地同权同地同价。这件事情推进起码要有两方面的重大改革:一个是对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涉及到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问题要进行改革。比如说,农民的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这涉及到的法律据我了解,至少有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宪法》。《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所以现在的城市建设用地都要从农民手里征过来变为国有土地才能建设,如果《宪法》这个规定不改,按理来说农村的建设用地就不能进入城市的建设用地市场。二是涉及到《土地管理法》。农民集体的土地使用权不能出让、出租和转让用于非农业建设。就是它要用,只能批准之后自有自用才可以,现在它要进入市场,这个法律也要修改。三是涉及到《物权法》、《担保法》等等。这里面都明确提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用于抵押和担保,土地开发商拿到这个地不能抵押和担保,那建设就没法搞。所以第一需要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清理,清理之后觉得这件事要做触及到哪些法律法规应该立改废,到底能不能立改废,怎么进行立改废,那就要通过实践,这就要进行试点,通过试点获得经验之后再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普遍性的制度。[ 2014-03-06 14:51 ]
第二,《决定》已经提出,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明确的提出,要适当、合理的提高个人的收益,就是对农民的补偿收益要合理提高。这个事情现在已经提出来了。大家知道,2月28号中央全面深化领导小组改革举行了第二次会议,第二次会议已经审查通过了今年的改革重点,其中也包括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内容。这个决定通过之后,各个专项改革领导小组、各个部门都在按照要点进行研究方案来确定哪些地方来搞试点,现在正在做这件事情,我想不久之后就会推出试点来进行。[ 2014-03-06 14:52 ]
剩下两个问题,一个是土地财政的依赖,一个是深圳的问题。土地财政大家对他的诟病很多,任何一个政府不可能通过卖地来获得收益进行发展,所要总要转到集约用地上来,这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形成兼顾三者利益的土地分配机制,包括合理提高个人的收益等等,在相当程度上都是应该把政府从卖地中直接获得的收入逐步降低水平,只有降低了,土地才能在使用中更加得到重视,能够集约节约利用。所以土地制度改革会对目前的政府收入结构产生很大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去发展的。[ 2014-03-06 14:54 ]
至于说到深圳的试点,我也了解一点儿情况,但是没有专门做调查。你用了一个农地入市,我觉得这个概念不准确。第一,它不是农业用地,它是已经通过深圳市的规划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这是符合规划的。第二,它的用途是确定了,是可以用来进行企业建设的土地。所以它已经被规划和用途管制确定为进入深圳城市用于工矿企业建设的地,当然所有权是集体的。交易过程和拍卖,我也看到一些媒体报道这是农地入市第一锤。这块地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后允许拍卖,拍卖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按照深圳做的这件事情,这块拍卖总价值的50%纳入了深圳市的土地基金,归国有了。还剩下50%,这块地原来的集体所有者可以作出一个选择,他可以直接拿去50%剩余的土地出让金,也可以拿去30%的钱,还有20%是获得这块土地上的物业。后来这个地方选择的是后者。我感到它更多是进行一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的改革,而进入的不是农地。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农村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和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这个试点还没有开始,还在等着有序安排推进。[ 2014-03-06 14:56 ]
请问周伯华主任,关于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李克强总理在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将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让市场不断迸发新的活力。请问,在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2014-03-06 14:57 ]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明确推进工商登记注册制度改革,推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这个要求以后,这项改革得到了极大地加速。在李克强总理作报告的前夕,在3月1号,现在全国已经实施了新的工商登记注册改革方案,3月1号就开始推广了。为了加速这项改革,作为工商部门,在国务院领导下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工作呢。首先是工商部门在经济市场发展比较好的广东、深圳、上海开展了试点工作。同时对于发达经济体如何监管市场允许市场准入进行了考察学习。在试点的基础上,工商部门向国务院按要求提出了改革的初步方案。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涉及到工商登记的部门进行了专题研究,对这个方案进行了反复审核。在这个基础上,由于工商注册登记和监管,使我们国家的公司法是确定的。这项制度要推广、要改革,在全国人大十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请,修改了公司法。公司法修改以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修改了有关公司注册登记的八个规章,这就使公司注册登记改革,无论是国内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同等对待,都同等实施。[ 2014-03-06 15:09 ]
第三,在试点基础上,工商登记注册改革方案经过国务院批准。根据这个方案,工商部门制定了自己的实施细则。 第四,大家都感觉到,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那必须要从严加强管理,这样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工商部门建立健全了企业信用信息更新体系,把全国的市场主体,他们的基本信息、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都在企业具体信用信息进行更新,这种更新一方面对企业的资历产生强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的监管部门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实行高效能的管理,将企业的信用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所以这项改革从今年3月1号全国实施以后,发展的非常顺利。[ 2014-03-06 15:12 ]
当然,在改革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完善的地方。从产生的效益来说,这项制度改革降低了投资者的准入门槛,方便了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就业增长,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就以去年为例,因为去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各省也开始抓了试点。所以去年市场主体增长了10.3%,注册资本金增长了18.2亿。所以这项改革从我们来看,对于市场主体降低成本,对于加强监管,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都取得了好的作用。下一步正在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更新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监管的部门协作,进一步把改革取得的成果用法律和法规固定下来。[ 2014-03-06 15:14 ]
请问杨凯生委员,这一段时间大家对银行业的经营风险还是有些担心,尤其是经历了去年让大家特别紧张,甚至有些心惊肉跳的“钱荒”事件。您认为是不是意味着我国银行的流动性确实存在危险?您认为这样的事件今年会不会再发生?同时我也关心银行的不良贷款、不良资产,您怎么看待不良贷款增加的势头?谢谢。[ 2014-03-06 15:15 ]
谢谢你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挺大,我觉得如果有机会你向中央银行的领导、向银监会的领导去询问,可能他们的回答会更权威。我愿意就我所了解的情况作一点介绍。 首先,我注意到你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银行业流动性问题。前一阶段炒的比较热的话题就是中国银行业是不是出现了“钱荒”问题。我们知道监管部门对中国的银行业流动性是有几个重点监管指标的,比如有个指标叫流动性比例,监管要求大于等于25%。那中国银行业实际流动性比例是多少呢?据我知道,将近44%。较明显的高于监管指标的要求。再比如说,贷存比,当然也有人对这个指标有点质疑,认为有没有必要设,因为这个指标商业银行法有规定,所以现在还保留着。但是这个指标对于观察银行的流动性还是有意义的。贷存比指标,监管部门要求要小于等于75%,实际上中国银行业目前指标是65.4%,也是明显优于监管要求。再比如说,根据巴赛尔委员会的最新要求,里面新设立了一个要求,就是流动性的覆盖率。按照流动性覆盖率的要求,中国的银行业情况也是好的,我们都明显高于百分之百。也就是说,优质的、可以无障碍的、不受多大损失的变现资产占30天之内需要支付的现金流支出,我们都是大于百分之百的。从这些监管指标看,似乎大家听了以后应该感到比较踏实的。[ 2014-03-06 15:18 ]
再有,我们还可以看看一些非监管指标,但也能说明问题。比如说中国银行业的资金来源当中,存款资金占了大头,存款资金占到了79%,特别是几家大银行,存款来源更是高达84%、85%。也就是说银行业从市场上融资、从同业融资所获得的资金,这种资金大家都知道,波动性是比较大的。有的时候要取得是比较难的,这种资金占中国银行业资金来源的比例是比较低的。而外国商业银行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比如西方国家,同业融资占资金来源一般都超过15%、20%,而中国的银行业比例是比较低,几家大银行,同业融资基本上是占到4.5%左右。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不是说流动性的风险我们不需要重视,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至于说到“钱荒”,除了大家要学会分析这些数字以外,不要简单的被一些不太了解情况的舆论左右以外,我们也要了解一些情况。比如个别银行在一些个别试点上,发生了头寸困难和银行能不能足额的向客户兑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所以大家在考量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大不大的时候,我建议把这些数据做一些认真的分析。[ 2014-03-06 15:20 ]
第二个问题是不良贷款是不是反弹了,我还是用一些数字来说吧。这个月末或者下个月初,中国的主要上市银行将陆续发布它们2013年的年报,年报发布以后,我相信对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情况会有一个更清晰的报告。我现在只能就我了解的情况作一点说明。据我了解,中国的银行业到去年年末为止,不良贷款率平均下来也就是1%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第一,要承认比2012年底有所上升。如果说2013年底我们是1%的话,我记得2012年底银行平均不良贷款是0.95%还是0.96%,所以大家说不良贷款是不是反弹了,我也不能说完全是空穴来凤,它毕竟上升了0.05个百分点,而且是在贷款余额增加的情况,不良率上升,说明不良贷款上升了,大家关注这个问题是有道理的。但是我想说,1%这个水平仍然留有足够的安全边界,它比国际上我们经常认为是优秀的银行不良贷款水平还要好的多。比如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富国银行等,这几家银行去年3季度大体,平均下来是2.95%,接近3%,它要比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高的多。同时也可以做一些定性的分析,比如投向怎么样,区间的投向是不是合理,行业间、产业间的投向是不是合理,对过剩产能的贷款是增加的还是得到有效控制的,这些数字各位都可以认真去看一看。所以我建议大家下个月认真研读一下中国主要16家上市银行的年报,看了那个年报以后,大家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到底大还是不大,会有一个更明确的判断。谢谢你的问题。[ 2014-03-06 15:22 ]
我的问题提给李彦宏的。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提升,同时也提出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力。而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实在是太紧密,甚至已经对我们的传统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您认为互联网经济和我们的传统产业能否做到很好的融合?如果能,怎么做?谢谢。[ 2014-03-06 15:23 ]
从几年前我就开始说互联网会对传统产业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到去年,我为了让大家更加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用了一个说法,我说互联网在加速淘汰传统产业。之所以这样说,我们看几个不同的行业过去几年发生的变化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大家感觉比较明显的会是零售业,现在电子商务在整个零售当中所占的比例,在中国和美国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在美国,电子商务每年增长速度只有百分之十几,在中国有百分之六十多。这就意味着再过几年,我们每一个人主要买东西的渠道就变成了网上的渠道。不要说再过几年,你现在去线下的商场和5年前去商场看一看,人没有那么多了,不像以前那么热闹了。所以互联网已经对零售产业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包括最近比较火的互联网金融也是一样,虽然刚刚开始,但是金融不涉及到物流和配送,所以非常适合网上来做。所以无论银行、证券、保险、基金都在积极的向互联网靠拢。其实还有很多产业,比如旅游业,今天包括在座的各位很少再会跑到线下的一个旅行社去买一张机票,机票也好,酒店也好,基本上都可以通过网上来完成。[ 2014-03-06 15:24 ]
最近打车,不会用智能手机打车软件的人都很难打到车了。其实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出去吃个饭也好,唱个歌也好,看个电影也好,全部可以通过网上来完成。这些改变不仅仅是一个互联网领域内发生的事情,更多的是在影响我们线下各种各样的产业,也就是说刚才这位记者提的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融合问题。这个融合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新的公司诞生,它从第一天起就是互联网的基因,这给很多互联网创业者提供了机会。其实未来更多的是这些传统产业本身的从业者,他们真正拥抱了互联网思维以后去提升现有这些运营的效率。我相信,未来不管是街边开两三个人的餐馆,还是大到商业银行这种机构,大家都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提升自己企业和行业的效率。中国市场经济时间并不长,我们改革开放只有30多年,前半段中国还不是完全市场经济。所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真正运营的公司,无论在哪个产业都不多。这样的话,我们就没有那么多包袱,我们其实可以把很多传统产业原来推倒了重来,用互联网的方法再做一遍。所以我觉得互联网是上天赐给中国的一个机会,互联网会使中国变得更强。[ 2014-03-06 15:26 ]
请问陈锡文主任,去年底,中国城镇化工作会议讨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又进一步强调了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请问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转市民会面临哪些问题?另外,我们应该怎样用文化特色丰富乡村建设,为我们的百姓提供均等的文化服务,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城镇?谢谢。[ 2014-03-06 15:27 ]
新型城镇化这个概念严格来说主要是在这一两年才逐渐形成被大家所接受,到去年12月份的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这个被明显的叫响了,而且被普遍的接受了。就我的理解来看,之所以强调新型城镇化,其实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城镇化。在以往城镇化进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总体看,对人的关注程度还不够,而对于征收土地、土地财政、高楼大厦、广场道路这些东西关注的比较多。现在突出的强调人的城镇化,我觉得就是要强调,无论经济社会发展,本意都是为了人,以人为本这应该是城镇化本来的命题。改革开放35年来,城镇化获得了非常明显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化率只有18%,到现在已经超过了53%。这个成就是非常大的。[ 2014-03-06 15:28 ]
城市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往往几年不回过去的老家城市可能就认不出来了,这些成就都应当肯定。但也应该看到以往城镇化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改正的地方。比如说现在的城镇化率,7亿多城镇人口是指常驻人口,但是如果查一下公安部门的户籍统计,城镇户籍人口所占的比例只有35%。也就是说常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和城镇户籍占总人口的比例,差距大概在17到1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居住在城镇中的居民,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没有当地户籍的,那他要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就有很大的困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进了城的农民工,所以如何使进城农民工加快融入城镇,这是社会都关注的。很多人把关注点聚焦到户籍制度改革上,这是对的。但应该看到,户籍就是一个本,就是几张纸,就是给你换了一个城镇户籍本,但是户籍本后面所承载的一切,社会公共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不能解决的话,那这张纸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很多朋友们都知道,现在大概已经有十二三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宣布废除两种户籍制度了,本是一样的,但是待遇是不一样的。所以归根到底是要解决进城农民,你能给他什么样的基础公共服务。[ 2014-03-06 15:29 ]
我自己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关注,我觉得最起码要解决四大问题:第一,要解决他的就业。农民之所以愿意到城里来,就是因为他有更稳定的就业,有更好的收入,他才来,不是来旅游,他是想在这里挣更多的钱改善自己的生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非常努力,一定要加快发展中国的民营经济。根据现有统计,城镇全部就业人口大概不到3.8亿人,而这些人在国有部门就业的不到7000万人,也就是说城镇就业80%以上是靠非国有部门来提供的就业岗位。所以在政策上一定要让非国有部门和国有部门获得同等的政策条件和环境,促进它更快的发展,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 2014-03-06 15:31 ]
第二,农民工的住房。大家都知道,农民工的住房绝大多数靠两个方面,一个是靠用人单位给他提供的集体宿舍,集体宿舍就是一个铺位,他不能安家,这个要占到整个农民住房中的50%以上。还有百分之四十七八是靠农民在城中村租赁的住房。所以真正拥有自有住房比例非常低,大概就是1%左右。所以要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就像三中全会的决定以及以前的中央文件都提到,怎么样让农民工进城以后,建立什么样的基础条件才能和城市当地居民一样享受公租房、廉租房,这是需要研究的,当然要加快建房。 第三,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审议通过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已经并轨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职的就业人员,城镇居民的社会就业保障和农民工的社会就业保障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农民工作为流动性的就业人口,他缴纳的社会保障金中,在统筹账户中的部分他带不走,所以就抑制了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障的积极性,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农民工才能和当地居民享受同等的保障待遇。[ 2014-03-06 15:33 ]
第四,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现在我们了解,大概进入城镇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孩子超过1300万人,差不多农村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到城里来读书了,对于这样大的变化,我们的教育资源配置显然还跟不上。所以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值得还需要加大力度去解决。更重要的是,你解决了他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他初中毕业以后要考高中,当地让不让考,高中毕业以后要考大学,当地让不让考,这些问题要解决起来都是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利益关系,他和当地的居民、和当地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利益关系。所以一定要通过加快发展经济,使得我们国家有更雄厚的实力来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够均等化,才能真正做好这件事情。你说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农村怎么能保持他原来的传统,这是非常重要的。[ 2014-03-06 15:34 ]
其实中国人往前数三代,很少不是有农村人的,所以讲的乡愁就是这个,乡愁愁什么呢?就是我非常喜爱、非常热爱我的家乡,但是我回不去,这是乡愁。或者我回去了面目全非了,这也是乡愁。所以在社会进步中,城市要城镇化,农村怎么保留它的田园风光,保留很多人孩童时期的记忆,让它成为很好的回忆,回去以后想到从小怎么享受到父母的关爱,从小怎么和小伙伴玩。所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坚定不移的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新农村建设一定不能太拆大建,一定要建成城市像城市,农村像农村,这样才能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4-03-06 15:34 ]
请问周伯华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提出将要制定涉及金融、石油、电力、铁路七大领域民间资本参与中央企业的办法,这为民间资本开辟了新的渠道。请问,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在这一过程中怎么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保护?[ 2014-03-06 15:36 ]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2014年改革的时候,其中特别有一条,就是要增强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活力。我体会提出今年GDP增长7.5%的目标,要靠过去传统的办法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依靠改革强大的动力激活各种所有制的积极性,特别是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这一块。[ 2014-03-06 15:37 ]
2013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这一块,占中国整个企业总数已经达到了82%,他们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60%。去年非公经济给国家提供的税收已经达到了69%。刚才陈主任说,城镇就业的80%是在非公经济、个体私营经济,而且现在新增就业的90%也在这一块。所以如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所有制经济的保护力度,我觉得第一条,就是要加快从法律法规实施的方面,要真正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能够依法、平等实现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均等受到法律保护。对这些问题,法律法规方案的制定,要有时间表,要有路线图,要有责任部门,不然的话,很多地区一些好的想法、好的办法、好的方案得不到落实。现在民营经济感觉到融资难,开拓市场难,获得信息也很难。这都是因为从法律法规上,党和国家提出的一些方案没有得到落实。我觉得现在已经变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这里就包括了民营经济。[ 2014-03-06 15:41 ]
第二,要大力鼓励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国有经济中有民营经济,民营经济中也有国有经济的投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又发挥民营经济灵活经营、开拓市场优势的作用。在我们国家,公有制、非公有制都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平等利用资源,公平的参加竞争,均等等受到法律保护,就能发展。 第三,在宣传上要加大,要增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共识。在这里作为一个政协委员,也拜托宣传部门多宣传这个。激活这一块的活力,对于我们国家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管理制度,真正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从法律法规上加大了保护,在宣传上得到了提高,我相信这件事情很快就可以实现。[ 2014-03-06 15:43 ]
请问陈锡文委员,现在信贷市场所面临的威胁和危机,您能否给我们描述一下这个情况,将会怎样进一步发展?[ 2014-03-06 15:47 ]
我没有很理解他的意思,我们的市场现在面临着危机,我不是太理解,能不能告诉我具体指哪方面。[ 2014-03-06 15:48 ]
就是现在实体经济、整体经济运营当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2014-03-06 15:49 ]
我是搞农业农村方面的,总体感觉我国经济运行还是正常的。昨天总理报告中讲到,我们GDP增长率是高于年初设定的目标,CPI是低于年初设定的目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运行是正常的。今年设定的目标,实际上你看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完全是一样的,GDP增长率希望达到7.5%,CPI涨幅希望保持在3.5%,仍然是这个。当然总理讲到了,今年面临的困难更大一些,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全球经济复苏不那么强劲,也包括贵国在内。第二,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也比较大。我想主要是来自几个方面:一是一部分产业存在产能过剩,需要调整结构。一部分多余产能会由于市场原因退出生产,增长率会有影响。第二是出口。从出口角度去看,前些日子刚刚宣布中国货物贸易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位,超过了贵国,当然服务贸易我们还是处在第二位。总体来讲,如果全球经济复苏不强劲,国际市场的扩大会有限,最主要是这两方面,从供给和需求方面都存在一些复杂因素,所以中国经济增长和去年相比可能会面临更大压力。但是我相信这个指标是经过反反复复讨论提出来的,而且我也觉得中国实际上通过改革、通过调整结构、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实际上还存在着非常大的经济增长空间,最重要的就是中国每年需要有这么多人去就业,那就需要创造很多机会。城镇每年有一千多万人要安排就业,这还不包括大概每年农村转到城镇的农民工大概就有700万到800万,所以这个国家每年给劳动者提供2000万个劳动机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市场推动力。[ 2014-03-06 15:52 ]
问题总是存在的,包括几位也讲到,比如金融方面会不会有风险?肯定也会有,但是注意到有这个风险,那这个风险就好办。在改革方面也有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阻碍着改革,但是我想要求改革的人更多,改革以后对这个国家,对人民带来的利益更大,所以改革也是能够推进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中国实际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发展前景。至少一条,我们的人均GDP还比较低,才7000多美元,那跟发达国家相比,这个差距还非常大。所以我想从各个方面去看,应该说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只要处理好自己面临的风险和问题,是可以保持经济比较稳定发展的,我还是有这个信心。[ 2014-03-06 15:53 ]
请问杨凯生委员,近年来关于中国影子银行的问题备受关注,英国银行行长在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甚至表示,中国的影子银行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威胁。不知道您怎么看待中国影子银行这部分风险?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化解这部分风险?[ 2014-03-06 15:54 ]
谢谢你的问题。影子银行实际上在不同学者那里、不同媒体那里,甚至在不同的国家,似乎有不同的定义。为了便于比较,比如说为了便于回答刚才你说的英国银行行长的问题,我们拿一个国际通行的关于影子银行的标准来说话。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对影子银行曾经有过一个定义,它的定义大体意思是说,影子银行是指正规的银行体系之外的,可能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监管套利的信用金融行为,包括产品,包括机构。因此,我们不要简单的把我们通常说的银行表外资产是不是就是影子银行了?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不是就是影子银行了?我想为了和英国这个银行行长对话,我们还是回到国际通用的标准来说。按照这个标准比来说,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怎么样呢?我记得去年曾经对2012年的情况,有关部门做过一个统计。[ 2014-03-06 15:56 ]
中国的影子银行量大概占中国GDP的比例是10%左右,而美国的影子银行量占美国GDP的比重是多少呢?是150%所以我想说,到底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影子银行的情况要严重?或者说对经济、金融稳定性带来的冲击会更大呢?所以我很奇怪的是有人说中国影子银行怎么怎么严重,甚至还质疑中国影子银行带来的风险会因为整个国际金融的稳定,影响整个国际经济的稳定。我觉得把这个问题抛给中国,似乎有背常识。第一,和他们相比,中国影子银行的量、范围并不大。第二,更重要的是,中国影子银行有个特点,就是杠杆比例是比较低的,信用创造能力是比较弱的,比如说有些衍生产品在中国都不允许开展,有严格的监管。所以现在有些舆论把中国的影子银行风险炒的那么严重,好象要对世界经济走势要负责,我认为这个没有什么道理。[ 2014-03-06 15:57 ]
但是是不是说中国政府、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中国的影子银行所可能隐藏的各种风险不重视呢?绝不是这样的。前不久,以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下过一个文件,就是关于加强对影子银行业务的管理。所以现在对影子银行的业务当中,代客投资、代理销售,包括业务准入,代理项目的审查,对银行或者对办理这些影子银行的机构提出严格的要求,对影子银行也要有严格的流动性管理,因为它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时间错配和价格错配,所以流动性管理等等。包括对他们的IT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后台系统等等。这方面监管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据我所知,中国的大型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其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从事这些业务方面都是努力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去做的。所以我的想法是:第一,我们要高度重视影子银行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因为它和我们传统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确实有区别,有时候我们对它的不规律认识的还不足。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把中国金融业,所谓影子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看的那么悬乎,就占GDP的10%,我不是说10%小,但是美国是150%,所以你说某国银行家有这种担心,我觉得还是他不太了解中国的情况。[ 2014-03-06 16:01 ]
请问李彦宏委员,前天你在小组发言上说,中国的大数据利用率还比较低,请问怎么提高?难点在哪里?大数据必然要上互联网,要借助IT平台,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怎么样既保障互联网的安全,进行互联网各种信息监管,同时又要保障人民使用互联网的权益,保障人民在网上的言论自由,从这两个角度来说,该怎么平衡?谢谢。[ 2014-03-06 16:02 ]
实际上是两个问题,有关大数据,目前来说,在大数据的使用上现在面临两个问题,我主要是指相关的政府部门所拥有的数据,也包括政府拥有的事业单位这些。有很多数据现在没有上网,有时候我也去问他们原因,为什么不把这个东西放上去。他们说这个东西没有用,没有人对这种东西有需求。我觉得这是一种想当然。有时候掌握数据的人可能觉得这个东西可能对别人没价值,所以我不用放上去。举个例子,比如故宫今天卖了多少门票,大家可能觉得对于一般人没有价值,但是我们实时知道故宫卖了多少门票,我就知道故宫挤不挤,如果人太多我就改个时间去。很多这种数据相关部门掌握,但是他想当然的认为这个数据对别人没价值,所以不用放到网上去。[ 2014-03-06 16:04 ]
第二,在使用效率上,他其实已经把这个数据放到网上了,但是因为他的网站知名度不够高或者人们在使用习惯上还没有建立这样的使用习惯,使用人不多,他会觉得对。比如各地交管局都有车辆违章记录,但是如果仅仅靠交管局这个网站,使用人是不太多的,很多人不知道或者觉得很麻烦。但是它跟我们这种商业网站合作,一下子可以增加很多使用量,会让很多人觉得查这个东西很方便。那问题又来了,当我们合作的时候就会说我的服务器顶不住了,我根本支撑不了这么多人在使用,包括春节买火车票等,我这个数据有,但是我没有办法同时服务这么多人。[ 2014-03-06 16:04 ]
关于互联网的安全监管和保障人民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权益上面的平衡,其实我不把它看作是一种平衡,它也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其实是一个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是因果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保障人民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权利应该是结果,应该是目的,监管应该是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如果这个手段能够使得这个目的更好的达到,我觉得就是一个好的手段,如果不能,就是需要改进的手段。谢谢。[ 2014-03-06 1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