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映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这一重要论述内蕴深刻、意义深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深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我们领悟到,要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有四个方面的着力点:党的领导是力量之核、统一战线是力量之本、团结联合是力量之基、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
党的领导是力量之核
这是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力量的核心中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要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一是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方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和动摇。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核心在于加强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健全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二是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通过勇于自我革命,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三是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团结是每个党员的义务,是思想要求也是政治规矩、是自觉行动也是政治纪律、是组织目标也是工作遵循。自觉维护党的团结,保证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统一战线是力量之本
这是最大限度凝聚共同奋斗力量的社会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为此,我们首先要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也处于深刻变化中,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组织不断涌现,思想观念复杂多样,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能凝聚人心、凝聚智慧,调动积极因素,为我们党肩负起新时代历史使命凝聚力量。其次要提高统一战线服务大局能力。统一战线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要服务转型发展,激发人才动能,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要服务社会治理,提升治理效能。落实党领导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理念,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找准急难愁盼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三要发挥人民政协功能作用。通过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团结党外人士,把不同党派、阶层、群体、民族和宗教信仰者都团结在党的周围,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心理上情感上的认同,提升凝聚力、号召力。
团结联合是力量之基
这是最大限度凝聚共同奋斗力量的基本策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为此,一要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一致性和多样性是统一战线的社会存在和工作原则。一致性谓“同”,多样性为“异”,求同存异,把握好二者的共生并存、对立统一关系,是统战主线和基本方针。求同化异,则是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力量的更高追求。二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用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教育引领社会各界,形成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用伟大建党精神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信赖,与党“同心”;感悟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力,坚定信仰,与党“同德”;立足百年大党创造的辉煌成就和中国奇迹,坚定“四个自信”,与党“同向”;辨明发展大势,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目标作为动力源和方向标,坚定信心,与党“同行”。三要广泛凝聚共识。大力促进党际关系、阶层关系、民族关系、宗族关系、港澳台海外同胞关系和谐,党和各界群众形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凝聚团结奋斗正能量。
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
这是最大限度凝聚共同奋斗力量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此,我们一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的主体、价值的主体。“人民主体”集中体现了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党百年征程中战胜一切困难、取得巨大成就的秘诀所在。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只要坚持人民主体、人民立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就有充足的政治底气和做好我们自己事情的伟力。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要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支持和拥护。三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民群众的思想、意志和行动集中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上来。(作者单位: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基地)
本文系广东省委宣传部委托项目《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