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月10日电 题:“华北水塔”兴水记
新华社记者赵东辉、晏国政、魏飚、王飞航
冬日暖阳下,山西芮城县圣天湖湿地、平陆县三湾湿地的湖面上,数以万计的野生大天鹅随波嬉戏,欢叫声此起彼伏。
这些来自西伯利亚的“精灵”,近些年每到冬季都会沿着山西境内的汾河、桑干河等河谷地带,飞越数千里来到这片水域“度假”。
白天鹅在山西平陆黄河湿地嬉戏(2019年12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山西,素有“华北水塔”之称,是京津冀的水源涵养地。三晋大地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加大治水兴水力度,着力破解水资源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水生态恶化等顽疾,着力描绘水润山西的新画卷。
从“水瓶颈”到“水支撑”
立冬过后,太行山区气温骤降,山西漳河水务有限公司的调度中心却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里的山西辛安泉供水工程全线自动化监控系统,实时记录着长治市8个县区各用水户的取水、供水情况。
“作为山西省‘两纵十横’大水网的第五横,辛安泉供水改扩建工程通水达效,能有效解决长治盆地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对上党老区经济发展起到水保障和水支撑作用。”漳河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鹏说。
这是黄河山西偏关段(2021年1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虽然境内拥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但大都向外发散,再加上采煤破坏、地下水超采等原因,山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一度仅为同期全国人均值的17%,属于水资源短缺程度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且时空分布不均衡。
山西经济社会要发展,必须补齐水短板。为此,山西推进以拦蓄水工程建设为核心、开发地表水为重点的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基本建成后又以纵贯南北的黄河北干流、汾河两条天然河道为主线,建设“两纵十横”大水网,力求通过河流连通工程建设,把丰水地区的水配置到缺水的地方。
这是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的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1号隧洞(2021年4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飞航 摄
晋蒙大峡谷,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在黄河岸边141米深的地下,引黄工程总干一级泵站地下厂房内机器轰鸣,五台机组以30立方米/秒的流量提起黄河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百姓家、厂矿企业。
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根锁说,引黄水不仅滋养三晋大地,还向桑干河输送,使桑干河及其下游的永定河流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这是2021年10月1日拍摄的太原市汾河两岸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十余载奋进,山西用水格局变了模样。“十三五”期间全省水源供水优化配置能力达到86亿立方米;汾河与沁河连通、黄河流域与滹沱河流域“牵手”……连通六河、纵贯南北的供水网络初具雏形。受益于此,全省用水结构更趋合理,地下水在总供水量中的比例从2000年的69.6%下降到2020年的38%,浅层地下水位和晋祠泉等岩溶大泉水位止降回升。
经过多年努力,山西基本实现“水瓶颈”到“水支撑”的转变,为新时期治水兴水打下基础。山西省水利厅厅长常建忠说,“十四五”期间,山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山西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重大战略实施提供坚强水保障和水支撑。
市民在太原市汾河畔的公园内踢足球(无人机照片,2019年7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为了“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冬日里,汾河太原城区段水面有些已经结冰,但仍挡不住市民沿河锻炼的热情,冬泳爱好者段铸一个猛子扎进河里。“冬泳爱好者对水质很敏感。过去我们只能到汾河城区段上游去游,那里水质稍好。随着水质的改善,我们游泳的范围也逐渐向下游拓展。”段铸说。
作为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贯山西6市,绵延716公里,哺育着全省1/4的人口,被誉为山西的“母亲河”。然而,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后,像山西境内其他大多数河流一样,汾河流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河道几乎断流,干流劣Ⅴ类水质比例一度达到68%。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汾河治理,迈上快马加鞭、提质增效的“快车道”。
在前期不懈治理的基础上,山西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等政策,着力为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规划引领和法律保障。坚持“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措并举,引领汾河治理从单纯治水向整体修复转变。
方向既明,干劲更足。一项项有针对性的措施在汾河两岸铺展开来:通过已建成的万家寨引黄工程、沁河和川引水枢纽等工程向汾河干流持续补水,努力让汾河重现“流水哗啦啦”的场景;在汾河源头及上游地区干流河岸两侧各3公里、中下游干流河岸两侧各2公里范围,禁止新建各类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太原、临汾等汾河沿线城市在修复汾河生态的同时,依托汾河建设城市公园、形成沿汾经济带,让汾河成为各地的“会客厅”……
太原市汾河及周边景色(2021年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目前,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取得了阶段性治理成果。”常建忠说。数据显示,汾河干流生态修复已完成一半以上,以汾河谷地为中心的地下水水位连续多年持续回升,全流域13个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Ⅴ类水质,正在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奏响兴水协奏曲
候鸟在太原市汾河湿地公园觅食(2020年1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10年前,摄影师张国平第一次来到长治市漳泽湖湿地拍照,当时看到的景象让他记忆深刻:村民圈湖养殖畜禽、经营鱼塘,湖面浑浊,杂草丛生,岸边上还能看见漂浮的死鱼。如今,这里已成为候鸟的天堂,吸引着众多像张国平一样的摄影师。
“过去来这儿的人很少。”住在漳泽湖附近的长治市潞州区马厂镇凹里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明岐说,近两年,当地关停了沿湖“散乱污”企业,整治了排污口,规范整顿了鱼塘,大量种树种草。经过持续集中治理,曾经杂草丛生、垃圾遍布的漳泽湖已经变成国家湿地公园,一年四季都是游客。
漳泽湖的嬗变是新时期山西治水兴水的生动写照。
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山多土厚,水土流失严重。按照“单打一”的思路治水兴水,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水生态修复需要。在前些年治水兴水的基础上,近些年,山西省统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化推进,不断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新时期兴水路径。
这是太原市汾河两岸景色(2019年7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山西坚持“两山七河一流域”系统推进,大力推进太行山和吕梁山两山增绿,每年营造林400万亩以上,黄河流经市县林草覆盖率接近60%。全面开展汾河、桑干河等“七河”以及晋阳湖、漳泽湖等“五湖”生态修复,全力开展19个岩溶大泉保护与修复,持续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努力扭转水生态恶化趋势。
河湖治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责任在人身上。为激活监测河湖生态环境的“末梢神经”,山西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推行党政领导齐抓共管、“河湖长+河湖长助理+巡河湖员”的工作模式,所有河流湖泊实现河湖员全覆盖,打通了河湖管理“最后一公里”,力求让河长制带来“河长治”。
整合全省主要水资源经营性企事业单位,成立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统筹水利建设、经营等事业发展;全面推动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五水综改”……山西着力推进治水兴水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治水能力。
相关数据显示,经过系统治理,山西水土流失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的10.84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020年的5.89万平方公里,入黄水质全面退出劣V类,全省主要河流生态基流基本保障,实现了水生态的整体持续好转。
兴水脚步不停歇。年终岁末,山西发布《“十四五”“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把山川相缪、山水连绵的“两山七河一流域”作为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流域和区域,进一步做好山西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