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2 01/ 27 21:22:25
来源:新华网

从斗南“花语”聆听奋进足音——“亚洲花都”传奇

字体:

  新华社昆明1月27日电 题:从斗南“花语”聆听奋进足音——“亚洲花都”传奇

  新华社记者吉哲鹏、庞明广、杨静

  春节将至,走进位于昆明市呈贡区的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玫瑰、百合、康乃馨、大花蕙兰……到处花团锦簇,人群熙熙攘攘。

  斗南,曾是滇池东岸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如今成为亚洲最大的花卉拍卖和对手交易中心。

  39年来,从第一株剑兰到上百亿枝鲜切花,花瓣与汗水拼出“亚洲花都”的传奇……在斗南,于姹紫嫣红中聆听中国奋进的“花语”,感受美好生活的别样怒放。

  这是1月21日拍摄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待拍的鲜花。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滇池畔崛起“亚洲花都”

  很多人说,斗南的鲜切花拍卖最激动人心。每天上午,花农和花商将各种鲜切花包装好,运到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在待拍区,一辆辆台车排成长龙,经纪人手持电筒检验花卉的质量。

  1月21日,质检员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对鲜花进行质量检验。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下午3点,拍卖准时开始。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两个交易大厅座无虚席,这里采用降价式拍卖,第一个出价者胜出。数百名花商目不转睛,紧盯电子钟上的拍卖信息,手指迅速敲击键盘进行竞价。

  尽管已从事鲜切花拍卖19年,资深花商马金科坐到拍卖席位时依然心潮澎湃。“一般情况下,我要在4秒钟内作出决定,每天在这里拍下约1万枝花。”他说,“这么多年来,只要不休市,我们就不休息。”

  春节前,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每天要拍卖400多万枝鲜切花,涵盖玫瑰、康乃馨、非洲菊等40多个品类、1000多个品种。

  1月21日,花商马金科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竞拍鲜花。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除了鲜切花拍卖,壮观的斗南“花潮”别具特色。在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每天一大早,经过扫健康码、测体温后,商户们戴着口罩,忙着把盆花、干花、绿植摆放到4000多个摊位上,供顾客选购。

  下午5点多,盆花、干花被搬离市场,如同潮水般退去。从傍晚直到次日凌晨,这里又变身为“鲜切花海洋”,刚刚从地里采摘的玫瑰、蔷薇、康乃馨、百合等花卉像海浪一样涌入。

  “每天晚上,这里可以买卖117个大类、1600多个品种的2000多万枝鲜切花,然后连夜通过航空、冷链运输等方式运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斗南花卉产业集团副总裁晋波说。

  花潮、人海,不分昼夜在这个国家级花卉交易市场涌动,这是游客向往的一景,也是“亚洲花都”的日常一天。

  1月21日,花商在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整理鲜花。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在斗南街道1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弥漫着鲜花的气息。统计显示,2021年斗南鲜切花交易量突破102.57亿枝、交易额112.44亿元,交易量、交易额、现金流量、交易人次和出口额已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成为中国花卉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

  呈贡区斗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斗南花卉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顾朝飞介绍,斗南7万常住居民中有4万人从事花卉行业,有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花卉交易市场和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花卉拍卖中心,2021年花卉产业产值逾200亿元。

  从斗南“绽放”看发展变迁

  世界鲜花看云南,云南鲜花看斗南。从花田、花街、花市到如今的盛况,斗南为何让世人瞩目?

  除了气候适宜花卉生长,回顾“亚洲花都”的前世今生,可以从斗南“花语”中感受中国奋进的足音。

  “农村改革给了农民种什么的自由,我们因地制宜,选择了鲜花,后来成为专职花农。”59岁的斗南第一代种花人华明升说,“与其说是斗南发展了花卉产业,不如说是时代发展造就了斗南花卉。”

  长期关注斗南发展的昆明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厉鸿华认为,斗南巨变只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中的小小篇章,其产业发展史是我国经济社会巨大跨越的一个缩影。

  华明升回忆,当时斗南还没有花卉交易市场,昆明市区也没花店。为了卖花,他和村民们经常凌晨三四点钟起床,骑2个多小时自行车到市中心摆摊卖花,后来形成了马路市场。

  拼版照片:上图为1994年顾客在斗南村购买鲜花(资料照片);下图为2022年1月21日,花商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竞拍鲜花(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新华社发

  种花的收益让斗南农户看到市场前景,他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魄力,到城里推销鲜花,到国外考察、引进新品种,办公司、建基地、闯市场,不断壮大花卉产业。

  兴一业方能富一方。30多年来,当地党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出台系列扶持措施、成立行业协会、举办花卉博览会、推动市场升级、建设花卉小镇,农业银行推出“云花贷”,云花+大数据、5G智慧小镇项目等正在实施。

  “一花引来万花开”。在斗南花市的引领带动下,云南花卉产业愈加蓬勃。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2021年云南鲜切花产量预计超过160亿枝,产业综合产值预计突破900亿元。目前全省从事鲜花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有28万多家,从业人员逾百万,花卉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1月21日,顾客在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选购鲜花。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从斗南“花语”中,可以触摸时代的脉搏。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斗南花卉出口愈加旺盛,已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华明升的儿子华人从泰国留学归来,接棒花卉事业,专攻热带植物进出口。“我国花卉在东南亚市场的潜力很大,2021年我出口了约300万元人民币的盆花,还引进泰国盆栽在斗南销售。”华人说。

  花事常新,共向未来

  年年岁岁,繁花似锦;岁岁年年,花事常新。

  在鲜切花中,质量等级最高的A级花愈加抢手。目前在斗南交易的各类鲜切花中,A级花的比重已增至约15%,消费者越来越看重花卉的品质和品种。

  从传统售卖转型到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的花商花农越来越多,挖掘了市场潜力。春节将至,斗南随处可见前来淘花的市民、慕名而来的游客,还有许多拿着手机直播的花商。

  1月21日,花商毕茜茜在花摊直播销售鲜花。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库存已加,要买红色太阳花的抓紧了!”穿着时尚的毕茜茜正在花摊前热情直播。“我带货最多的一场,是1小时内卖出20万枝花。”从高铁乘务员转行电商的她十分自豪。

  春节、元宵节、七夕节等我国传统节日对鲜花需求量越来越大。2021年七夕节前,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单日交易量达931万枝,创造历史新高。

  “七夕节的鲜花销量超过西方情人节时的销量,折射出我国传统文化正迸发愈加旺盛的生命力。”顾朝飞说。

  交易是斗南花卉产业的核心,创新是其常开不败的秘诀。通过迭代升级,斗南已成为对手交易、电子拍卖、互联网电商等交易模式并存的花卉产业园区。

  1月21日,顾客在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选购多肉植物。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2017年3月,撮合花商与花农在线担保交易的电商平台花易宝率先在斗南上线,2021年鲜花交易量超过4亿枝、交易额逾3亿元。“这里是最适合花卉创业者的热土。”“80后”创始人赵永能说。

  如今,斗南不再是单一的花卉种植地,而是成为聚合拍卖、物流、研发、农资、旅游等业态的综合体,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2022年伊始,斗南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在占地3.62平方公里的斗南花卉小镇,花卉产业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正融合发展。

  “在这片区域,除了200余亩地用于原住居民回迁楼房建设,其余土地都用于产业发展,现在已汇聚4000余家花卉经营及物流、文创等企业。”顾朝飞说,“有强大的国内市场作依托,花卉产业空间广阔、潜力巨大,未来斗南将花开更艳!”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830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