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2/ 04 11:21:52
来源:新华网

四海笙歌响,万家灯火明——在年俗里看见乡土中国

字体: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题:四海笙歌响,万家灯火明——在年俗里看见乡土中国

  新华社记者

  张灯结彩迎新岁,花鼓秧歌庆丰年。虎年春节,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在各地开展。从东海之滨到西域大地,从平原旷野到雪域高原,年俗活动为千家万户带去“年味”的同时,也展现了乡土中国的振兴面貌。

  非遗中国年

  伴随演员翻飞的十指,台上妇人时而顾影自怜,时而痴想入梦,短短几分钟内,变幻出三套不同的妆容和服装……正月里的泉州嘉礼馆,提线木偶剧《青春梦》的演出引人入胜。

  在福建泉州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越来越多年轻人探索街巷里的非遗文化。“我们新剧院的演出常常座无虚席,甚至要加‘站票’,这在过去难以想象。”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洪世键说。

  南音、高甲戏、梨园戏……春节期间,泉州举办了数十场公益性演出活动。当地还开展了“刺桐寻遗、文旅畅游”活动,鼓励游客打卡非遗馆、梨园古典剧院、南音艺苑等场所,收集盖章兑换礼品,在徒步中触摸“世遗之城”文脉。

  而在数千公里外的新疆喀什,其老城民间艺人迎着清晨阳光,载歌载舞迎接宾客入城。游客可以在乒乓作响的铁业公社体验铁器制作的乐趣,还可以在花帽巴扎制作一顶属于自己的维吾尔族花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侯汉敏介绍,春节期间,全疆各地将组织迎春巴扎、剪纸大赛等线上线下非遗展示活动近200场,“这些文旅活动,将大大丰富各族群众春节文娱活动,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福”至千万家

  “书法家们带来了最好的春节文化礼物。”66岁的济南市民路美生笑着说,随身的小布兜里,装着一副刚刚晾干的春联。

  在山东省2022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上,来自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为群众现场免费书赠春联和“福”字。“这手写的春联,有过年的仪式感,年味浓。”路美生说。

  千家迎福气,万户祥瑞开。数千年来,“福”文化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也凝聚着一个个幸福时刻。

  位于福建漳州的群裕小区,物业人员将一张张“福”字送到一个个老人手中。过去,这里是无物业接手的老旧小区,近年来,漳州市芗城区大力实施老旧社区改造,创办国企芗江物业引进“红色物业”模式,为99个小区3.5万户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今年春节,各社区开展大鼓凉伞踩街、送春联猜灯谜等50余场活动,以往的老旧小区充满浓浓“年味”。

  芗城区文旅局副局长蔡智庆说,除了安居“住福”,春节期间,他们还举办儿童“画福”、暖心“送福”、美食“吃福”、猜谜“竞福”的“五福临门”活动,“让文化惠民活动滋养百姓,营造直抵内心的幸福感。”

  山河满眼春

  历添岁月,春满山河。

  位于青海省海东市的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满眼都是窗花、灯笼,空气中弥漫着馓子、油饼的香味。欢快的锣鼓声中,张义忠的舞狮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

  57岁的张义忠在景区里经营一家小吃店,春节期间,自小热爱社火的他加入了景区的表演队,“社火表演是青海过年必不可少的节目,春节期间游客多,除了提供可口饭菜,我也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民俗文化。”张义忠说。

  记者了解,景区目前有特色餐饮、文艺表演和民俗体验等各类商家百余户,除夕到大年初二,舞龙舞狮、青海平弦等特色展演活动吸引了4万余人次游客。

  春节的江西宁都,随便走进一个山谷,都可能听见脆亮的唢呐声;走进一座古村,都可能撞见花灯队。

  “真没想到,客家村落能有如此精湛的剪纸技艺。”在体验了年画剪纸技艺后,一群来自山东的游客赞叹连连。田埠乡的茶篮灯、固村镇的鲤鱼灯、东山坝的兔子灯……宁都许多村庄仍保留着传统民俗,这座“没有围墙的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每年吸引着近30万游客来此游玩。(记者吴剑锋、周晔、萧海川、袁慧晶、耿辉凰)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691128328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