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2 02/ 10 21:55:50
来源:新华社

大国“钟”匠雕刻北京时间

字体:

  20世纪60年代

  近百名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

  大学毕业生与科研人员

  辗转来到大西北的陕西省蒲城县金帜山下

  开启了一段在黄土地仰望星空的征程

  这场“西迁”建立起的

  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

  通过无线电授时

  让作为我国国家标准时间的北京时间

  真正属于中国

  时光如水,初心如磐

  如今陕西天文台已更名为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本部也从蒲城县搬至西安市临潼区

  但大国“钟”匠的使命

  始终时刻跟随着国家的发展步伐

  不仅继续提供高精度授时服务

  使北京时间的整体性能位居世界前列

  也在原子钟的研发制造等领域

  实现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用自立自强的拳拳科技报国心

  为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2月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首刚在空间光钟实验室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

  我们的授时服务就跟到哪里”

  这句豪迈的口号

  既源于从老一辈科研人员身上

  汲取的理想信念与赓续的红色血脉

  也源于不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造大国重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自信

 

  这些承担大国使命的授时人

  守护北京时间

  走过每一分,每一秒

  向着深空与深海进军……

 

  点击链接,阅读详版:

  大国“钟”匠——记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首刚和他的“时间团队”

  文字记者:张伯达、郑昕

  参与记者:梁爱平、张晨俊、张博文

  视频记者:梁爱平、张晨俊、郑昕

  海报设计:殷哲伦

  新媒体编辑:胡碧霞

【纠错】 【责任编辑:吴咏玲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53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