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5/ 16 17:18:34
来源:新华网

《瞭望》刊发文章:动能转换齐鲁新生

字体: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5月16日出版的2022年第20期《瞭望》新闻周刊在“治国理政纪事”专栏中刊发了记者栗建昌、陈灏采写的报道《动能转换齐鲁新生》。摘要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2018年初,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成为我国唯一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

  4年多时间里,山东以“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为目标,持续探索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的新旧动能转换路径。

  钢铁、煤炭、电解铝、地炼等在山东基础好、有优势的“两高”产业,恰恰是山东过剩产能淘汰的重点对象。通过逐步提高环保、能耗、水耗、安全、质量、技术标准,财税、金融、价格、土地等政策协调配合,山东打出严格审批核准、严控新增融资、实施差别化水价电价等“组合拳”,依法依规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

  截至2021年底,山东省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11万多家,化工园区由199个压减至84个,关闭退出不达标化工企业2344家、危化品仓储经营企业168家;压减焦化产能1866万吨,关停淘汰落后煤电机组305台、852.6万千瓦。

  基于全国最完善的工业体系,山东省瞄准国际标准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加强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形成新动能。

  2018年以来,山东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8万个,投资规模居全国首位。山东正在争创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30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是山东明确的新经济增长点。山东编制实施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

  2018年以来,山东诞生“瞪羚企业”1140家、“独角兽企业”20家;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持续领跑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工信部已公布的六批共45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山东有109家,居全国首位。

  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山东确定了涵盖三次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鼓励支持领军企业牵头建立产业协同配套体系。

  聚焦11条标志性产业链,山东绘出覆盖上下游关键环节的产业链图谱,形成领航型企业、重点配套企业、主要特色优势、急需突破短板、协同攻关技术、区域布局优化等“N张清单”,以工程化、项目化方法开展规划设计。

  山东实施了“雁阵形”集群提升行动,培育动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家电等一批世界级集群,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目前,已累计培育“雁阵形”产业集群105个,规模突破5.7万亿元,4个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首批1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达9000亿元,构建起引领动能转换的头雁方阵。

  在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推进中,山东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为引领,推动创新创业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发展能级不断跃升。

  山东实施了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健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体系,明确提出推动今年实现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不低于43%;在全国率先以规范性文件推行揭榜组阁制,面向全球公开“张榜”,重点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

  对标最高标准、最优水平、最佳实践,山东统筹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健全市场体系等重点领域改革,山东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为新旧动能转换营造更优良的营商环境;聚焦跨周期调节,2021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六批政策清单,根据不同发展形势打出不同“组合拳”,政策包梯度投放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

  2021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继续位居全国第三,其中“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三成,“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超过一半。在“三年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山东正朝着“五年取得突破”的阶段性目标奋力前进。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69112865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