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时。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在高中三年完整地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起起伏伏,网课成为这一届学生的集体记忆。
“丽珊幸福心理”创始人、天津市耀华中学心理教师张丽珊在做咨询的过程中发现,疫情对学生明显的一个影响是,“让想学习的孩子更加想学,不学的孩子更加不学”。
张丽珊接待过大量因为线上、线下“横跳”而出现心理困扰的考生。有一类考生,家长上班不在家,他就开着网课,偷偷打游戏;另一类考生正好相反,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上早自习,专注上网课,但越努力越焦虑,担心和其他线下上课的孩子比,网课效率低,自己会落后。
张丽珊特别想告诉这些焦虑的孩子,高考比的是一个省(市、区)内的排名,所以你上网课,大概率和你竞争的其他孩子也在上网课,大家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谁的心态更平稳,谁就有更多可能赢。
考前一两天,知识的掌握突飞猛进不可能了,能调节的就是心态
在张丽珊看来,居家上课其实和居家办公一样,考验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缺乏自我管理的孩子,以前在学校有老师盯着,回到家有家长盯着,老师和家长还经常交流,共同帮助孩子规范自己。当失去了外界监督,老师逮不着了,家长去上班了,孩子就可能处在失控的状态。”
考前一两天,在知识掌握层面的突飞猛进恐怕不可能了,孩子能调节的就是心态。“高考成功经验之一是赢在心态,心态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都是有可能的。”张丽珊说。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介绍,已经有心理学研究证明,高考前五天内做“正念训练”(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正念学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正念学组,已在微信公众号“正念专委会 筹”,免费向公众开放专业的正念音频材料——记者注),会明显缓解情绪,即便是单次训练,也会有一定效果。
进考场的何止是学生,家长其实也在经历着一场大考,同样需要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
在考试前几天,家长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暴露出自己的焦虑或抱怨,否则只会影响孩子的心态。考完后,家长也不要问孩子当天的考试情况、考得怎么样、题都会吗……“问这些有什么用呢,考都考完了,你是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吗?”张丽珊说,“家长首先要自己做到,才能帮助孩子做到考一科扔一科。”
张丽珊还特别提醒,考试期间,生活也要和心态一样平和,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在伙食上“出花样”,“听说什么补脑赶紧给孩子做,这是最不可取的,就给他吃日常最熟悉、最习惯、最喜欢吃的东西。万一吃完新的食物,孩子身体不适应,反而会弄巧成拙”。
遇到突发事件怎么办?亲人离世要不要告诉孩子?
高考前和高考期间,也可能发生一些突发状况,比如受疫情影响,遇到封控、管控等特殊情况。这是孩子周围其他同学没有的困难,孩子的焦虑如何缓解?
张丽珊说:“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将疫情对自己的影响和伤害降到最低的一个最重要途径。怨天尤人只能加大负面情绪,调节建议是接纳现实,每天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张丽珊辅导过一些大考前生病的考生,这些孩子反而考得更好,“第一,生病不能到校,感受不到紧张氛围,更容易心态平和;第二,家长和周围人对他这次考试的期待降低了,本人也不焦虑了,考试时更加专注,不会患得患失”。
“考生应该相信自己的学习状态、知识储备、应考技能,经过多年训练,处在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相信这些能力不会因为一个突发事件都归零。”陈祉妍说。突发情况会对情绪和精力产生干扰和影响,考生要做的,就是不为这些事坐卧难安、心绪不宁,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陈祉妍建议,不要让考生在高考前除了复习其他什么都不做,而是应该有正常的运动、社交,过一种均衡的生活。尤其在眼睛、大脑比较疲劳后,需要一些转换性的活动,比如跑步、种花、遛狗等。
媒体上有这样的报道,为了让孩子安心考试,家长故意隐瞒了家人去世的消息。如果在高考前,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要不要让孩子知道?
陈祉妍认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父母忍到孩子高考完之后离婚,其实这一方面家长把孩子想象得太脆弱,另一方面也把孩子想象得太迟钝,其实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有预感的,只是互相不说破。但对于这些短时间内不处理没有太大影响的事情,陈祉妍建议,可以暂时不做。
还有一些事情,比如亲人离世,尤其是和孩子关系密切的亲人,不第一时间告诉孩子会给他留下巨大的、不可逆转的遗憾,那么,“说不说是一回事,怎么说又是另一回事,这会是非常具体的选择”。
“有的孩子自身调节能力强,这个亲人又与他十分密切,死亡原因没有极度创伤,隐瞒也比较困难,那就可以考虑说;如果是车祸一类具有创伤性的,还是需要慎重。”陈祉妍建议,遇到这类情况,家人首先应该拨打心理热线,请求专业人士的支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一些和考生本身关系不大的大事,比如社会新闻,陈祉妍的建议是——少刷。
考试中,适度的紧张是普遍且需要的
当孩子走进考场,在考试中,适度的紧张是需要的,但也要防止过度焦虑。
“焦虑普遍存在,希望考生能适度接纳自己的焦虑。不要把眼光放得太窄,不要把眼前的一点小困难,看成是针对自己的困难。一道题难住了你,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对很多人来说这都是道难题。而高考,也不是看这一道题,而是总分的对比。”陈祉妍说。无论考前、考中、考后,“考生都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还没考试,觉得一定会考得很差;打开试卷第一道题不会做,就觉得这科完了;考完之后,觉得大学没戏了。”陈祉妍说,“考后吓唬自己虽然不影响考试发挥,但也损害身心健康。”
陈祉妍特别提醒,在考试过程中,如果一道题不会,需要在这道题上“适度”努力,如果还是不会,就做一个标记,做完其他题后有时间就再回来看。“适度努力之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对这道题有一个印象,也许后面一些题目能触发对这道题的解题灵感,回过头来再做就可能迎刃而解。而最糟糕的安排是,不会做就绝望了。现在做错又不会倒扣分,解题步骤也得分,蒙也要蒙一个啊。”
张丽珊提供了一些考场上可以操作的缓解情绪方式:如果太紧张了,那就深呼吸,吸气的时候要吸满,呼气的时候要呼尽,这样可以清空大脑,基本做三组之后心情就会平静很多;有的孩子在极端紧张下会引发肠道蠕动加快,这是正常现象,只是体质敏感的人会需要上厕所,这时候千万不要忍着,要立刻和监考老师沟通,抓紧时间去,回来后就能神清气爽地答题了。
“高考当然很重要,但这并不是人生中的一锤子买卖,后续还要填志愿,将来还可以考研,还要找工作……千万别觉得自己一生在社会上的定位就由高考来决定。”张丽珊说,“其实每一个职场人都知道,只要我们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人生永远都有可能绽放,达到甚至超越自己的理想。”(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