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6/ 08 11:00:47
来源:新华网

奋斗者·正青春丨任鹏:思政课上的“追光者”

字体:

  新华社沈阳6月8日电 题:任鹏:思政课上的“追光者”

  新华社记者王莹

  “任老师的课深入浅出、一气呵成,我没有想到思政课可以讲得如此引人入胜。”

  “在我们心中,任老师是个‘斜杠青年’。他既是学院最年轻的‘80后’博导、学院副院长,还是学生最喜爱的思政课教师。”

  在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任鹏的课堂上,偌大的教室总是座无虚席。学生们说,任老师用学术话语讲政治、用生活话语讲理论,他的课既有“意思”又有“营养”。

  在课堂强大吸引力的背后,是任鹏16年如一日始终像上新课一样去备课,是他创新性打造经典品读“五层次模式”等教学体系,是他连续11年指导学生围绕社会重大问题进行实践调研……

任鹏指导学生开展“概论”课小组学习。(受访者供图)

  2006年,毕业后刚踏上讲坛的任鹏发现,思政课教师这份工作不是那么简单。“课堂枯燥单调”“教师古板无趣”是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普遍印象,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让更多的青年学子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

  为弥补授课经验不足,他认真去听老教师的课,甚至把每堂课都用录音笔录下来,反复回放寻找教学规律技巧,仔细研磨教学“起承转合”的节奏,听课、备课、上课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

  在此期间,任鹏以课题研究为支撑,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16项,打造了系列思政课品牌,进行小组学习法、经典品读法等个性化教学改革,使每一节思政课都成为“精彩一课”。

  为摸清学生思想脉搏、把握青年理论需求,任鹏千方百计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学习遇到挫折、人际关系出现裂痕、考研方向迷茫……遇到这些问题,学生们总是第一时间求助任鹏。

  如何将课堂知识在实践中转化、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贯通起来,是任鹏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2012年暑期,任鹏顶着酷暑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受到袁隆平院士的亲切接见。“为更好指导我们社会实践,任老师和我们一起坐32个小时的硬座,并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在列车上把我们的实践方案改了好几遍,他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我之后的职业选择。”学生石天说。

任鹏(右二)指导学生开展“理论之光”社会实践。(受访者供图)

  2019年11月,任鹏参加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比赛,获得特等奖。近年来,他还先后荣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只在思政课课堂上,任鹏对广大青年的理论学习活动和理论宣讲需求总是“有求必应”。仅2016年至2021年间,他受邀在校内外作宣讲报告210余场,累计受众2.5万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覆盖机关、企业、学校、农村和社区。

任鹏在“2021年辽宁最美青年”表彰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16年倏忽而过,但在任鹏的心里,他对学生、对课堂的热爱依然如初。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既要只争朝夕,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种子,也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用学识魅力、人格情怀、坚定信仰感染学生、赢得学生、成就学生。”任鹏说。

【纠错】 【责任编辑:王萌萌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8722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