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题:培植科学土壤,让科普惠及全民——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十周年重点扫描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
创新绽放于科学的土壤,科学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科学普及的力量。
10年来,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成为拥有408座全国实体科技馆、612套流动科技馆、1251辆科普大篷车、1112所农村中学科技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五位一体”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为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
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
“在地球和太空看月亮有什么不同?”来自西藏日喀则市扎西顶村的14岁女生旦增曲珍常常在仰望夜空时萌生出对宇宙的好奇。她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的问题竟然能飞往中国空间站,得到航天员老师翟志刚的回答。
今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全国科技馆体系近百家科技馆和科普站点同步开展连线活动交流。在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旦增曲珍和同学们不仅利用统一的实验资源包同步开展天地对比实验、和航天员现场连线,还参与了多项配套实验活动。
天南地北的青少年同上一堂太空课、更多科学梦想被点燃的背后,是现代科技馆体系10年来的稳步建设、量质齐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中国科协启动建设现代科技馆体系。从城市到县域再到乡镇村庄,现代科技馆体系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达标实体科技馆数量翻倍增长,西部地区科技馆数量占比明显上升,全国科技馆地区性分布不均进一步改善;
流动科技馆巡展近5000站,把优质科学教育资源送达全国29个省1888个县级行政区;
科普大篷车立足乡镇,累计行驶里程超过5000万公里,形成覆盖乡村的科普服务网络;
农村中学科技馆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实现广覆盖,累计培训科技教师近5000人次……
“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0年的3.27%提升至2020的10.56%。”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体系建设10年来,已逐步搭建起一套跨越千山万水、覆盖全国的科普基础设施集群,促进我国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推陈出新不断向高质量科普迈进
“虎为兽长,为山君……”动物图志中,画师笔下的猛虎漫步于山间;画前,一只老虎标本神形灵动,仿佛画中老虎跃出纸面。
今年初,上海科技馆联合故宫博物院打造的“清宫兽谱”展引发参观潮。展览将清宫《兽谱》中瑰丽的神兽想象与标本实物对照展出,引入最新的展陈技术,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引导观众用自然科学视角重读文物古画,探索动物奥秘。
10年来,各地科普场馆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在科普资源供给内容、形式、手段上推陈出新,着力满足公众的高质量科普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科技馆接连推出抗击疫情网络专题展、中西医结合抗击疫情纪实展等展览活动,引导公众科学认识疫情、掌握防疫知识,科技馆体系迅速成为抗疫应急科普的中坚力量;
重庆科技馆以学校科普需求为出发点,为学校量身定制“菜单式”特色课程体系,研发打造了150余门馆校结合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
福建探索科技馆总分馆制,引导各行各业参与科技馆体系建设,遴选认定中医药分馆、核电科技分馆等19家科技馆分馆,推动具有专业特色的资源科普化并向公众开放……
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说,10年来,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呈现自上而下全面推进、各级科技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逐步形成融合发展格局,体系的中国特色愈发鲜明。
培育崇尚科学的创新生态
2016年,一座农村中学科技馆在河南淮阳中学落地,“80后”物理老师刘华东兼任起“馆长”。6年来,他把义务工作干成了事业,平均每个月都要带着科普器材走访2所偏远的乡村学校,“孩子们对科学渴望的眼神,始终激励着我不断努力。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萌发,越早越好!”
退休后投身科普工作20余年的“科普院士”沙国河、为山里娃打开科学大门的物理教师黄才发……体系建设10年间,涌现出一批躬耕不悔的科普人物,他们用专业和爱心传递科学精神,浇灌希望的嫩芽。
树高千尺,其根必深。只有成长出更多科普人才,才能培养出更多创新后备英才。10年来,各地整合资源力量壮大人才队伍,全国科技馆志愿者注册数量达12万人;北京、天津、广西等地开展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拓展科普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人才培养同样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启动建设、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深入学校企业……体系各类科普实践通过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助力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和生态,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
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张玉卓说,现代科技馆体系将牢牢把握发展正确方向,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实现科普服务公平普惠、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