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为人民 民生工程暖民心
上海成片旧改历史性收官
空中俯瞰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东路68街坊和67街坊东块所在区域(无人机照片,7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生效了!2022年7月24日,是上海人民城市建设历程中值得铭记的一天。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东路68街坊和67街坊东块旧改第二轮征询首日,签约率即超过97%、高比例生效。这标志着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完成。
从1992年启动至今,上海的成片旧改走过了30年历程。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仍然在2022年宣告收官。
紧盯“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近年来上海持续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不仅让市民居住质量和获得感显著提高,更保护和传承了城市历史文脉,为进一步打响“两旧一村”改造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持续30年画上句号,旧改梦成真
“搭上了末班车,盼了几十年的旧改终于实现了!”24日旧改生效后,80岁的上海市民施福敏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老屋墙面开裂、石灰剥落,楼梯又窄又陡。我住楼上,煤卫全在底层。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每天上上下下十分不便。以后,再也不用每天爬这陡峭的木楼梯了。”
随着旧改生效,施福敏计划在月底前收拾完,上交钥匙,租一套公寓过渡,等拿到补偿款,在儿子家附近买一套一室一厅,和老伴颐养天年。
作为上海的中心城区,黄浦有着明显的“二元结构”:既有高楼大厦,又有简屋陋室。有人戏称“拎着马桶看东方明珠”。
施福敏所在的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建三居民区,目前还有约100户居民每天使用手拎马桶或痰盂罐。69岁的叶阿姨就是其中之一,她和丈夫住在一个小隔间内,房间里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柜子,还剩下一张椅子大小的空间。这样的房屋条件无法安装抽水马桶。
“每天要拎着痰盂罐去小区门口的粪站倒,老伴走路不便没法去公厕。两个人如厕都靠痰盂,一天要倒5、6次。”叶阿姨说。
建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瑜说:“有些已经加装了抽水马桶的居民,因为马桶太靠近床或太靠近门,如厕问题依然存在。居民们都盼着通过旧改彻底解决问题。”
7月24日,随着施福敏等最后1800多户居民签约比例生效,上海终于为持续30年的成片旧改工作画上句号。当天晚上10点,陈瑜还在和几位居民畅想旧改后的生活。“虽然条件简陋,但石库门里弄的邻里感情是温馨友善的。大家相约以后还要回来看看。”
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3月,上海启动的首个成片旧改项目“斜三基地”也位于打浦桥街道。“回看历史,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巧合:上海的旧改工作从打浦桥出发,在打浦桥结束。”黄浦区旧改办专职副主任朱佛海说。
上海市旧改办统计,30年来,上海共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超过30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130万户。
黄浦和虹口都曾是上海危棚简屋最集中、旧改任务最重的老城区。“每个旧改工作者都在尽最大努力多做一点、做得好一点,能快则快、能多则多。”上海市虹口区旧改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杨叶盛在走访了一户又一户旧改地块居民后感慨道:“要让这些踮着脚尖盼旧改的居民早日告别蜗居、住进新居,要让老地块升腾起‘有尊严的烟火气’。”
面对旧改民生工程,探索破解多重难题
旧改工作难度大,越到后面,遗留问题越复杂,难度系数越高。
变“数人头”为“数砖头”、实行“阳光动迁”、创造旧改群众工作“十法”……把旧改这个民生工程办实办好,上海的各级干部既动真感情,又下真功夫,通过一次次大胆创新破解难题。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加速推进旧改
“因为这次疫情,项目进度延长了两个月,我的心也跟着吊了两个月。”家住虹口185街坊的沈秀珍在宣布旧改生效的那一天喜极而泣,今年68岁的她告诉记者:“我们一家三口居住在10平方米的亭子间。弄堂里的各种设施实在是太破旧了,病毒传播风险也高,现在终于尘埃落定,我们也放心了!”
疫情期间,不少老旧小区一“阳”就是一片。这样的揪心事实让人们意识到:旧改不仅关乎居住环境的改善,更关乎老百姓的健康和安全。上海市住建委主任姚凯说,6月份以来,上海市各级部门创新工作方式,全面加速推进旧改工作,千方百计把因疫情耽搁的时间抢回来。
“老百姓的事情必须只争朝夕。”虹口区副区长关也彤表示,6月初,虹口按下旧改复工“加速键”,首次在一天内为三个旧改项目连续召开了三场听证会。“所有工作人员下沉一线、加班加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联系居民咨询或签约;首次采用电脑摇号排序的方式,让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居民‘少跑一趟’。”
——既惠民生,又护文脉
2017年以来,上海旧改思路从“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在跑出旧改加速度的同时,上海将城市风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梧桐掩映之下,不同时期的花园洋房、联体别墅和新式里弄依次排列,特色小店与办公园区穿插其中……改造后的上海市长宁区武夷路,不仅保留了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肌理,居住、工作、生活消费等功能配套也一应俱全。
“旧区改造既要满足原住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又要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历史风貌,从而呈现出一种高品质的‘烟火气’。”原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主任徐妍说。
这样的“双选题”,在上海旧改中比比皆是:被称为“海上第一名园”的旧式石库门里弄张园,在保护性征收之前,动迁了1100多户居民。通过“人走房留”,未来将打造留住城市记忆的历史风貌街区;虹口区的“今潮8弄”,在改造中褪去了老弄堂“72家房客”的局促脏乱,实现了历史风貌保护、城市功能完善和环境品质提升的有机结合……
——既算经济账,又算民心账
对历史风貌保留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也增加了财务平衡的难度。在摒弃“大拆大建”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成立城市更新中心这一旧改功能性平台,上海探索实施“市区联手、政企合作、以区为主”的旧改新模式。
作为新模式下的首个旧改项目,2019年5月上海虹口旧改史上最大的单体地块17街坊启动征收,涉及居民2690证、3010户,企事业单位58证。2020年9月,该地块成功收尾交地,耗时仅一年多。
上海地产集团首席投资运营官赵德和介绍,针对该项目,上海地产和相关区属国企共同组建项目公司,投入资金比例为6:4,并按照投资比例分摊盈亏。“过去,从征收到交地,耗费5至6年是普遍现象;采取新模式后,这一过程明显加快。”
2021年,上海又成立了总规模约800亿元的城市更新基金,定向用于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这些旧改机制让各旧改地块实现了全市统筹,在全市层面实现了“算大账、算动态账、算长远账”。
再接再厉打响“两旧一村”改造攻坚战
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的历史性完成,实现了几代上海人的夙愿,但上海的旧改工作并未画上休止符。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打造现代、宜居、安全的生产生活空间。
姚凯透露,下一步,上海旧改的重点将转向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上海即将打响‘两旧一村’改造攻坚战!”
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上海中心城区剩余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约43万平方米、1.5万户。姚凯说,在零星旧改项目中,居民动迁之后,政府将根据当地居民需要,规划建设一些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如养老设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目前,我们已经对黄浦区零星地块的分布、涉及的居民户数和改造需要的成本等,都进行了摸底评估。”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表示,黄浦区零星地块涉及6千多户居民,未来将通过多措并举,做到“一地一方案”。
针对规划保留的旧里弄住房,上海市房管局局长王桢表示,上海将重点完善其厨卫设施,逐步消灭居民“手拎马桶”的现象。“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把手拎马桶问题彻底解决。”
散落在城市边界的城中村,成为上海本轮疫情的重灾区。“之前,城中村居民改善生活环境的意愿已然十分强烈,疫情出现后,城中村改造则更为迫切。”姚凯说,城中村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煤卫公用,环境消杀工作做不到十分彻底。上海已下定决心加快城中村改造,在改善居民生活的同时,改善城市面貌,尤其要在城郊结合部推进生态建设。
旧改既是民生工程,又是民心工程。在成立上海第一个居委会的黄浦区宝兴里,1136证居民仅用172天就完成了“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创造了上海大体量旧改项目的新纪录,实现了“当年启动、当年收尾、当年交地”。
“推进旧改要做好群众工作。”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丽华说,“一些居民从开始的闭门不见,到打开防盗门,再到打开纱门,最终敲开心门。旧改数字的背后,既有居民对生活改善的热烈期盼,也饱含着基层党员干部的真情付出。”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陈杰表示,上海已形成市、区、街镇职责分工明确的旧改管理制度,改造方案阳光透明、改造过程要征得老百姓的同意,充分体现了人民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内涵。“在旧改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以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难、做深做细群众工作。只有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旧改才能向前推进。”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以“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为指引,在实现百姓“安居梦”的征程上,上海还将不断奋进。(记者何欣荣、郑钧天、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