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
大家好,我是中新社记者张素。好记者讲好故事,今天我先讲一个9岁小留学生,也就是我自己“被记录”的故事。
1996年到1998年间,我曾随父母留学日本,其间的经历被拍摄制作成纪录片《小留学生》。这部纪录片在中日两国播出后,对无数观众产生了影响,也深刻影响着我。做一个记录时代、沟通中外的人,由此成为我的初心使命。
如今,我成为一名记者已有十个年头。十年间,我践行“四力”,从体育、科技到时政,我在这些领域里记录了更多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教会我,什么是“小我”融入“大我”,怎样与时代同频共振。
其中一个故事关于“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2017年底,我被推荐加入南仁东先进事迹报告团,要在报告会上以记者视角讲好南先生的故事。一遍遍整理过往素材,一次次走访先生亲友,我深刻感受到南先生对科学的爱、对祖国的爱。当年,他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投身科学事业,最终用了22年时间与同伴一起把“仰望星空”的梦想变成现实。
我也最终选择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为题进行演讲。这八个字既概括了南先生的经历,也诠释了他的精神,更激励我们前行。报告会那天,当我讲到要向南先生那样“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乃至为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去做些点点滴滴又实实在在的贡献”时,台下观众流着泪鼓掌。
其实,不只是南仁东先生,袁隆平、黄大年、李小文、李保国……我记录的许多中国科技工作者都是如此。他们的眼睛看得那么远,脚步又踏得这般坚实。他们践行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几个字,更将其化为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时代成就了他们,使无数看似平凡的工作和生活折射出不平凡的光辉。这些群星又是如此闪耀,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我们将其记录下来,正在激励更多人坚守各自岗位、发挥自身力量,在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新闻社的一名记者,“以报道连接中外”就是我的本职工作。这些年,我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其中一个故事关于“我和你,一起向未来”。
今年年初,我负责主持我社《近观中国》特别策划节目,用鲜活的报道讲述大国元首的冬奥情缘。节目播出后不久,我收到来自海外观众的留言,称赞我“带着真实的爱国情怀,讲得清晰、到位”。
带着这些留言,我进入北京冬奥会闭环。接着,我在首都体育馆奋战了近20天,记录体育健儿的冰上风采。我还格外关注中外选手的互动,拍摄到中国冰舞组合王诗玥/柳鑫宇向日本花滑选手羽生结弦赠送礼物、相互拥抱致意的瞬间。这篇报道发出后,吸引无数中外网友点赞。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更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而在这场和平友谊、团结合作、鼓舞世界的盛会上,作为记者的我以报道为“音符”,圆梦再出发。
现场目睹中日运动员超越国界的友谊,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无论作为“记者”还是“被记录者”,我都不曾忘记初心使命,致力于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说回我自己的故事,也就是小留学生的故事。这张照片上的八旬老人,就是我当年留学日本时的小学校长岩崎正。去年8月,我在报道东京奥运会的间隙去拜访他。车站人来人往,校长就举着这张用毛笔字写着“你好!张素酱!”的纸来迎接我。
那天我们聊了很多,还一同顶着烈日重返学校。站在陌生又熟悉的操场,我初心未改,依然记得9岁时有一天被校长请到讲台上发言。当时我对日本小朋友说,“愿我们捧起和平的鸽子,唱起和平的歌”。如今当我再一次说起这句话,校长听了很欣慰,夸我“了不起”。我们还约好,北京再见。
这段亲身经历仅是中日民间交往的一个很小的片段,作为一名“被记录者”,我的故事未完待续。作为一名“记者”,我也希望能够记录更多人的故事,成就更好的我们,不负伟大的时代。
中新社·张素·北京冬奥会期间奋战在首都体育馆
中新社·张素·随“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试验队出发海试
中新社·张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
专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