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苦寒蛮荒之地,到富饶“大粮仓”;从偏远最北边疆,到对外开放新前沿;从昔日老工业区,到振兴发展新高地……站在新的历史关口,黑龙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爬坡过坎,转型升级,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奋力书写黑土地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依靠改革开放增添内生动力
黑龙江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是国家重要能源、原材料和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科教实力雄厚、生态优势突出、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明显,高质量发展基础坚实。
20世纪50年代,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浴血奋战,为祖国生产粮食。如今,在王震将军点燃第一把荒火的地方,八五〇农场已建成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粮食亩产从当年的100多斤提高到1200多斤。
“收割机装上北斗导航,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一天一夜可以收割2000多亩地。”八五〇农场种粮大户袁志欣展示自己购买的大型农机。
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决定着农业强国的成色。“北大荒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垦改革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守聪信心满满。
近五年来,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产量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始终位居全国第一,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居全国首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在东北地区,体制机制不活、市场意识弱、历史包袱重等问题,长期困扰国有企业发展。瞄准市场化转型,哈电集团近年来“真刀真枪”全面深化改革,压缩总部部门岗位,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让市场竞争观念深入到企业内部各层级,激发新发展活力。
依托走创新路、闯改革关,“三大动力”推动了我国电力工业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哈电集团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42.9%,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复合增长率11.9%,人均工资年复合增长率7.6%。
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表示,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勇于解放思想,借鉴先进经验,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强化全局意识、系统观念,引领黑龙江振兴发展开创新局面。
寒风凛冽,绥芬河口岸铁路货运现场吊机轰鸣、货箱起落,一列列中欧班列往来穿梭,成为保障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物流通道。
绥芬河站是黑龙江最大的对俄铁路口岸站,也是中欧班列“东通道”重要的进出境口岸之一。近年来,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一条条“钢铁长龙”具有效率高、路线广和全天候等优势,架起了通海达洋、联通亚欧的重要桥梁。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支持优势产业“走出去”拓展市场,打造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进自贸区、哈尔滨新区、综合保税区、边境经合区等重要开放平台创新发展……黑龙江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策效应日益显现,这里正在成为投资兴业的新热土。
作为我国最北自贸区,黑龙江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在成立三年时间里,已累计新设立企业12226家,内资企业12175家,外资企业51家,进出口总额由设立之初的16.84亿元增至67.59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0%。
黑龙江,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奏响沿边开放新篇章。
坚持创新驱动释放发展潜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隆冬腊月,在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车间,几名身穿蔚蓝色工装的工人正在大型机械前注视着电子显示屏幕,手指在一排排按钮上操作着。
从跨学科到跨工种,从主持设备论证到搭建技术标准体系……46岁的焊接专业总师助理郑欣攻克了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诸多瓶颈问题,见证着一项项新技术应用“从0到1”的历程,努力把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是黑龙江省坚持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一个缩影。作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原材料基地,这里聚集的大批央企正瞄准国家战略和需求,坚持自主创新,保障重点工程和项目正常运转、产品按期交付,为打造“国之重器”奉献力量。
打造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一批新增长动能,着力培育稳定经济增长的优质主体;围绕新型显示、半导体材料、卫星制造等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打造自主可控、国内一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基地……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果说,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是振兴发展的“最大增量”,那么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则能汇聚更磅礴的振兴动力。
去年3月,“85后”郑好从日本北海道大学回国,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名教授。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他顺利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正围绕寒区冰雪路面开展研究。
“我看好黑龙江的地域特色,看好学校提供的平台和机会,希望以自己的努力,为基础研究、新兴产业发展贡献力量。”郑好期待在“冰天雪地”里大干一场。
既聚焦留住省内人才,又瞄准引进省外、海外人才,既突出高端引领,又加强梯队培育……为进一步建强人才队伍、激发人才活力,黑龙江省发布《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着力打造生态、平台、计划、服务“四位一体”的人才发展新环境。
“头雁支持计划”入选团队可享受5年最高5000万元经费支持,对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安家补贴,可在科研立项、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优惠待遇……一系列政策利好赢得众多“点赞”。
黑龙江省代省长梁惠玲表示,特色比较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是黑龙江再创新辉煌的希望所在,只要坚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叠加优势成胜势、激发潜力增动力,就一定能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振兴发展之路。
把握战略机遇坚定振兴信心
面向未来,“老字号”“原字号”如何赋能增效?
“新旧动能转换是一根接力棒,接好了经济就能平稳过渡。”
“选择怎样的项目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方向,一是要盯住我们的优势,二是要展望未来的发展,三是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只要敢于无中生有,善于有中生新,就一定能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关键五年。黑龙江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龙江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开好局起好步。
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如今,以“四大经济”为突破口,黑龙江省正进一步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塑造振兴发展新引擎,为新老产业共舞建柱搭台。
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带,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依托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天空地一体化智能感知系统,开启了智慧农场建设项目,水旱田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作业“不再是梦想”。
根据规划,黑龙江省将重点围绕引进培育市场主体、延伸壮大数字产业链、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等,给予政策倾斜和“真金白银”支持。到2025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0%,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生物经济如何为黑龙江省振兴发展提供更大推力?
黑龙江省农业生物质资源全国第一,年产秸秆约9000万吨,是全国最大生物发酵氨基酸和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基地,汇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一批生物技术领域前沿科研机构,拥有哈药集团1家百亿级企业,哈尔滨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站在数千亿级的全新赛道上,发令枪已经打响。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把生物经济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将打造生物医药千亿级和生物制造、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服务等产值规模超百亿、产业链齐全、配套完善的生物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预计2025年,全省生物经济总规模将达到4200亿元以上。
时值北京冬奥会过后的首个“冰雪季”,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雪博会、亚布力滑雪场游人如织,共迎崭新“冰雪季”;大庆市肇源县举办首届冰雪节,黎明湖龙舟冰雪乐园开园,开展冰上龙舟邀请赛;伊春市举办森林冰雪欢乐季、森林泼雪节等活动;黑河市则依托地缘优势,着力打造国际冰雪旅游品牌……黑龙江各地正抢抓机遇期,推出形式多样的冰雪旅游活动。
冰雪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提档升级机遇期。黑龙江省不断拓展上下游产业,推动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乘势而上,探索建设“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先行区和后冬奥国际化冰雪经济示范区,着力打造“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
为赋能产业转型和振兴发展,黑龙江省把创意设计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来抓,黑龙江省出台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以创意设计赋能绿色食品、冰雪运动休闲产品、工艺美术、陶瓷、高端装备、服装服饰、家居用品、生物医药、动漫及短视频、云展演10个重点领域。
击鼓催征,踔厉奋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亘古黑土地,昔日北大荒,茫茫大雪原,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以“跳起摸高”的进取心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迈向孕育无限精彩的光明未来。(记者刘伟、王春雨、杨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