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长虹乡真子坑村拍摄的星空(2014年9月20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社杭州6月16日电(记者魏董华、段菁菁、崔力)放下锄头,站在细长的田埂上,抬头望去,深邃的蓝色里,有一大片泛白的微光,那是璀璨的银河。
50岁的浙江农民陈应全在城市打工时,经常回忆起家乡村子里看到的夜空。
陈应全的家乡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长虹乡真子坑村,位于钱塘江源头,是钱江源国家公园保护区范围内的一座传统村落。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许多传统村落一样,这里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转变。年轻人离开乡村去城市落脚,留下老人生活在祖屋里。
近几年来,回到村里的陈应全发现,他的家乡在这种潮流下却悄然发生着“逆行”。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驾在盘山公路上拐了60多个弯,来到村里露营,就为了来看星星。”他说。
真子坑村下辖4个自然村,其中的高田坑自然村是开化县海拔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古村落。因为原生态保护做得好,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这是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长虹乡真子坑村拍摄的保存完整的黄泥屋(2023年6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段菁菁 摄
当地村干部说,高田坑村没有光污染,空气通透,有堪比青藏高原的通透天空和观星条件。2023年,这里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设立为“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
走进这个偏远山村,山顶上一座天文馆十分显眼。随着夜深,在这里看星星,似乎“触手可及”。
“抬头望远,是一片久违的、美到令人窒息的星空,就像密林中有许多生物在黑夜里奔走飞翔的样子。”杭州市天文学会的一名会员曾多次在这里观测星空,回到城市后,在社交媒体上感慨。
然而,这些村庄也曾面临破败的境遇,如泥巴路、四处堆放着垃圾……2003年,浙江省提出“千万工程”,首先对村庄的人居环境进行整治。
2016年,开化县长虹乡定下发展目标,将高田坑村打造成暗夜公园科普观星基地,建设科普馆,同时重点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河道整治,打下生态环境基础。
这是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长虹乡山顶的暗夜公园天文馆和观星露营基地(2022年7月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县里投资了近3000万元,专门建立了一个科普和观测于一体的天文馆。”长虹乡的一位干部董珂理说,在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原真性的基础上,近几年,村里打造了游览观星、研学旅游、文化艺术等多业态融合的乡村生活空间。
古老村落的“星空IP”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年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
星空资源“变现”后,给这座偏远山村带来了流量,同时也拉动了消费。当地村民看来,星空正在成为这个千年古村从凋敝走向振兴的发展密码。
60多岁的余坤花曾是这个村里唯一一间小卖铺的经营者。以前村里人少,小卖铺的生意一直挺冷清,现在游客增多,给像她这样的留守老人提供了一项新的生意,开民宿或农家乐,一年可以带来8万元的收入。
群山环抱,黄墙黛瓦,由长虹乡政府推动的一项古村落保护开发项目正在村里进行,并将于今年年底竣工。董珂理说,我们按照修旧如旧、原址原建的原则,不改变古村落的建筑整体风貌,只是在内部进行统一的现代化改造,提升居住舒适度。
村集体把村里88栋古民居中空置的40多栋统一租下来,打造星空主题的民宿集群,融入更多和星星相关的概念,如星星路灯、星空书屋、星空集市等,通过文旅产业进一步带动村庄发展和村民增收。“届时,一半以上的民居都将从衰败的空屋变成能产生收益的资产。”董珂理说。
当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老百姓生态观念也产生了影响。“这里从干部到群众都知道,林是不能砍的,猎是不能打的。”董珂理说。
去年12月,钱江源国家公园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的自然保护地。从山到水,从民居到星空,保护并不意味着不能发展。在村子里的老人看来,村子修得更好,人来得更多,自己的晚年生活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