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 端午假期,我国北方地区气温一路飙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有21个国家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部分地区气温达到或超过40℃。北京南郊观象台连续3天气温达到40℃,这也是该站点自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三天气温突破40℃。
图/中央气象台
6月25日至26日,华北、黄淮等地的高温天气有所减弱,但从29日起,高温再度发展。本周末,华北、黄淮等地的气温,有可能再次突破40℃。
面对接连不断的高温,网友纷纷喊话,为何华北、黄淮等地近期出现两次高温天气过程?北方怎么比南方还热?如此炎热的天气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对此,中国气象局多位首席专家给予解答。
高温天气持续 北方为何热过南方?
对于近日北方气温比南方还高的情况,张芳华表示,往年6月下旬,华北、黄淮等地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和南方基本相同,但是从最高气温的极大值来看,北方高于南方。主要原因是南方此时正处于多雨时段,即梅雨期,一方面降雨较多,副热带高压尚未控制该地区,南方多地最高气温的最大值不是很高;另外,北方地区此时受大陆高压脊控制,辐射较强、空气干燥,易出现极端高温天气。
针对高温热浪,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众服务首席柳艳香提示,高温天气可能导致中暑、热射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也随之增大。建议公众外出做好防晒,户外工作人群尽量避开太阳直射时段工作。老人、儿童、孕妇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该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热环境中,造成身体不适。另外,高温天气不仅会引发身体中暑,伴随着饮食减少和出汗增多,会导致人体内水分流失,进而导致电解质紊乱,从而影响人的大脑神经活动,进而产生情绪中暑,所以在高温天气下,仍然要保持平和的心情,使室内温度保持凉爽,多吃清淡食物。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高温发生频次快速增加
6月就出现极端高温,不少人担忧,七八月份会不会更热?这与厄尔尼诺有关系吗?对此,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表示,全球变暖背景下,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极端高温发生的频次都快速增加。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夏季中国华北和黄淮等地气温偏高,与之相伴随的是高温日数也会增多,今年夏天北方比常年更热具有较大的概率。但我国各地高温集中时段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从气候的角度看,进入夏季以后,我国的气温升高呈现“先北后南”的特点。对华北地区来说,通常雨季前的6月至7月初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连续数天的高温出现在这一时段也比较常见,这段时间主要以干热型高温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湿度小。7月后期,随着副热带高压北跳和夏季风往北推进,水汽输送和大气湿度增加,云量也会增多,会出现闷热天气,也就是湿热型高温。所以,要区分不同的地区和时段来考虑高温的影响。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未来三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将维持厄尔尼诺状态,海温指数持续上升,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极端天气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强。“不过,影响我国气候异常尤其是高温、干旱等极端事件的因子复杂,厄尔尼诺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子,不能简单归咎为厄尔尼诺影响。气象部门会密切进行天气监测,加强天气气候趋势的研判和预测。”高辉表示。
最后提示大家
预计未来两周
华北、黄淮等地仍多高温天气
主要高温时段为
6月29日至7月2日
7月6日至10日
内蒙古中部、华北
黄淮、汾渭平原等地
日最高气温将有35℃至39℃
局地可达41℃
大家注意防暑降温
警惕中暑及热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