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东方日日新——人文经济视野下的上海观察-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3 08/ 10 20:06:13
来源:新华社

风起东方日日新——人文经济视野下的上海观察

字体:

  开栏的话: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

  自8月10日起,新华社开设“人文经济视野下的城市观察”栏目,充分展现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相融互促、相得益彰,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鲜活实践。

  黄浦江蜿蜒而过,汇入长江,融入东海。坐拥地利的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国产大飞机一飞冲天,国产大型邮轮正式出坞,新能源汽车风驰电掣,集成电路“芯”火正旺……这些高端制造、自主制造、智能制造,尽显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的硬实力。

  对普通人来说,上海更多展现的是柔软的人文一面:黄浦江畔,万家灯火;梧桐树下,光影斑驳。无论是外滩、东方明珠等传统地标,还是武康大楼、北外滩等新晋网红打卡点,日常的上海游人如织。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厚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上海正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人文和经济相得益彰、软实力和硬实力相辅相成,让上海焕发出不一样的魔力,也为新时代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一江一河”焕新,浓缩上海人文密码

  粗砺的码头,化身为充满工业风的T台;铁锈斑斑的旧厂区,蝶变为灵动的艺术空间;以往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江岸,跃升为年轻人的“跑步天堂”……

  黄浦江和苏州河这“一江一河”,荟萃了上海的城市精华。2017年以来,黄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线和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相继贯通开放。从“沿江不见江”到“近水更亲水”,“一江一河”的贯通成为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注脚。

  从苏州河水域拍摄的上海城市风光(2022年10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城市发展,以人为本。新时代的人文经济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初衷。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为城市规划建设指明方向。

  黄浦江东岸,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的世博文化公园草木蔓发、山环水绕。公园里除了世博会保留场馆,还有古朴典雅的江南园林“申园”,以及文化新地标上海大歌剧院等。为了满足市民观山登山的愿望,这里还攻克诸多技术难关,建造了一座高度超过40米的“双子山”,计划2024年全面开园。

  俯瞰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申园”中式园林(2021年12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滨江寸土寸金,近2平方公里的超大面积,市场价值至少上千亿元。然而,上海的选择不是盖商务楼、搞大开发,而是用来建设公园绿地,让市民和游客得以登山观江、漫步休憩。

  与黄浦江相映衬,逶迤于人口密集区域的苏州河贯通,走笔更为精细。苏州河在普陀区岸线最长,达21公里,正好是半程马拉松的距离。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说:“我们正在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品位,打造高颜值、高能级的‘城市客厅’,并挖掘百年工业文明、传承历史文脉,精心描绘一幅‘半马苏河’的工笔画。”

  2023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在普陀区鸣枪起跑(2023年4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辛梦晨 摄

  “一江一河”是一个缩影。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在最核心的地段建设高品质的文化设施、公共空间,已成为新时代上海城市发展的根本遵循。

  在最美的地方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本——

  人文鼎盛和经济繁荣,历来是互相促进、交相辉映的关系。人文之城,往往也是宜居之城、创新之城。

  站在徐汇滨江西岸智塔45楼,波光粼粼的黄浦江一览无余。近处,是由龙华机场储油罐改造而来的油罐艺术中心和阿里巴巴上海总部办公处。远处,历史悠久的龙华塔挺拔秀丽,总投资逾600亿元的西岸金融城正在忙碌建设中。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在黄浦江畔实现了水乳交融。

  “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展览于2023年4月底在徐汇滨江的西岸美术馆开幕(2023年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徐汇的滨江地区开发,遵循了‘文化先导、科创主导’的思路。”徐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懿说,包括星美术馆、龙美术馆、西岸美术馆等在内,徐汇滨江的美术馆大道崭露头角,成为中外人文交流高地。

  出众的人文环境和公共空间品质,对各路人才形成了强烈的磁吸力,也支撑了科创产业的发展。2022年,徐汇区人工智能相关产业集群总产出705亿元,同比增长18.4%。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徐汇又发布15条措施,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融通,铸就城市新文明

  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区别于其他城市最为显著的标识,也是人文之城的魅力来源。

  既有千年江南文化的浸润,又有近代以来中西交汇的海派文化,上海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和工人运动发祥地,612处红色地标、30余处中共中央早期在沪机关旧址遗址,让红色文化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2023年6月9日拍摄的中共一大会址外景。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上海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传统历史文化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推动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火起来’。”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说,上海文艺战线要抓大作品、出大制作、创大IP,不断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

  持续擦亮“上海文化”品牌——

  江河奔流,光影璀璨。今年6月上旬,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已走过30个年头。

  上海是中国电影发祥地,贡献了大量经典佳作。今年元旦,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哔哩哔哩联手推出的《中国奇谭》,成为现象级动画。

  2023年6月9日,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亮相。新华社记者 辛梦晨 摄

  “过去3年,上影的作品涵盖了电影、电视剧、动画、有声剧、网生内容等全类别,形成创作矩阵,为观众带来‘好戏连台’。”上影集团董事长王健儿表示。

  进入新时代,上海在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进程中,不断激活文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铸就城市新文明。

  不断创新文化资源“打开方式”——

  树影婆娑,红砖外墙,走进上海的武康路安福路,时光仿佛一下子慢了下来。

  全长1500多米的武康路安福路,位于上海规模最大的历史风貌保护区——衡复风貌区内。从造型别致的武康大楼,到黄兴、巴金等名人故居,再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这个散发着浓浓文化气息的街区,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地方。

  “我们原来一直走线上销售,2021年把线下第一家店开在安福路,就是看中这里的文化氛围。”以即溶冻干咖啡闻名的新消费品牌三顿半公关负责人梁笑说,在武康路安福路看一场话剧、逛一次街、喝一杯咖啡,成为很多人的日常生活选择。

  像三顿半这样的店铺,在武康路安福路还有140多家。“在最古典的房子里,体验最新潮的消费。我们统计过,街区入驻企业中85%以上为近年来新创立的自主品牌。”徐汇区湖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海英说。依托“形态、业态、文态”的融合,武康路安福路正从历史风貌保护区迈向“新消费高地”。

  游客在上海武康大楼前拍照留念(2023年4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辛梦晨 摄

  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今年4月,总部位于上海的阅文集团旗下起点中文网收到一位日本读者的来信,是写给《天启预报》作者风月的。整整4页,全部用汉字手写。

  阅文集团总编辑杨晨介绍说,截至2022年底,起点国际版已上线约2900部中国网络文学的翻译作品,培养海外网络作家约34万名,网文出海吸引约1.7亿访问用户。“无论哪种语言都可以用故事承载梦想,超越文化差异,赢得更多的热爱。”

  包括阅文在内,上海众多文化企业已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主力军。统计显示,上海市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值2021年首度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0%以上。

  哔哩哔哩海外用户已逾4700万,同比增长171%;上海出品的《翻国王棋》成为中国首部“出海”音乐剧;由上海企业米哈游出品的游戏《原神》,目前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线……

  赋予高质量发展以人文底色,塑造更强大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90亿元,同比增长9.7%,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城市首位。随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的硬实力还在不断增长。对照“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上海正在大力提升城市软实力。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上海各级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文化是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城市发展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践行人文经济学,以精神品格筑牢发展根基——

  “大上海”,是人们对上海的一个亲切称呼。上海,到底大在哪里?有识之士认为,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是其重要支撑。

  空中俯瞰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2023年3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在厚重的文化滋养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成为上海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动力。

  把自身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思考和谋划,“四个放在”展现上海大格局;连续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设世界级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上海为全国开放创新提供大平台;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打造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在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开展高水平压力测试,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中领受大任务。

  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深深影响到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中国商飞董事长贺东风在上海工作多年,在他看来,在国产大飞机一飞冲天的背后,是商飞员工的拼搏奉献。“这种精细的作风、认真的态度,也持续赋能上海特有的文化底蕴。”

  践行人文经济学,软硬协同提升核心竞争力——

  文化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这样的辩证法在上海处处有生动实践。

  不少年轻人选择上海,是因为这里规则明确、竞争公平,守规矩不吃亏,对创新有包容;公共场合经常看到人们安静地排长队,呈现出一种“秩序之美”;对很多网红小店,政府提供“临时备案”服务,既有烟火气又不扰民……

  “上海是一个顶尖人才容易待得住的地方。”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王磊认为,无论人居环境、法治环境还是政府服务,上海都给外资企业以足够的信心。

  2022年11月6日,2022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商联盟大会在上海举行。这是在大会期间进行的第六届进博会参展商签约仪式。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包括阿斯利康在内,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分别达到922家和544家,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城市首位,上海依然是全球最富吸引力的投资热土之一。

  “软实力和硬实力内在统一于城市综合实力,既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上海明确提出,“只有软硬实力一起发挥作用,才能形成更强大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让在者舒心、来者倾心、未来者动心”,人文经济视野下的上海,正在呈现干事创业热土、幸福生活乐园的生动图景,积极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文字记者:王永前、肖春飞、何欣荣、孙丽萍

  视频记者:潘旭、陈杰、李海伟、陈爱平、韩依格

  海报设计:孙瑶、刘栎

  编辑:杨步月、戚文娟、侯帮兴、邬金夫

  统筹:王洁、方思贤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979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