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2月15日电 题:小平房村的“两把刷子”
新华社记者李铮、崔师豪
靠矿兴盛一时的东北村庄不少,但闯过矿竭村衰的,小平房村是一个。
“产业转型和共同富裕,靠着这两把刷子我们村才走上了振兴路。”小平房村党支部书记钱学余说。
近日,记者走进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万寿街道小平房村,只见村里二层别墅整齐林立,平整干净的柏油路连通着村里各个角落。一条横穿村庄的铁路废弃了,规划设计后建成了村民的休闲长廊。
地处辽西的朝阳市建平县矿产资源丰富,小平房村的第一桶金也是铁矿。
“那是机器一响就挣钱的年代。”一直在矿上工作的村民李秀兴说,20世纪90年代,小平房村铁矿第一年产值就达到了10万元。
也是那个年代,集体企业改制成个人企业,是多数村庄铁矿的选择。
“要富就带着大家一起富。”最有条件当上“矿老板”的钱学余把铁矿留在了村集体手中。如今,铁矿每年还能为小平房村收入近千万元。
30多年来,小平房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202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亿元,村办企业纳税17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205万元,人均纯收入2.9万元。
“家里有矿”的日子过了十余年。2005年前后,看着一车车拉走的矿石,钱学余想,资源早晚有枯竭那天,必须做转型谋划。小平房村决定通过工业反哺农业的形式,发展林果产业和设施农业。
今年立春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马力再次被请到小平房村。“修剪的时候一定要先看花芽,再修剪大小。”马力的课就在南果梨果树旁,讲修剪、讲管理。
图为小平房村村办企业秀源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南果梨酒生产线上工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种南果梨是2005年小平房村多次外出考察、邀请专家论证的选择。“果树5年才到出果期,我也整整提心吊胆了5年。”钱学余说。
村里种有5000亩南果梨。村民张学春一边听着马力老师的课,一边告诉记者:“我现在伺候着50多亩南果梨,比在外面打工强。”
为了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小平房村2013年开办了果汁厂和酒厂。“我们酒厂不仅做南果梨白酒,还做南果梨白兰地。”秀源果业开发有限公司酿酒师田绍春说,他是建平本地人,看到家乡企业办得越来越出色,作为食品工程专业的大学生,他也选择回村建设家乡。
61岁的村民王建武说:“一亩地年租金1000元,我家10多亩地,全流转给村里了。村里还给老人们交医保、交养老金。”据统计,2023年小平房村为村民上缴新农合保险费41.02万元,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58.5万元。
王建武原本不是小平房村的人,而是邻村愁水坑村的,“听这村名就知道咱村当时有多困难,连吃水用电都成问题。”2004年,按照上级整体规划,小平房村先后把愁水坑村、石灰窑子村合并。钱学余说:“先富带后富,小平房村还得创业。”
小平房村天秀山景区航拍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愁水坑村西南部,有一处占地1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1%的天秀山。现在,这里改造成了森林公园。目前,天秀山已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小平房村年接待游客达10万余人。王建武笑着说:“原来‘愁水’的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日子逐渐红火。”
新春时节,记者走进小平房村,看着、听着、感受着。熟悉钱学余的人都说他“有两把刷子”。老钱自己说:“我们村这两把刷子,都在党的政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