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外来员工融入本地社区?——江苏昆山党建引领集宿区治理观察-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3/13 09:57:06
来源:新华网

如何让外来员工融入本地社区?——江苏昆山党建引领集宿区治理观察

字体:

  新华社南京3月13日电 题:如何让外来员工融入本地社区?——江苏昆山党建引领集宿区治理观察

  新华社记者沈汝发

  大型企业和产业园区一般都配套建有供员工居住的集中宿舍区。由于员工流动性强、公共服务欠缺,这些集宿区往往成为社会治理的薄弱点。外来员工众多的江苏省昆山市,以党建引领、群团协作、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模式,对集宿区实行社区化管理,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企业员工归属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党建联盟统筹 汇集资源解员工难题

  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不同,走进昆山市巴城镇梧桐社区,没有户籍居民,只见一栋栋企业宿舍楼林立,偶尔有员工进出。这是昆山市于2023年成立的首个集宿区社区。

  据梧桐社区党支部书记薛庆介绍,区内共有60家工业企业、10处企业自建自管宿舍区,可入住7.2万人。

  “这些企业员工多为年轻人。”薛庆说,社区为员工提供生活服务。

  记者在梧桐社区看到,每个新入住的员工会收到一本册子,里面详细介绍了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梧桐社区成立党建联盟,整合巴城镇行政审批、劳动保障、卫生、教育等部门资源,为员工提供政务便民、日常生活和文明志愿服务。

  针对员工诉求,梧桐社区在党建联盟支持下开设定制公交专线,改建临时停车场,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原来这里就是一个睡觉的地方,现在真的有家的感觉了。”来自河南的员工小韩说。

  昆山市是一座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共建有370多个集宿区,入住企业员工20多万名。

  据昆山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昆山建立社区党建联盟,推动集宿区周边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各级基层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制定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收集民意,解决员工难题,实现党建、治理和服务“三网融合”。

 群团组织协作 服务员工“八小时外”需求

  桌球室、乒乓球室、健身房……昆山开发区广志社区龙馨家园集宿区内,各种运动、娱乐设施应有尽有。

  “工会发电影票,妇联组织相亲,社工组织提供心理咨询。”广志社区党委书记徐瑶说,社区根据集宿区员工需求,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支持下,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技能培训,增进员工彼此间的交流。

  记者采访了解到,集宿区各群团组织的建立,让员工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原来一回宿舍就刷手机,现在活动可丰富了。”家在安徽的员工小陈笑着说。

  在花桥经济开发区徐公桥人才公寓,记者看到,青年初心讲堂等青年社团活动在团组织的带领下,开展得有声有色,阅美空间、花声工作室、咖啡工坊等平台载体,成为外来员工的“暖心港湾”。

  2024年初,昆山市和周市镇两级团组织在“昆北·邻里汇”集宿区为留在昆山过年的青年员工举办“团团陪你过大年”系列活动。50多名集宿区青年员工一起吃年夜饭、体验苏式文化手作、拍摄新年打卡照。

  志愿者参与网格化治理 实现共建共享

  “大家都爱住在这里,既便民又贴心,就像家里一样。”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宿管工作的邓亚秀对昆山高新区邻里中心集宿区的环境赞不绝口。

  邻里中心集宿区由昆高新集团负责运营,丘钛微电子、泽璟生物等40多家企业的1200余名员工入住其中,集团以入驻企业为单位划分微网格,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实现精细治理,共建共享,推动“事在网中办”。

  记者采访了解到,昆山高新区新溪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时,遇到两名公司员工因为休息噪音问题发生争吵,经过耐心调解,双方达成和解。

  志愿者担任网格长、微网格联络员,可以将许多矛盾化解在萌芽中。昆山在集宿区治理中,广泛吸纳党务工作者、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青年团员、职工骨干等,担任网格长、楼栋长、楼层长、宿舍长,成立“邻里帮帮团”“青春小分队”“活力志愿队”等120支服务队伍,引导员工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

  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要转化为治理优势。昆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勇说,昆山将党建引领贯穿集宿区治理全过程,助力外来员工“本地化”“市民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纠错】 【责任编辑:张樵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