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3/26 08:21:52
来源:光明日报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字体: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主要特征,强调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毋庸置疑,路径值得深入探究。在操作层面,应坚持实践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锚定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转化的关键环节,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经济增长中扣除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后的余值,或者说因更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的额外增长,通常表现为技术进步、体制改革和组织管理改善等无形要素的作用。从形式上看,它是剔除要素数量投入的成果分解余额。从本质上看,它是要素质量以及组合方式变革形成的产出贡献水平。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形成的产出贡献与一系列的经济制度相关。

  在企业生产层面,全要素生产率体现科技创新及成果应用程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契合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特征。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取决于要素投入和要素组合效率。在要素供给给定的条件下,科技进步可以通过扩展要素类型(例如数据成为新要素)、提高要素质量(例如劳动者素质提高)、改进组合方式(例如生产自动化程度增强)等形成产出增长。科技进步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突破要素供给的约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而赋予生产力新的动力源泉。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因为科技进步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

  在供求对接层面,全要素生产率体现生产端对需求端的回应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契合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能”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从供给端向需求端的转化是“惊险的跳跃”。效率反映的是生产领域中要素投入向产品产出的转化水平,体现供求体系中产品供给对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当前我国消费需求呈现规模扩大、结构多元的显著趋势,居民对生态、教育、保健、数据等产品的需求在扩展,企业对信息化、自动化等设备的投资需求在增长,对这些需求的回应能力越强,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和经济效能就越突出。

  在国民经济层面,全要素生产率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贯彻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契合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特征。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全要素生产率与新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紧密关联。创新发展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贡献度在提高,协调发展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结构优化而具有持续性,绿色发展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契合了需求结构的转型,开放发展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来自全球资源配置程度的提高,共享发展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能够获得需求维度的支撑。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既取决于“技术”因素,即科技的进步程度,也取决于“制度”因素,即经济制度的调整能力,因为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会形成激励和保障作用。推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此汇聚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力量,必须统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一是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遵循不同科技创新的发生规律,在分工协作中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国家在创新资源配置和激励评价导向中的作用,优化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水平,利用新型举国体制着力推进基础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占领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立足我国市场规模超大、企业数量庞大、企业类型多样的国情,完善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因地制宜开展科技创新,尤其是应用型科技创新,推动企业依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增强竞争力。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共进中形成创新蓬勃发展的整体格局。

  二是提高成果转化效力。科技创新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有赖于创新成果的转化。当前我国科技成果在专利产业化率、转让率、实施率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坚持将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链接点,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协同机制,打通研究-开发-应用-推广的主要堵点。在创新成果评价中,凸显转化程度和应用效果的份额,在科技成果分配中,提高转化机构或个体收益的权重。发挥产业、财税、金融等政策的杠杆作用,推动科技研发与国家战略、企业需求更好对接,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水平。

  三是增强人力资本推力。人力资本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推动因素,加快从“人口数量红利”转向“人口质量红利”至关重要。为此,政府财政支出中应加大对教育、医疗等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医疗等服务的供给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缩小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资源获取中的差距,提高对农村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的财政支持水平,利用信息化技术等推进城乡教育、医疗一体化。

  四是提升市场需求。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供给对需求的满足程度,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需从能力和意愿两端发力来提高需求水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发展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等各类产业,提高就业创造能力。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着力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激励微观主体在预期稳定条件下扩展当期消费。

  五是消除要素流动阻力。全要素生产率折射了要素组合效率,这种效率提高是通过要素流动和再配置实现的。应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协同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促使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耕地“三权分置”改革;着力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引导资本更多向科技、绿色、养老等领域流动;加快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要素在城乡、区域、行业间再配置水平。

  六是释放营商环境潜力。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行为密不可分,而企业行为受营商环境影响。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准则改善营商环境,加快完善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和财政管理体系,将营商环境改善放在评价体系突出位置。(作者:高帆,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