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沿着“铁人”足迹,追寻黑土地上的红色印记-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4/22 16:06:59
来源:新华社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沿着“铁人”足迹,追寻黑土地上的红色印记

字体:

  晚春的大庆,冰雪消融、草木未发。初到大庆钻探钢铁1205钻井队时,正赶上扬沙天气,高耸的井架、飘扬的红旗、轰鸣的机械,被风沙镀上了历史的厚重,恍若回到了64年前。

  这是3月28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拍摄的1205钻井队井架。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1960年3月,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时为1262钻井队)从玉门油矿来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后来,他被称为“铁人”。

  在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的王进喜(资料照片)。

  王进喜(左二)和队友一起钻井(资料照片)。

  刚来时,面对匮乏的物质条件和严酷的自然环境,钻井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缺少重型机械,便人拉肩扛运送钻井设备;打井需要水,便全队出动破冰取水;遭遇井喷险情,王进喜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匀泥浆,制服井喷……就这样,仅靠着工人们的双手和身躯,1205钻井队负责的“萨-55井”在4月19日胜利完钻,进尺1200.76米。为了这一刻,王进喜5天5夜没有离开过井场。

  这张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里翻拍的资料照片显示了当年石油大会战时工人的居所。

  这张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里翻拍的资料照片显示,1960年雨季时工人用人力使陷入淤泥的运输车辆脱困。

  在“萨-55井”井址,我看到王进喜写的一首诗:“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

  “干!干!干!”这声音穿越了60多年的时空,回响在今天每一个大庆人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钻井工人。

  “00后”外钳工孙诗龙,是我在1205钻井队拍摄的第一名工人,去年毕业后便加入了1205钻井队。在钻台上见到时,他正专注地调整一根立柱的位置,红色的工作服已被油泥染黑。他说:“我学的是相关专业,干一行爱一行。能加入1205钻井队,我觉得很荣幸,在这个团队里工作,我总能感受到一股力量。”

  3月27日,1205钻井队外钳工孙诗龙在钻台进行接立柱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3月27日,1205钻井队外钳工孙诗龙在晚饭后换上操作服准备继续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3月27日,1205钻井队外钳工孙诗龙在晚饭后穿上工靴准备继续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第一次见到1205钻井队司钻葛一凡时,他正在钻台上用机械装置控制3000多米深处的钻头,双唇紧闭,眼神坚定。对于我的询问,他一言不发。

  三个小时后,在营房偶遇时,我差点没认出他来,此时他变得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是个开朗的大男孩。我说:“原来你还会笑啊,都认不出你来了。”他笑答:“在上面(钻台上)我手里握着的是责任,不能有闪失。我平时是很欢乐的,工作的时候也欢乐,只不过你看不出来而已。”

  3月27日,1205钻井队司钻葛一凡操作刹把进行下钻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3月27日,1205钻井队司钻葛一凡(左)操作刹把进行下钻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深夜,1205钻进队泥浆工张彪需要与同事交班,开始新一轮工作。第一次面对镜头,他显得有些局促,“我没什么好拍的”。但走到了负责的泵罐区,他却如数家珍,向我介绍:“这是振动筛,我们用它来观察地下岩层的情况;我们脚下是泥浆槽,需要经常监控它们的液面高度;这些红色的管子是高压管路,走在附近时需要小心……”与泥浆打交道的他工作服上满是脏污,但他却很享受这种“陪伴”。

  3月27日,1205钻进队泥浆工张彪(右)、梁涛在罐区进行交接班巡检。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3月27日,1205钻井队泥浆工张彪在泵罐区进行接班巡检。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打完一口井,转至另一个井场,是钻井人的工作常态。对于1205队来说,不管如何转场,都能找到“根”。

  在队史室里,1205钻井队队长张晶向我介绍:“这个队史室是我们的宝贝,我们不管去哪儿开钻都会带上它。它记录了从老队长(王进喜)开始我们的每一次创新、每一次突破、每一次荣誉,是我们全队的精神力量。”

  3月28日,1205钻井队队长张晶(左)进行日常巡检中查看振动筛上的岩样。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黑色,是石油的颜色,它印刻在钻井队员的脸上、手上、工服上;红色,是大庆石油人的底色,60多年来,它化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代代传承。离开大庆钻探钢铁1205钻井队时,我回望矗立在荒原上的井架,红色横幅上写着“铁人队伍永向前”,伴随着钻机的轰鸣,为这片黑土地抹上一笔红色印记。

策划:李尕

统筹:费茂华、刘金海

记者:陈益宸

编辑:武巍、刘金海、张铖、郝建伟、吕帅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