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笔楼丨中国农机,不能忘了7亿亩丘陵山地-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5/14 19:26:22
来源:新华社

千笔楼丨中国农机,不能忘了7亿亩丘陵山地

字体:

  

  小满三日望麦黄,小满十日满地黄。

  又快到忙“三夏”的时节了。各种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都做好了保养,铆足了劲儿,准备大干一场。但也有些农民犯起了愁:丘陵坡地上的小麦,机器上不去,人工又太贵,还不好找……

  我国是个多地形国家,有7亿亩丘陵山区农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在平原地区大型农机基本普及的同时,丘陵山区省份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率刚刚过半,很多丘陵山区面临“无机好用”“无机可用”的窘境。

  7亿亩丘陵山地,生产了全国五成以上油菜、六成以上水果、近八成土豆、九成以上茶叶……要树立大食物观,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这7亿亩丘陵山地,不应成为被中国农机遗忘的角落。

  5月13日,在四川省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收割机在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进 摄

  河南新县种粮大户夏海斌承包的500亩稻田,有100多亩坡度比较大。有一次耕作时拖拉机陷在泥里,最后雇了一台挖掘机才拖出来,多花了不少钱。“拖拉机又大又重,在坡地上不好使嘞!”

  目前,我国农机企业总数已超过8000家,不少知名的国产品牌,突破了动力换挡、无级变速、混合动力等多项技术瓶颈,大型农机、智能农机正在追赶国外先进水平。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小麦、玉米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随处可见大型农业机械作业,但在丘陵山区,夏海斌的困扰并不是个例,适合山地的“微农机”,成为提升农业机械化率的短板和卡点。

  工作人员驾驶农业机械在西藏拉萨市林周县曲果强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收获小麦(2023年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在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之间很不平衡。丘陵山区省份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仅为53.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约20个百分点。

  更重要的是,丘陵山区还面临着农业人口严重短缺的问题。如果农业机械化水平上不去,还会加剧耕地撂荒的风险。

  丘陵山地对保障粮食安全、多样性食物供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出物美价廉、品质可靠、操作方便、适合山区使用的中小微农机,既是农民的期盼,也是市场的呼唤,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大型农机装备在千里沃野驰骋,好不威风!但到了丘陵山区,却患上了“水土不服”病,上不去坡、下不来坎,还容易趴窝……一些农民兄弟纳闷:“量子计算机、航天器咱都能造,为何简单的农机却‘不好用’‘老是坏’呢?”

  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农民内心的痛点,也折射了农机发展的困境。

  山地丘陵地形复杂多样,对农机的要求更高。比如拖拉机,就要具备较高的转场机动性、坡地作业安全性、陡峭狭小空间通过性、复杂地面环境适应性、机具配套多样性等等,这使山地丘陵农机的研发难度、制造成本陡然升高。

  山区丘陵农机“挑三拣四”、通用性不好,一些地区还需要特殊机型。适合西北黄土高原的,到了东南丘陵地带,就可能成了“跛脚鸭”。

  4月16日,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扬州市农科院),农机手驾驶农机翻耕农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孟德龙摄)

  河南商城县现代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董顺贵,曾经从南方山区引进一批农机,在大别山区的稻田、茶园、山茶园试用,但大多“水土不服”。他对此发出灵魂拷问:“难道就没有适合大别山区耕作的农机了吗?”

  定制化、特殊型的农机,很难实现量产,成本压不下来、利润提不上去,企业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在性能和成本、质量与效益面前,农机企业很难坐得了“冷板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国产中小微农机“老是坏”“不抗造”的不良印象。

  目前,全球农机行业已形成巨头规模化竞争和中小企业专业化竞争并存的“双竞争”格局。对我国众多中小农机企业来说,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在细分赛道拿出好产品,满足特定、精准需求,以我国庞大的农业基数,同样可以大有可为。

  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有旱地,有水田;有广袤平原,有山区丘陵;有农场、合作社,更多的是小农户。农机产业亟需升级,升级的出发点首先应该是满足不同农户的生产需求,提升国产农机的好感度和信任度。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开辟急需适用农机鉴定“绿色通道”。

  目前,在政策层面,国家大力支持农机企业破解“一大一小”农机装备卡点难点问题。农机补贴的品类也在不断优化,一些适合山地丘陵地区耕地作业的小微农机、特殊农机逐步被纳入到补贴目录。

  2023年10月29日,江苏省海安市孙庄街道营溪村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翟慧勇摄)

  经过多方努力,目前丘陵山区“无机可用”的情况已得到改观,短板农机装备取得突破。如32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山地玉米播种机等陆续量产,大型大马力农机、丘陵山区小型农机等机具面世,初步实现“有好农机用”。

  更好的消息是,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结合农业生产需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阶段,扎实推进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

  这将为国产农机发展迎来难得的市场机遇。借助政策东风,加大研发力度,7亿亩丘陵山地,必将迎来农机助力的新机遇,“被遗忘的角落”将会焕发勃勃生机。

  监制:令伟家

  终审:张书旗、安涛、姜晨、康丽琳

  记者:刘金辉

  题图漫画:潘红宇

  编辑:李代祥、缪异星、刘雅萱、李昂

【纠错】 【责任编辑:刘笑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