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连中外·第46辑丨两座博物馆共书中法交往佳话-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5/18 16:13:29
来源:新华社

镜头连中外·第46辑丨两座博物馆共书中法交往佳话

字体: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

  于4月至6月在故宫博物院举办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

  以紫禁城和凡尔赛宫为中心

  两国之间人员往来、思想交汇、文化交流广泛而深入

  被认为缔造了中法宫廷间交往交流的黄金时代

  

  该展览分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

  “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

  “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三个单元

  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

  通过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大约200件文物精品

  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

  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

  ↑观众参观展览。

↑展出的故宫博物院藏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
↑展出的凡尔赛宫收藏的展品。
↑观众参观凡尔赛宫收藏的乾隆皇帝像瓷版画。

  展览前夕,法方策展团队对展品精挑细选

  70多件凡尔赛宫艺术珍品被精心打包运往北京

  法方策展人、凡尔赛宫文物部负责人玛丽-洛尔·德罗什布吕讷告诉记者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文明盛举”

↑《路易十四戎装像》
↑《南京的集市》
↑《南京的集市》
↑《亨利·莱昂纳尔·让-巴蒂斯特·贝尔丹肖像》
↑《路易十六半身肖像》
↑法国凡尔赛宫

  

  六百岁的故宫和四百岁的凡尔赛宫

  是欧亚大陆上两座闻名遐迩的辉煌宫殿

  是中法两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故宫和凡尔赛宫共同见证了两国数百年来的交往历史

  自1964年新中国与法国正式建交以来

  两座建筑也被美妙的缘分相连

  成为两国人民心中的重要目的地

  更屡屡见证两国文化交流的难忘瞬间

  成为现今两国文明互鉴、深入交流的纽带

1982年9月15日起,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和凡尔赛宫博物馆珍藏的1620年至1870年法国绘画原作在北京展览馆展出。
2004年10月10日,法国著名艺术家让·米歇尔·雅尔的音乐会在北京故宫午门广场举行,拉开了法国文化年的帷幕。
2005年4月21日,观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凡尔赛宫珍品特展”。
2014年5月26日,观众在法国凡尔赛宫观看“中国在凡尔赛——18世纪的艺术与外交”展览。
2021年3月12日,在上海举行的“凡尔赛宫中国巡展”上,小朋友体验单车骑行“游览”凡尔赛宫的互动游戏。该展览通过投影互动等数字化形式呈现法国凡尔赛宫的样貌,这也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凡尔赛宫首次以数字展形式与中国观众见面。
2024年1月31日,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举行的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开幕音乐会上,全体演员向观众致意。

  

  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

  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

  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

  60年来,日益紧密的中法人文交流已成为

  “中法精神”的一个缩影

  

  万里之遥,不以为远

  文明之光,相互映照

  中法跨越山水的文明对话

  架起了东西方文明沟通之桥

  

  ———— 镜头对话 ————

  策划:王建华 严明

  摄影:金良快、高静、孙瑞博、杨慎和、王呈选、王建华、陈晓伟、方喆

  编辑:孙瑞博 韩晔 郑焕松

  视觉设计:刘琼 孙瑞博

  世界故事工作室

  新华社摄影部 巴黎分社 联合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刘笑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