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环卫工人的书香人生-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05 09:53:2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位环卫工人的书香人生

字体:

  今年四月,环卫工人吴翠蓉领到了属于自己的武汉市“最美阅读人”荣誉证书,她小心翼翼地将其带到新房,放置在书柜的一角。“等过段时间把旧家里的几百本书都拿过来,放满整面墙。”

  一身橘黄色的环卫工作服,一顶鸭舌帽,一双纯白运动鞋,温声细语,笑意盈盈,她用粗糙的手指划过光滑的纸张,爱惜地将书内页的折角一一捋平。

  来武汉打拼近30年,吴翠蓉一家已在这座城市站稳脚跟,不仅拥有了新房子,还找到了精神家园。与书结缘,与书为伴,这是一位环卫工人的书香人生。

  陋室有书香

  穿过狭窄的巷道,拐上曲折的楼梯,记者跟随吴翠蓉来到位于城中村七楼的家。台阶坑洼,楼道渗水,墙皮掉落,门框爬上了青苔。

  推门进入,室内却打扫得干干净净,30平方米的空间,被分成了一厨一卫一卧室。床头、书桌、置物架上,处处散落着书的身影。

  “这两年媒体来采访我,说我是‘爱看书的环卫工’,搞得我多不好意思,就是个普通人的爱好嘛!”吴翠蓉笑得羞涩,一边打开小书柜,里面塞满了上百本她多年来购买和搜罗的书。

  鲁迅、老舍、沈从文、路遥……提起喜爱的作者的名字,她如数家珍。她说,看书没抱什么目的,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自传,古今中外的各类书籍都看。书的魅力在哪里?吴翠蓉没有说得很清楚。但从她的讲述中,书实实在在照亮了她的大半生。

  1972年出生于湖北广水农村的吴翠蓉,从小家境贫寒。短暂的校园时光里,她爱上了看书,常向同学借阅各种小说、连环画。初一被迫辍学后,几本教材被她反复翻阅,“最喜欢读有趣的故事,仿佛是另外的世界”。

  1997年,吴翠蓉和新婚丈夫来到武汉,她做钟点工、零工、住家保姆,丈夫则在工地当工人,“当时的全部行李只有一个大箱子”。

  那时候,吴翠蓉常常憧憬,“有一间自己的房子,打一整面墙的书柜”。

  2009年,漂泊的异乡人终于在武汉扎下了根,购买了江汉区复兴村一间30平方米的小房子,住下一家四口。虽是陋室,书香常伴。

  书桌是孩子们学习的专属地,吴翠蓉就靠在床头捧一本书,一看到深夜。“星星们高挂空中,千万年一动不动,彼此在遥遥相望,满怀着爱的伤痛”,她轻轻地念着,海涅的诗成了孩子们的安眠曲,也抚慰着她一日的辛劳。

  她的思绪在文学的世界里翻涌。“很喜欢曹操的那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他是想形容乱世中的人才,但我好像看到了月夜下绕树飞的鸟,又像漂泊无定的人们,各有各的想象和解读。”

  日子在慢慢变好。2017年,吴翠蓉和丈夫咬牙贷款买了第二套新房,一个40平方米的复式楼。儿女的房间在二楼,中间的隔断墙上设计了一面六层三列的白色大书柜,从天花板到地面占满整面墙。

  手握扫帚,心怀诗书

  “今天阳光很温暖地照在路面上,洒在金黄色的树叶上,又是很愉快的一天。”吴翠蓉不仅爱看书,生活日常也记满笔记本。

  2016年,吴翠蓉成为一名环卫工人,在江汉区发展大道上负责道路清扫保洁工作。2017年,由于出色的工作能力,她当上了清扫班的班长。

  2024年初,武汉遭遇两场冻雨,各方力量都加入抗冰雪的行动中,吴翠蓉写下了环卫工人的视角,寻常的文字跳动着鲜活的生命力:

  “一大早上,下起小雨,雨水滴落到桥面,整座桥成了‘冰工厂’,行人走得踉踉跄跄……赶快叫上大家,从工具间拿麻袋铺上……雨不停下,又开始撒除雪剂……忙了一上午,吃午饭时发现衣服从内到外都湿透了,里面汗水打湿,外面冻雨弄湿……到了下午去桥面扫积水,路干净了,心清静了,人也感觉不累了!”

  有些同事常常不理解她的努力:“就是个普通环卫工人,干嘛把自己搞这么辛苦?”

  “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吴翠蓉将不久前读到的这句话记在笔记本上,“说得很有道理,记下来给班上的人讲。要敬业乐业,把分给你的一块地搞干净,你会很愉快,别人都喜欢你,日子就会好过了。”

  午休时,她会到清扫路段附近的职工之家看书,抄写诗词名言,由于只有小学学历,有时会出现一些错别字,字迹不算好看,但整洁清秀,有些字还特意标注了拼音。

  “书中的东西会让自己悟得更多道理,烦恼也会更少。”同事们有时候开玩笑说她和“教导主任”一样,在吴翠蓉的“思想教育”下,他们班负责的路段总是格外干净,小广告、杂草、地面碎渣一个也不放过。

  记者跟随吴翠蓉路面巡查,迎面而来的小店店主、社区工作人员都十分热情地向她打招呼,路过一家热干面小店,店老板欣喜地说:“快来吃碗面啊!”

  吴翠蓉摆手笑道:“他家店门口有一处下水道,堵了好多年,每到下雨天污水横流。我调到这条路以后,想了各种办法疏通,最后掏出了二三十桶淤泥垃圾,解决了他们头疼的大麻烦,每次经过他们都叫我吃面。”

  “凭劳动吃饭不丢人”

  “只要稍稍努力,你就可以过得很幸福,除非你是个懒家伙。”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颇有一套管理方式,生活中笑意盈盈,不急不躁,说话像念诗一样,是身边人对吴翠蓉的评价。

  “我之前很急躁,喜欢发火。后来慢慢地,脾气似乎变好了很多。读书使人明理、静心,有些事光着急也解决不了问题,得讲究方式方法。”待人诚恳、与人为善成了吴翠蓉的处世哲学。

  《平凡的世界》是她最喜欢的一本书,书里的人物经历与她的人生轨迹相似,家境贫困、上学窘迫、外出打拼。“孙少安去拉砖,孙少平去挖煤,但他们有积极向上的态度,靠自己的双手努力,总能找到价值。”

  就像书中所说的,生活有多少苦难,就有多少甘甜。今年三月,吴翠蓉被检查出脑部肿瘤,做了一场大手术。

  “出重症室那会儿,我的宝贝儿等在门口迎接我,伸出她那柔柔软软的手,拉着我粗糙的大手。让我想起26年前,我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26年后,这双小手又给了我重生的力量……”吴翠蓉写道,病痛并没有把她打倒,反而让她欣慰地看到女儿的成长。

  “姑娘帮忙找医院联系医生,还塞给我三万块钱,说,‘妈妈,不要怕’。她刚工作,工资也不高。”

  吴翠蓉说,凡事不可能万全,活得自洽,远比固执拧巴更容易快乐。一开始,她也会觉得,环卫工人就是个扫大街的,感觉“有些没面子”,后来意识到“凭劳动吃饭不丢人”,那件橘黄色的工作服也明亮了起来。

  “草原上的小木屋”

  “我离开家乡来到这里,如今武汉已是孩子们的家。”吴翠蓉说。

  书成为她与孩子们沟通的桥梁。“孩子们学校推荐的书目,我就给他们买,买了我们一起看。一起探讨书里的内容,这个人物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故事的结局代表怎样的寓意,如果换一种讲述的方式可不可以……”

  共同话题多了,亲子矛盾迎刃而解。工作忙的时候,她会把儿子送去新华书店待一整天,“每次带几本书回来”。

  吴翠蓉告诉记者,儿女是她最大的骄傲。

  在书香的熏陶下,女儿喜欢写作,中学时就拿了楚才杯作文竞赛的奖项,现在本科毕业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儿子即将参加中考,也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

  如今,吴翠蓉喜欢把偶尔写的文章拿给女儿看,请她指点一二。“和他们一起看过一本《草原上的小木屋》,作者劳拉65岁才开始写小说,等我退休了,也想学着写一写,写写身边的故事和城市的变化。”

  到了中午,吴翠蓉回到城中村的旧家,坐在床角整理衣物,丈夫去厨房洗菜准备午饭,书桌前摆放着儿子的课外书,墙上贴着女儿的日程表。

  “希望一家人身体健康,姑娘工作顺利,儿子考上不错的高中……”吴翠蓉讲着对未来的期待,窗外阳光闪烁、树影婆娑,定格着浸满书香、细水长流的平凡与美好。(记者熊翔鹤)

【纠错】 【责任编辑:王頔】